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佛門清凈之地,究竟如何被攪亂?
五臺山演教寺的天王殿內,發生了一起僧人當眾羞辱信眾、踐踏供品的事件。此事在網絡曝光后迅速引發熱議,輿論壓力逐漸升級。
7月1日,關于五臺山僧人扔米一事有了進一步回應。對此,五臺山官方發布通告,對涉事人員作出處理!
五臺山和尚扔米
兩位年邁的老人,弓著腰,緩緩走入五臺山演教寺的天王殿。他們手中提著一袋沉甸甸的稻米。那不是市場購買的精包裝大米,而是他們在田間辛勤勞作,一粒粒親手種植出來的。
這袋米,承載著他們一年的汗水,也是他們獻給佛祖最真摯的心意。
他們帶著最質樸的信念,希望將這份供養敬奉于佛前。但迎接他們的,并非慈悲的接納,而是一陣怒吼。殿中身著黃色袈裟的僧人,如同被人踩了尾巴般暴跳如雷,指著兩位老人破口大罵。
他責怪老人不懂禮節,更嫌棄那袋米“臭得沒法聞!”
話音未落,他一把奪過米袋,像丟棄廢物一樣狠狠甩出殿外。米粒灑落滿地。兩位老人當場呆住,站在原地手足無措,臉上寫滿了錯愕與屈辱。
這明明是今年新收的稻谷,封存完好,為何會被說成“臭”的?
那一刻,空氣仿佛凝固。這份虔誠,就這樣被無情地踐踏在地,碎裂成片。
如果只是某位僧人性情急躁,或許人們還能用“修行不夠”來為佛教挽回幾分體面。但接下來視頻中的畫面,卻讓所有辯解都變得蒼白無力。
那位扔米的黃袍僧人,寬大的袈裟袖下,竟握著一部最新款的折疊屏智能手機。
出家人與折疊屏手機。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比那袋被拋棄的米還要刺眼百倍。它像一根細針,精準戳破了人們心中那個“青燈古佛、不染塵世”的美好幻想。
我們印象中的僧人,是清心寡欲,是四大皆空,是對世俗世界徹底的遠離。而一臺價格昂貴、象征高端消費潮流的折疊屏手機,又意味著什么?
你可以解釋這是通訊工具,是時代進步的表現。但一個連信眾親手種的新米都嗤之以鼻、斥為“臭味難聞”的人,卻能安然持有這等奢華物品。這種強烈的對比,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宣示。
它向世人宣告:我所鄙視的,是你那份樸實和真誠;我所追逐的,是你難以企及的物質享受和潮流風范。
這部手機,早已不只是通訊工具。它是一種身份象征,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赤裸裸的諷刺。
當“功德箱”淪為“提款機”
這個引人注目的細節,像一枚圖釘,把一幅更大、人們早有耳聞卻不愿承認的畫面牢牢釘在現實之中。這幅畫的名字,叫“寺廟商業化”。
“扔米事件”并非個例,它只是冰山一角。
網絡上流傳已久的段子,此刻聽起來,竟句句都像是親歷者的血淚控訴。有人說,往功德箱里投了十塊錢,旁邊的僧人冷笑:“打發乞丐呢?十塊能干啥?”
有人親眼目睹,信徒剛供上的好酒,轉眼就被僧人悄悄塞進自己的柜子里。甚至有人發現,往功德箱里投錢,還不如直接塞到某些僧人口袋里更能換來一張笑臉。
過去那種托缽化緣、吃餿飯也甘之如飴的苦行僧,似乎只存在于經典之中。如今的現實卻是,信眾的虔誠,似乎可以被明碼標價。香火是否旺盛,要看“香火錢”是否充足。
當寺廟開始售賣門票、高價香,舉辦收費高昂的法會,甚至外包給商業公司運營時,它是否還是一方凈土?
當“功德箱”變成“提款機”,當慈悲之心變成了生意經,我們不禁要問一句:這座廟堂之上,還有佛的仁心嗎?
事情持續發酵后,五臺山方面迅速作出回應。通報稱,涉事僧人釋某道已被“遷單處理”,遣返回鄉。管理寺院的主要負責人也受到警告處分。從表面看,處理果斷有力,算是給了公眾一個交代。
但我們不妨思考一下,“遷單”究竟是什么意思?在佛門中,“遷單”即卷鋪蓋走人,離開該寺。聽起來嚴厲,但相較于古代“杖責逐出山門”的戒律,更像是內部輕微調動。
這里容不下你,換個地方就能繼續“修行”了嗎?這樣的處理方式,更像是為了平息輿論而采取的權宜之計。它解決了“惹事的人”,卻并未觸及“出事的體系”。
就像一筐蘿卜,你看到一根爛了就趕緊拔掉。但如果土壤本身出了問題,剩下的蘿卜就能保證不腐爛嗎?
若寺廟的商業化模式不變,僧人的選拔機制和管理制度不改,那么今天送走一個使用折疊屏、糟蹋供米的釋某道,明天就可能迎來一個駕駛豪車、嫌棄香油錢少的釋某法。
這是刮骨療毒,還是罰酒三杯,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
這場風波的核心,其實是一個廣為流傳的諧音梗:佛度的是有緣人,還是有“元”人?
當一座山、一座廟,開始衡量你口袋里的“元”,而非你心中的“緣”時,它便已背離初心。它不再是信仰的歸宿,而成了一個需要用金錢維系關系的特殊“社交場所”。
那對老夫婦捧著的是一顆滾燙的心,卻被潑了一盆冷水。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傾盡所能奉獻的一切,在他人眼中,竟然毫無價值,甚至“臭不可聞”。
他們不懂什么叫商業模式,也不懂KPI指標,他們只懂得耕種和信佛。而這一次的遭遇,不僅扔掉了一袋米,更是撕碎了無數普通人對佛門最后那一絲純潔的期待。它讓人們看清,原來在一些“出家人”眼中,真心也是可以定價的,而且極其廉價。
結語
那對老夫婦和他們那袋被丟棄的米,后來怎么樣了?我們不得而知。
只是不知道,那袋承載著世間最樸素信仰的米,今后還能否找到一張真正干凈的供桌?
信息源:五臺山一寺廟僧人將供米扔出殿外,官方回應:負責人被警告,涉事僧人起單離寺,上游新聞2025-07-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