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的北極,如今成為了國際舞臺上的新寵兒。中美俄三國的爭奪戰已悄然展開。
1.中美俄爭奪焦點:北極航道
特朗普意圖購買格陵蘭島,掀開了全球爭奪戰的新篇章。這塊冰雪覆蓋的"不動產"下面,藏著21世紀最重要的地緣戰略籌碼:北極航道控制權。
相比之下,俄羅斯伸出橄欖枝,希望與中國展開合作。相比于單一的控制,攜手共進無疑是更加務實的選擇。
(特朗普布局全力搶奪北極航道控制權)
俄羅斯駐華大使莫爾古洛夫坦言:“北極航道不僅是個運輸走廊,它還是將中國消費市場與俄羅斯資源基地連接起來的黃金紐帶。”北極航道對于俄中后續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北極航道的暢通,不僅是世界貿易版圖的一次大洗牌,更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戰略機遇。
想象一下,從中國東部沿海港口出發,經北極航道到達北歐港口,節省了大約15到20天的航程,大幅降低了運輸成本和燃料消耗。這樣的效率對任何一個希望優化物流和提高利潤率的國家來說,無疑是個天賜良機。
普京將這條航道視作俄羅斯國家戰略的要害之一。而中國同樣對其很感興趣。首先,北極航道是一條繞開蘇伊士運河等傳統水道的新路徑,可以提升中國對外貿易的穩定性,減少線路單一性的風險。其次,這條道路為“一帶一路”的倡議增添了新的可能性,讓中國有機會開辟出各種不同的貿易通道,從而大幅提升全球供應鏈的安全系數。
(北極航道的開辟,將有效縮短運輸時間)
2.北極航道新航線,打破馬六甲困局
去年5月,中俄兩國敲定了成立一個推動北極航道發展的委員會。隨后,中俄企業簽署了一項協議,計劃成立合資企業建設船舶,為北極航道的全年運營提供保障。
11月,分委會舉行了首次會議,這意味著項目向著實際操作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但美國人顯然坐不住了。他們在馬六甲海峽經營幾十年,現在突然發現"收費站"可能要失業——根據蘭德公司模擬,北極航道成熟后,美國在亞太的軍事部署價值將縮水40%。
當中國貨輪首次穿越北極航道抵達德國時,五角大樓的警報系統恐怕比貨輪汽笛響得還要刺耳——這條冰雪覆蓋的"航線",正在把美國經營半個世紀的馬六甲困局撕開一道口子。
(美國將馬六甲海峽視為掐斷中國經濟命脈的一環)
長久以來,美國在馬六甲海峽投入了巨大的戰略資源。但若北極航道開始常態化運營,這會讓美國在這一地區傾注的數千億美元徹底打了水漂。
若北極航道順利推進,足以讓全球海運的重心發生深刻而持久的變化,讓北極航道成為一條貫穿亞歐的最便捷、最可靠的路徑。
3.中俄攜手,為開發北極開辟新前景
在中俄攜手開發北極航道的過程中,二者之間的合作已經逐漸深入到具體項目的層面。通過成立聯合委員會、簽署有關極地船舶建造的協議,以及在摩爾曼斯克建設深水港等55項基礎設施項目,中俄兩國正在將這一季節性通道打造成全年通航的國際貿易走廊。
摩爾曼斯克深水港的開發,將顯著增強北極航道的貨物吞吐能力,為中俄在極地地區的貿易往來提供堅實的后盾。有消息稱,該港口年吞吐量將達150萬標箱。
此外,升級后的北極導航基站將顯著提升北斗系統的定位精度。
隨著未來極地船隊的建成與全年通航的實現,中俄在北極的合作將進一步從傳統的能源貿易擴展到稀土資源開發和極地船舶技術聯合創新。這一系列合作的背后,是兩國對發展新航運干線的堅定意圖。計劃在2030年前,將北極地區豐富的稀土資源納入全球供應鏈,進一步增加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中俄在北極的合作將進一步拓寬)
由此可見,一旦北極航道全面投入使用,亞歐大陸之間的傳統貿易格局將被徹底重構。而這條新興的貿易通道,也將為全球其他國家帶來新的市場機會和合作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