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莫蕎菲
熱點播報
HOTSPOTS
今年的熱浪,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
進入6月以來,入夏不久的北半球便頻遭熱浪侵襲,一些處于北半球中高緯度的歐洲和亞洲國家,接連迎來了史上同期高溫紀錄。有分析認為,今年北半球的夏季高溫與“熱穹頂”現象有關,而全球變暖則進一步放大了“熱穹頂”效應帶來的影響。
熱浪“烤”驗下的北半球
最近,歐洲多國甫一入夏便迎來熱浪的猛烈襲擊。當地時間7月1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發布報告稱,歐洲大部分地區正經歷大范圍的高溫天氣,今年6月或成為歐洲有記錄以來最熱6月之一。而在剛剛到來的7月,歐洲的高溫天氣仍在持續。
據法國氣象局介紹,本輪熱浪自6月19日以來席卷法國,目前仍在持續。7月1日是本輪熱浪中最熱的一天,最高氣溫達到36~40攝氏度,局部地區或達41攝氏度。法國的高溫天氣已讓本土96個省中的84個省、88%的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1日法國16個省處于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狀態,68個省為橙色警戒狀態。
就在法國“熱爆”的同一天,德國多地也遭遇大范圍高溫,局部地區最高氣溫達到38攝氏度,部分地區氣溫可能逼近或超過40攝氏度。德國氣象局稱,在對約2000個測量站的結果進行分析后得出的研究結果顯示,德國今年6月的平均氣溫為18.5攝氏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參考值15.4攝氏度高出3.1攝氏度。
據西班牙媒體1日報道,該國多個地區當天氣溫預計飆升至43攝氏度。西班牙國家氣象局已在45個省發布高溫預警,幾乎覆蓋全境。西班牙國家氣象局說,今夏這輪熱浪為過去50年來該國6月遭遇的最強熱浪。在本輪熱浪中,多達14個自治區的最高氣溫超過40攝氏度。
除了歐洲之外,今夏的熱浪也在“烤”驗著北半球很多國家。
日本氣象廳7月1日說,該國經歷了自1898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該國6月的平均氣溫比基準值高2.34攝氏度,超過了2020年創下的紀錄。日本氣象廳此前發布的今年7月至9月長期天氣預報稱,今夏日本全國將迎來長時間的酷暑天氣,預計高溫天氣將持續到9月。
在太平洋的另一邊,美國的東部和中部各州最近也同樣被高溫炙烤,部分地區氣溫甚至超過40攝氏度。美國國家氣象局不久前在一份高溫警報中說,“中西部和東海岸持續出現極其危險的高溫天氣……約1.6億、即近一半美國人受到影響”,影響至少29個州。
人類活動加劇“熱穹頂”效應
當地時間7月1日,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納利斯表示,初夏酷熱的天氣給北半球大部分地區帶來了足以危及生命的高溫,而且隨著全球變暖持續,人類將更頻繁面對類似的高溫,甚至是比現在更嚴重的情況。
納利斯說,通常情況下,7月是北半球各地氣溫最高的月份,但今年的北半球氣溫尤其高,而且高溫來得比以往更早,特別是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都被熱浪侵襲。據她介紹,這是因為歐洲西部目前正受到一股強高壓影響。而高溫給地中海帶來的水溫升高,又進一步加劇了陸地上極端高溫的出現。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科學家尤利恩·尼古拉斯解釋說,極端高溫事件通常與高壓系統相關,它們如同“熱穹頂”一樣,將暖空氣困于地表附近,造成持續炎熱、晴朗且干燥的天氣。今年高溫天氣發生得較早,這反映出一個更廣泛的趨勢:隨著全球變暖,高溫季節提前開始,熱浪也更早出現。
英國雷丁大學氣象學系專家德奧拉斯說,地球比過去明顯變暖,這增加了“熱穹頂”效應形成時出現熱浪的可能性。由于氣候變化,這類極端高溫事件正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嚴重。英國氣象局氣候科學家埃米·多爾蒂博士表示,雖然還沒有進行正式的氣候歸因研究,但基于此前研究,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人類活動的影響增加了此類極端高溫事件的發生頻率和強度。
“沒有國家可以幸免”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地時間6月30日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維利亞出席聯合國第四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親身經歷西班牙熱浪的他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感慨:“極端高溫不再是罕見事件,它已成為新常態。”
古特雷斯警告說:“地球正變得越來越熱,越來越危險——沒有國家可以幸免。”他呼吁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有分析稱,到2050年,全球將有超過50億人(可能占全球總人口的一半)每年面臨至少1個月的極端高溫風險。
世界氣象組織副秘書長科·巴雷特近日表示,人們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不幸的是,情況并未得到改善,“我們的經濟、日常生活、生態系統和星球將承受越來越多的負面影響”。
有報道稱,和20年前相比,歐洲因高溫致死的病例已增加30%。法國公共衛生署今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該國本土夏季高溫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700人,占同期全因死亡人數的2%以上,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是7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據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估計,僅2024年,德國就有約3000人因高溫相關原因死亡。
除了共同行動控制全球氣候變化外,專家也呼吁各國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民眾抵御高溫的侵襲。世界衛生組織氣候變化與健康問題技術官員岡薩雷斯說,不少國家在完善衛生系統及通過更合理的城市規劃預防高溫影響上仍然進展緩慢。(新聞來源:工人日報)
時事速遞
HOTNEWS
速報
美國會眾議院通過“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
這是7月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國會大廈。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美國國會眾議院3日下午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該法案已于本月1日獲參議院通過。白宮3日說,特朗普定于4日即美國“獨立日”當天簽署該法案,使其生效。
速報
哈馬斯:內部磋商結束后將就加沙停火提議作最終決定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4日凌晨發表聲明說,為了結束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侵略,確保援助物資自由進入加沙地帶,哈馬斯正就加沙地帶停火提議與多個巴勒斯坦派別磋商,將在磋商結束后向停火談判斡旋方告知最終決定。
速報
俄羅斯正式承認阿富汗臨時政府
俄羅斯總統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卡布洛夫3日證實,俄羅斯已正式承認阿富汗臨時政府。自2021年8月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權以來,阿臨時政府一直尋求國際社會的正式承認。俄羅斯是第一個正式承認阿臨時政府的國家。
速報
美國和哥倫比亞各自召回駐對方使館負責人
針對美國國務院3日宣布召回美駐哥倫比亞臨時代辦一事,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同日在社交媒體上作出回應,宣布對等召回哥駐美大使進行磋商,并重申哥方致力于推動哥美雙邊議程的立場。
速報
剛果(金)反政府武裝稱將與政府開啟新一輪對話
剛果(金)反政府武裝“M23運動”3日在該國東部的北基伍省首府戈馬市表示,將與剛果(金)政府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開啟新一輪對話。近期,剛果(金)東部地區緊張局勢急劇升級,“M23運動”在北基伍省、南基伍省等地不斷發起攻勢。沖突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流離失所。
速報
歐盟兩手準備應對與美關稅談判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3日表示,歐盟在關稅問題上“準備好與美國達成一項原則性協議”。但若談判失敗,歐盟將堅決采取反制措施以保護歐洲經濟。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正在華盛頓與美方貿易代表進行協商,試圖達成協議。
速報
泰國新內閣成員宣誓就職
代理行使總理職權的泰國副總理兼交通部長素里亞·莊龍瑯集3日率領改組后的新內閣成員向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宣誓就職。據泰國媒體報道,被暫停總理一職的佩通坦當天參加宣誓,就任文化部長。
數讀天下
HOTDATA
4.1%
這是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勞工部大樓。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美國勞工部3日發布數據稱,美國6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14.7萬人,失業率為4.1%,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
16.92萬億
菲律賓國庫署3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菲政府債務總額從4月底的16.75萬億比索攀升至16.92萬億比索,創歷史新高。
14.5%
柬埔寨稻米聯盟當地時間3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前六個月該國累計出口大米超過38.7萬噸,出口總額達2.83億美元,同比增長逾14.5%。
一句話小評
HOTCOMMENTS
第四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通過《塞維利亞承諾》
這是7月3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拍攝的聯合國第四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舉辦地塞維利亞展覽和會議中心。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聯合國第四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3日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維利亞閉幕,會議通過政府間成果文件《塞維利亞承諾》。《塞維利亞承諾》強調重振全球發展籌資框架,并細化7個行動領域的路線圖,分別是國內公共資源,國內國際私營企業與融資,國際發展合作與發展實效,國際貿易推動發展,債務和債務可持續性,國際金融架構和系統性問題以及科學、技術、創新和能力建設。
小評
多邊主義仍將是人類應對共同挑戰的最優解。
南共市峰會:推動機制改革 加快自貿談判
南方共同市場第66次首腦會議3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會議聚焦推動機制改革、加快與其他經濟體的自由貿易談判,并就全球議題協調立場,推動區域一體化與多邊合作。巴西總統盧拉呼吁南共市將目光投向亞洲,認為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在內的亞洲地區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中心”,并有信心在任期內推動南共市與歐洲聯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完成自貿協定簽署。
小評
南共市峰會彰顯出區域經濟體在全球變局中主動突圍的務實姿態。
來源:工人日報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