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金融圈又炸鍋了!這回鑫慷嘉爆雷,200多萬用戶血本無歸,道理都懂,理財得謹慎,可碰上那種吹得天花亂墜的高收益,不少人就栽了跟頭。
6月26號,前兩年吹得神乎其神的鑫慷嘉突然宣布倒閉,這平臺以前天天宣傳高回報、有官方背景、幾乎沒風險,專門騙中老年人投資。
說自己做黃金、石油生意,其實就是空殼子,玩的是拆東墻補西墻的把戲,跟傳銷沒啥區別,崩盤前平臺老板全跑了,卷走了上百億投資款。
好多投資者知道消息后,整個人都懵了,整夜睡不著覺只能干著急,不停地問:“我的養老錢還能拿回來嗎?”
真讓人想不通,這些人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掉進陷阱的?
24年6月26日,對200萬人來說不是普通的一天,這天一個叫“鑫慷嘉”的金融平臺如往常一樣,正常接受大家的充值,總金額高達1.2億元。
可就在這筆錢到位后,平臺服務器被切斷,APP和網站全都打不開了,所有人賬戶里的錢瞬間變成一堆灰色的數字,提現按鈕像失聯的客服一樣死氣沉沉,大家眼睜睜看著錢變成泡影。
貴州的鑫慷嘉看著挺唬人,21年成立,注冊資本3000萬,創始人黃鑫和邵馨慷把公司包裝得有模有樣,實際上這倆一分錢都沒掏,妥妥的空殼公司。
早半年前監管就盯上鑫慷嘉了,跑過去一看,公司電話打不通、人也找不著,連辦公地都是每月 500 塊租的共享工位,直接被貼上 “經營異常” 的標簽。
公司名義上員工一堆,社保一分錢沒交,實際上根本沒有真實運營,從頭到尾這就是為詐騙專門搭建的一個空殼,連“皮包公司”都談不上。
而就是這個空殼居然靠偽裝和包裝,忽悠了兩百萬人上車,他們盜用了“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的名頭,自稱是“迪拜黃金交易所分站”,還拍了個宣傳片,找了幾個老外假扮中東土豪來簽約,擺出一副跨國大項目的樣子。
更離譜的是,他們把自己和中石油扯上關系,說什么“手握央企五年戰略協議”,其實那只是五年前賣了中石油一個二十萬元的設備,跟“戰略”一點關系都沒有。
可大家都沒仔細查,看到迪拜+央企背景,再配上“日息2%”的超高收益就信了,在貪念面前,誰還管真假?
他們用“軍隊式”傳銷手法全國布點,把拉人當作晉升和賺錢的唯一通道,拉一個人進來你能拿20%的返傭,拉夠五十人成團隊長,再往上拉就是“司令”、“軍長”。
有人為了升職,甚至開豪車租房子裝成功人士,拍視頻炫富,組織捐款擺拍,就為了騙更多人入場。
有人拉了幾十個親戚投進去幾百萬,賠光后被追債到不敢回家,徹底毀了一家人,所有人剛開始都是受害者,但后來變成了拉人頭的“捕食者”。
這個平臺最毒的,不是“騙你錢”這么簡單,而是從一開始就做好了“跑路”的設計,當他們覺得資金池吸得差不多了,就開始收網,就在平臺崩盤前的最后48小時,操盤手開始把大筆資金迅速轉移出去。
區塊鏈信息顯示,差不多 18 億美元被搗鼓成了泰達幣(USDT),作為一種和美元錨定、全球都能用的加密貨幣,這里頭門道可不小。
接著那些換成泰達幣的18億美元,全進了 “TornadoCash” 這個加密 “洗錢機器”,它把錢打散、重組,從一堆新地址轉出,直接讓資金來源和去向成了無頭案。
這么一操作,追蹤幾乎不可能,最后這129億元人民幣被分成12筆資金,通過這個黑洞一樣的系統,轉進了開曼群島三家殼公司名下。
整個過程堪稱專業、高效、無懈可擊,到現在,鑫慷嘉露出了它真正的臉: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金融平臺,而是一個“龐氏騙局+傳銷系統+跨境洗錢”的金融詐騙三合一綜合體。
這平臺出事早有預兆,23年10月四川宜賓打非辦就喊過話,說它連金融牌照都沒有,到24年1月財政局又點名批評,說它給的高回報根本不靠譜,到了4月政府直接給它扣上 “非法集資” 的帽子。
可惜,這些官方警告在投資人眼里成了“雜音”,平臺鼓吹“加入鑫慷嘉,幸福千萬家”,再加上賬戶余額天天漲,還有拉人返傭金,大多數人都選擇無視預警。
一些人甚至組成“維穩團”,去網上圍攻那些說真話的自媒體,罵他們“斷人生財路”,平臺都快崩了,每天還有1.2億新資金往里涌,像是臨終病人狂吸氧氣。
這就是賭徒心理,只要最后一棒不傳到我,我就還有機會,結果主犯黃鑫早跑了,留下一地雞毛,雖然公安凍結了一些資產,抓了幾名中層“軍長”,但幾百億的缺口沒人來補。
這個叫“鑫慷嘉”的平臺從第一天起就不是“正規生意”,它是專門設計出來,用“高收益”吸引人拉人,再讓人拉更多人的資金盤,它給人看的不只是賺錢,而是造夢。
公司自己說最高等級可以得到保時捷、別墅、百萬元月入,還有人被包裝成“團隊導師”,號稱“從保安到身價千萬只花半年”,大家都知道這不現實,可在現實壓力下,“不現實”反而成了最大誘惑。
公司搞的各種線下大會、榮譽墻、勵志演講、萬人狂歡,就像一場場“洗腦秀”,誰不想發財?誰不想翻身?
這種情緒被平臺無限放大,而最核心的毒點在于:你必須拉人才能賺錢,你不拉人,你自己投資的錢就會越陷越深。
這種設定讓人從“被害者”變成“施害者”,你越拼命拉人,你的頭銜越高,收入越多,但你拉進來的那些人呢?大概率是賠錢的。
有位中年男子投了80萬,拉了幾十個朋友親戚,也升到了“旅長”,結果平臺一崩他不僅賠光了自己,還背上幾十人的債務。
沒人可怪,只能怪自己當初太相信,你以為自己在搭梯子,其實是在挖坑,等你回頭時才發現已經拉了半個朋友圈一起跳坑。
更可怕的是,他們用的技術手段遠超想象,他們通過區塊鏈、加密貨幣、海外公司等手段洗錢,早就準備好了收網方案,也就是說今天不崩盤,明天就能更大。
他們能騙200萬人不是因為他們高明,而是因為我們都想一夜暴富,有人說“這平臺看起來挺真的”,問題是騙子都不可能穿破爛衣服來騙你,他們要的就是“像真的”。
等騙局徹底塌了,一切都晚了,那個“幸福千萬家”的口號成了最扎心的嘲諷,其實這家公司從未承諾幸福,只是精確計算了人性,在這個騙局里,每個人都成了推手,最后沒人能全身而退。
參考資料:
【河源農商銀行】【李旭反傳防騙團隊】【大宜賓APP】【屏山公安】【抖音用戶“憨豆”】【新浪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