7月1日,為深入推進黨建學習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合肥市長江路幼兒園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走進安徽桐城六尺巷,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黨日活動,在歷史文化的浸潤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
踏入六尺巷,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古色古香的建筑靜靜佇立,黨員與積極分子們沿著巷道緩步而行,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典故。清朝康熙年間,禮部尚書張英與鄰居吳家為宅基地發生爭執,張英收到家人書信后,以這首詩勸解家人謙讓,吳家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這個故事生動展現了中華傳統美德中“禮讓”的深刻內涵,讓在場的每一位黨員和積極分子都深受觸動。
在參觀過程中,大家駐足于文化墻前,仔細研讀與六尺巷相關的詩詞、故事,深入了解其背后蘊含的和諧、包容、廉潔等精神內核。黨支部書記丁婕表示:“六尺巷的故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體現的‘禮讓’精神與我們黨的群眾路線、服務宗旨高度契合。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將這種謙和、包容的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以更優質的服務對待幼兒、家長,營造和諧的園所氛圍。”
參觀結束后,黨員與積極分子們開展交流討論。入黨積極分子張文靜老師說:“這次參觀讓我對‘禮讓’有了全新的認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以更加謙遜的態度向同事學習,以更大的耐心和愛心對待孩子們,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其他黨員也紛紛表示,將把“六尺巷”的精神傳承下去,在工作中踐行黨的宗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幼兒園的發展、幼兒的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參觀六尺巷主題黨日活動,不僅是一次傳統文化的學習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與升華。長幼黨支部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將優秀傳統文化與黨建工作、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激勵全體黨員和積極分子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投入到幼教事業中,打造廬陽"優善慈愛"學前教育品牌,培養具有強壯“體格”、優良“品格”、活潑“性格”、健全“人格”的新時代好兒童。
(陳曉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