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在天津召開。以“弘揚‘上海精神’,促進可持續交通合作”為主題,這場國際盛會不僅為各國交通領域合作指明方向,更因中方提出的“絲路驛站”倡議,掀起區域交通發展新浪潮。
會議現場,中國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率先闡述合作愿景,強調自上合組織成立以來,成員國在交通領域多維度協作成果顯著。但隨著跨境客貨運輸量持續攀升,國際道路運輸司機服務保障短板凸顯。在此背景下,中方提出建設“絲路驛站”的倡議,希望為奔波于跨境運輸途中的司機們打造“溫暖港灣”,提供停車休息、熱水供應、車輛維修等全方位服務。這一倡議迅速引發共鳴,最終促成《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關于“絲路驛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簽署。
伊朗駐華大使拉赫曼尼·法茲里在采訪中難掩興奮之情,他向記者談到:“此次簽署的‘絲路驛站’備忘錄意義非凡,這將是一條全新的跨區域通道。從歷史維度看,伊朗與中國在交通和過境運輸方面淵源頗深,絲綢之路時期,雙方就依托相關路線實現與歐洲的往來,它不僅是運輸走廊,更是文化紐帶。如今,‘絲路驛站’將成為推動各國繁榮的新引擎,為地區和平穩定注入強大動力。”
吉爾吉斯斯坦交通和通信部部長阿布薩塔爾·希爾加巴耶夫同樣對“絲路驛站”充滿期待:“我非常認同這一倡議,它將成為聯動中國和中亞國家的關鍵節點。未來在交通發展進程中,各國能借此平臺互相幫助、實現資源互補。此次來到天津,這座城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中國與中亞國家本就保持著友好近鄰關系,希望日后能與天津在交通領域開展更多深入合作。中國在科技和經濟領域實力強勁,相信在‘絲路驛站’建設及整體交通網絡構建中,中方定能發揮引領作用,我們也將全力配合,攜手前行。”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交通部第一副部長瑪曼比·奧瑪洛夫提到,上合組織框架下各類合作項目蓬勃發展,此次會議議題豐富且務實。“天津港作為中國北方最大港口,貨物吞吐量大,輻射范圍廣,不僅支撐天津地區發展,還為北京商貿提供重要助力。未來,天津港必將在上合組織成員國貨物運輸和交通往來中發揮更大作用,我期待區域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借此實現新跨越。”
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亞太事務處處長陳星森在采訪中向記者解讀了“絲路驛站”的規劃與愿景。他說,當前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跨境運輸日益繁忙,但服務設施不足問題日益突出。“絲路驛站”不僅要保障司機的基本生活需求,如提供休息場所、餐飲服務,讓司機能吃熱飯、喝熱水、洗熱水澡,更要融入各國文化元素,展示交通運輸發展成就,成為上合國家間交流合作的窗口。后續,中方將牽頭成立聯合工作組,制定建設和運營標準,探索社會化投資模式,力求打造“小投入、快見效、高滿意度”的民生典范工程。建設過程中,會充分考慮各國實際,靈活利用現有交通設施進行改造升級。
各方表達了在跨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走廊等領域深化合作的意愿,且已取得多項進展:中吉烏鐵路已開工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正有序推進;中歐班列線路不斷拓展,民航航線也在持續加密。這些多邊、雙邊合作項目,均是各國共同推動互聯互通的重要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