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陀羅山
第一時間會想到什么?
是郁郁蔥蔥的樹木
是充滿泥土氣息的寧靜氛圍
或是怪石嶙峋,林蔭蔽日的風景
還是從前游玩時存留的記憶
周末時光
與其宅在家中
不如來山間走走
與大自然來一場親密約會
感受它的雄偉與神奇
陀羅山系晉西北云中山支脈
海拔1503.2米
是聞名遐邇的“避暑山莊”
和“旅游勝地”
從黃龍王溝村開始登山
沒多久就會遇到一段石階
蜿蜒而上
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地調整腳尖方向
腰也會不自覺地隨著扭動
身體自然成一個“S”形
仿佛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氣
這里,就是“努斷筋”
此時
團隊里的“ 退 堂鼓”已經小聲敲響
只 需有人大喊一聲
“來都來了 !”
這旅行界的萬能魔咒
即刻就會賜予大家力量
走過一段不到 200 米的平緩路
緊接著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 “十八盤”
因其十八道彎而得名
這段路雖有些枯燥
但當你成功走過一盤又一盤
站在上一盤往下一盤看
滿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越過 “十八盤”
各種美景便逐個映入眼簾
一塊形似婦人的側身巨石立于崖畔
這就是“望夫石”
她目光望向山腳下
仿佛在深情期盼著丈夫歸來
那模樣惟妙惟肖
繼續前行
便看到了龜蛇二石
兩塊大石頭渾然天成
尤其是蛇石
身體中間自然形成一條整齊的線
好像是身體受傷后被縫合痊愈的一道傷口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著實令人驚嘆
鉆過一個山門
便能看到一塊大石頭上刻著
“到此清涼,日近云低” 八個大字
相傳這是康熙帝曾抵陀羅山時欣然命筆所題
迄今鐫刻崖面,依稀可見
堅持向上
便來到了主峰山頂
一塊面積約一畝大小的清涼石鋪在眼前
開闊光滑,坐在上面
爬山時積攢的燥熱之氣
隨著清涼石和山頂的清風慢慢散去
頓感心曠神怡
在清涼石的縫隙中
長著一株古松
樹雖不高不粗
但樹葉深綠
這便是著名的 “孤松獨石”
被列為忻州古八景之首
它見證了歲月的變遷
也為陀羅山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韻味
站在山頂,極目遠眺
重巒疊嶂,綿延婆娑
此時此刻
仿佛整個世界都在腳下
心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贊美之情
嘿!
去爬山吧
登頂帶來的快樂
只有走過的你
才會懂
文字:趙曼君
攝影:趙曼君 楊帆
來源:首善忻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