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8時,小米(01810.HK)創始人雷軍通過“萬分感謝”返場直播回應外界有關YU7的質疑。不過就反饋來看,相關質疑并未減少,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稱直播“避重就輕”。
當晚,雷軍首先回應了關于YU7大定數據的質疑。他稱,大定量的統計口徑與其他車企保持一致,而且大定中SU7車主轉單的占比很小,僅占到YU7總訂單數的15%。
雷軍還補充說道,YU7的上市并未影響SU7的銷量。實際上,在YU7預熱宣傳的6月,“SU7新增鎖單反而更多了,6月份最終鎖單大約1.4萬輛?!?/p>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6月26日YU7發布會之后,部分鎖單用戶存在更改配置的需求。多名準車主私下告訴記者,更改配置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方向盤、輪轂、后視鏡等方面,這些原本以為是標配的產品,用戶后來發現只有頂配車型才有。
直播截圖
對此,雷軍在7月2日晚間直播時也給出了解決方案,“我們破例一次,本周日(7月6日)上午10點開始,接受限時改配,但改配后需要重新排隊?!辈贿^這一方案并未平息來自輿論的質疑,有用戶甚至在社交媒體指出,小米疑似存在后續更改配置文案的行為,由此引發的代價不應該由用戶承擔。
根據描述,部分用戶下單時小米YU7的標準版和Pro版均顯示有外后視鏡自動防眩目功能,但訂車后卻發現只有Max版本有此功能。據稱,小米汽車客服承認此前專屬配置單PDF文案存在錯誤并致歉,但拒絕退還定金。記者嘗試向車主求證,但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
更多的質疑則是在交付時間上,多名車主表示,購車界面僅告知“鎖單后預計8月后開始首批交付”,但“首批交付”的具體定義、非首批交付時間等關鍵信息均未說明。部分車主直言確有自己考慮不周的因素,但小米方有存在隱瞞交付時間、誘導鎖單之嫌。另有媒體報道,此前實地探訪時發現,有銷售甚至在價格出來后帶頭喊起“絕了”“贏了”的口號,還表示“優先安排下定鎖單用戶試駕”,煽動消費者購買情緒。
許多用戶還反饋在下定時遭遇訂車App操作故障,例如預填客戶信息不顯示、鎖單按鈕不顯示、身份證信息報錯等問題,導致鎖單時間延遲,排產位次大幅下滑。此外,還有SU7轉單用戶表示先是根據短信及提示頁面預約了轉單,由于系統原因自己又大定,結果有了兩個大定的情況。
而且實際鎖單后,交付周期遠超預期,部分標準版車型交付周期長達57周,用戶需等到2026年甚至2027年才能提車,考慮到購置稅、國補等因素,這讓很多用戶難以接受。許多車主希望退還定金,卻遭遇阻礙。根據小米規則,猶豫期結束后自動鎖單,定金不退,用戶認為小米因系統故障未全面履行合同義務,卻拒絕退定金,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針對這一現狀,其他車企“見縫插針”降價促銷。有意思的是,根據社交媒體內容,蔚來、阿維塔、極氪等多家車企銷售打出了“收留YU7車主”的宣傳文案,聲稱為轉購自己品牌的YU7車主提供報銷定金、贈送積分、提供保養服務等等。
雷軍在直播中也專門評價了友商的“攔截應對話術”的行為,他說,“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做真的不是太好,我們不建議同行們這么做。我們會努力提升產能,但排隊的人確實比較多,懇請大家耐心等待。”
一名不愿具名的汽車經銷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沒有試駕情況下選擇下定,這“非常不可思議”,因此他認為YU7的火爆不可復制,“只有雷軍有這樣的營銷能力?!痹谒磥?,此次YU7上市,目前來看小米贏得了營銷方面的成功,但考驗才剛剛開始,如果小米產能和交付量不能得到迅速提升,“可能就要面臨在市場上口碑下滑”。
記者在相關宣傳頁面看到,小米有關YU7的促銷活動仍在進行,在7月31日24點前下定,可享受最多6.6萬元的限時權益。限時金融優惠則顯示,首付低至15%起,分期最長可至60期。
二級市場上,小米7月2日收盤價為60.15港元/股,今日開盤股價即下跌0.75%,為59.70港元/股,此后一直呈現漲跌交替的走勢,總市值一度跌至5.50萬億港元,較最高值蒸發近400億港元。今日午后跌幅擴大至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