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中國朝鮮族民俗園作為延邊州首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全力推動朝鮮族特色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不斷深挖文化內(nèi)涵,創(chuàng)新景區(qū)經(jīng)營模式,將民俗風情展示、文旅體驗、休閑娛樂巧妙融合,讓民俗園成為延吉地標性文旅網(wǎng)紅打卡地,也成了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文化地標。
來自天南海北、不同民族的游客身著朝鮮族傳統(tǒng)服飾,在青瓦白墻的古建筑間打卡;穿梭于農(nóng)家、漁家、匠戶等主題院落,沉浸式體驗朝鮮族傳統(tǒng)的生活場景;親手制作宮廷米糕、米酒,體驗傳統(tǒng)陶藝,感受非遺魅力;觀賞歌舞演藝與摔跤競技,暢玩秋千、跳板、投壺等傳統(tǒng)游戲……身著美麗的朝鮮族服飾、沉浸于此的廣州游客李亞芳和劉美林感慨道:“這里太美了,文化氛圍太濃厚了!我們既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與魅力,也體會到了延邊人民的淳樸與熱情!”
走進中國朝鮮族民俗園,無論是北門外廣場上展示的場景,還是南門花壇處象征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石榴樹”景觀,抑或是園區(qū)內(nèi)懸掛的“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標語,都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隨處可見、隨時可感、隨耳可聞。園內(nèi)舉辦的節(jié)慶活動、文化展演,常常邀請多民族游客共同參與,成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平臺。
因此,民俗園的熱度,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流量。它通過可感可及的文化載體和互動體驗,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象化、生活化。游客帶走的不僅是一張張精美的照片,更是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切感知。
中國朝鮮族民俗園營銷總監(jiān)張晉銘表示,該園將繼續(xù)砥礪前行,讓朝鮮族特色民俗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吸引更多游客走進延邊,深入了解朝鮮族文化,繼續(xù)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
來源:延吉市委宣傳部 徐蓉/文 徐大東/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