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持續至今,局勢一直備受全球矚目。
當伊朗和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的消息傳出,很多人都在討論這場十二日戰爭到底誰才是輸家?
有人說,烏克蘭其實才是這場沖突中最大的輸家。為什么這么說呢?
伊以沖突驟然爆發后,美國全力援助以色列,烏克蘭望眼欲穿,卻始終等不到支援,致使其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劣勢盡顯。
明眼人都能看出,俄烏沖突中俄羅斯占據上風。但鮮有人留意,在俄烏激戰正酣時,北約悄然對俄羅斯周邊展開滲透,亞美尼亞局勢的變化,便是一個危險信號。
2024年,亞美尼亞一系列舉動令俄羅斯大為不悅。2月,亞美尼亞總理帕西尼揚宣布暫停參與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
3月,他再度表態,若集安組織不就本國領土主權問題給出回應,亞美尼亞將選擇退出。
5月,帕西尼揚指責集安組織的兩個成員國在2020年納卡戰爭中表面一套、背地一套,雖未指名道姓,卻火藥味十足。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2024-02-24 12:44【亞美尼亞總理稱暫停參與集安組織,俄回應:請解釋】
6月,他更是直言不諱,稱亞美尼亞下一步大概率退出集安組織,只是時間尚未確定。
6月30日,亞美尼亞外交部長缺席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的集安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種種跡象表明,亞美尼亞與集安組織關系瀕臨破裂。
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之間的納卡問題,堪稱中東巴以沖突的翻版,久拖不決。國際上認定納卡歸屬阿塞拜疆,但亞美尼亞長期實際控制此地。
若亞美尼亞想保住納卡,不僅自身實力要能壓制阿塞拜疆,還需有強大國家作為后盾。
而這個國家要甘愿冒著得罪阿塞拜疆,乃至觸怒整個突厥世界與伊斯蘭世界的風險,并且雙邊關系要像美國和以色列那般堅不可摧。
曾幾何時,俄羅斯與亞美尼亞關系密切,亞美尼亞能長期占據納卡,離不開俄羅斯的鼎力相助。
上世紀 90 年代,俄羅斯自身經濟陷入困境,還是堅持為亞美尼亞提供高價軍火,助其擊敗阿塞拜疆,成功拿下納卡。
但這也讓阿塞拜疆與俄羅斯關系惡化,1999年,阿塞拜疆退出集安組織,俄羅斯為支持亞美尼亞,在外交上付出不小代價,自然期望亞美尼亞能始終堅定站在自己這邊。
然而,2018年帕西尼揚上臺后,亞美尼亞外交風向突變。他上臺僅一個月,7月便趕赴北約峰會,8月又參加北約軍演,一系列親西方舉動徹底激怒俄羅斯。
俄羅斯對此強硬反制,當年公開力挺亞美尼亞前領導人科恰良,而科恰良也多次指出親西方政策的短視性。
但最終科恰良在與帕西尼揚的較量中失敗,亞美尼亞國內的親俄勢力由此被大幅削弱。
阿塞拜疆見亞美尼亞與俄羅斯產生嫌隙,立刻與俄羅斯重修舊好,甚至有意重回集安組織。帕西尼揚見狀,承諾不加入北約,還從俄羅斯購買戰斗機,試圖安撫俄羅斯。
但戰斗機剛到手,他便將其拉去參加北約軍演,這一行為徹底讓俄羅斯寒心,在納卡問題上,俄羅斯不再全力支持亞美尼亞,轉而保持中立。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2023-09-08 17:07【亞美尼亞將首度與美國舉行雙邊演習 俄:密切關注】
沒了俄羅斯支持,阿塞拜疆又有土耳其助力,雙方實力對比瞬間逆轉。2020年納卡沖突爆發,俄羅斯選擇袖手旁觀,北約也對亞美尼亞不管不顧,亞美尼亞慘遭慘敗。
就在亞美尼亞瀕臨崩潰之際,俄羅斯或許認為帕西尼揚政府即將倒臺,出面調停,好歹讓亞美尼亞保住了一小部分納卡地區。
可普京萬萬沒想到,帕西尼揚不僅沒倒臺,反而愈發親美、反俄,還公開宣稱要加入北約。
2023年9月,亞美尼亞與美國舉行聯合軍演,當月,第三次納卡沖突爆發。美軍見勢不妙,迅速撤離,亞美尼亞再次慘敗,徹底丟失納卡。后來,格魯吉亞爆料,帕西尼揚在2018年上臺次年,就偷偷加入加拿大國籍。
2025年1月14日,亞美尼亞與美國關系更進一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熱情接待亞美尼亞外長,雙方簽署文件,決定在經濟、能源、軍事等多領域深化合作。
布林肯信誓旦旦保證,會支持亞美尼亞捍衛主權,還稱下個月美國代表團將前往亞美尼亞訪問。
信息來源:搜狐網2025-01-25【美國與亞美尼亞簽署戰略伙伴關系文件】
亞美尼亞與美國越走越近,俄羅斯坐不住了,雖嘴上仍強調重視與亞美尼亞關系,但內心必定焦急萬分。
此前,俄羅斯已向亞美尼亞發出警示,稱其境內討論加入歐盟的相關法案,實際上是退出歐亞經濟聯盟的前兆。除美國外,法國和歐盟也在拉攏亞美尼亞。
法國向亞美尼亞出口大量武器,亞美尼亞還特意對法國表示感謝。阿塞拜疆發現,美軍運輸機頻繁出現在亞美尼亞,盡管美國矢口否認向亞美尼亞提供軍事援助,但真相不言而喻。
照此趨勢發展,亞美尼亞退出集安組織、加入歐盟并非毫無可能。對俄羅斯而言,亞美尼亞倒向歐盟和北約,真是為俄羅斯埋下了一個隱患。
亞美尼亞問題只是俄羅斯面臨的諸多難題之一。彼時,俄羅斯本土突然遭遇大面積斷網,連首都莫斯科也未能幸免。
盡管斷網時間不長,卻足以令人驚出一身冷汗,這表明外部勢力對俄羅斯的滲透已相當嚴重。究竟是誰在背后搗鬼?
烏克蘭沉默不語,美英法德也裝聾作啞,俄羅斯一時難以查明幕后黑手。
回顧此前,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在莫斯科策劃 “斬首” 俄軍司令基里洛夫,烏軍攻入俄羅斯本土,炸死多名俄軍副司令,俄羅斯高級導彈科學家也慘遭暗殺。
種種事件顯示,俄羅斯內部潛藏不少 “內鬼”,不斷向敵人泄露機密情報。普京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下令情報機構展開行動,全力清除這些隱患。
與此同時,北約也沒閑著,持續向波蘭運送武器裝備,北約部隊在波蘭集結。波蘭擔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一邊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一邊為可能與俄羅斯爆發的戰爭做準備。
北約在波蘭集結大軍,居心叵測。其一,想趁俄羅斯虛弱之際,給予致命一擊,比如直接派兵支援烏克蘭;其二,借此敲打俄羅斯,使其不敢對波蘭輕舉妄動;其三,伺機占領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
烏軍前線戰事吃緊,澤連斯基多次呼吁西方向烏克蘭派兵。俄羅斯情報部門擔憂,不久之后,西方或許會派遣10萬大軍進駐烏克蘭。
從俄烏沖突爆發至今,俄羅斯獨自對抗整個北約。若沒有北約支援,烏克蘭根本無法支撐如此之久。
如今,俄烏雙方都已疲憊不堪,再加上特朗普有望重返白宮,北約極有可能直接對俄羅斯采取行動。實際上,波蘭的態度至關重要,其一舉一動都可能改變當前局勢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