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拳王鄒市明,帶著肉嘟嘟的兒子,登上《爸爸去哪兒》,一家三口的組合堪稱國民級模板:爸爸是英雄,媽媽是高知美女,兒子則憨態可掬、愛唱愛吃,被網友封為“現實版懶羊羊”。
可沒人會想到,10年之后,這個家庭會因為“虧了2個億”沖上熱搜第一。
2024年,冉瑩穎親口承認“投資失敗、拋售房產還債”那一刻,無數人都以為,這個家庭緩不過來了。
但萬萬沒想到,一年后,14歲的軒軒突然以一個熱搜,把這個家庭丟的面子,掙了回來。
2024年,是鄒市明與冉瑩穎人生最灰暗的一年。
一切始于他們主動公開的那段視頻。
鏡頭前,冉瑩穎卸下了北大才女的光鮮,素顏、憔悴,說著:“虧了兩個億。”
她說得輕描淡寫,網友卻炸了。
人們這才發現,這對曾經光芒四射的明星夫婦,已經在過去幾年間,悄然跌入了商業深淵。
他們的拳擊夢想,曾真金白銀地砸在上海最黃金的地段——一個近兩萬平米的頂級拳館,配備世界級設備,打造奧運級教練團隊,連外墻都雕著他們的冠軍照片。
可現實無情,這場理想主義的豪賭,很快就在運營中被“市場”打了臉。
拳擊培訓終究是小眾,課程退訂、員工欠薪、場館空置,一切撲面而來的不只是虧損,還有連鎖反應。
與此同時,冉瑩穎的“冉味火鍋”也悄然關門。網友吐槽人均335元太貴。
名下幾十家公司,要么經營異常,要么遷出注銷。
冉瑩穎自己也說:“過去幾年,我們的確是走錯了方向。”
最扎心的是數據——2個億的投資,幾乎全軍覆沒。
于是,他們不得不開始變賣資產。
從北京到上海,再到美國的房產,一套套掛牌售賣。網友調侃:“鄒市明夫婦已經從富豪回歸房奴。”
但真正讓人感到破防的,是那個奢侈品包包的視頻。
冉瑩穎翻出了一排排塵封的包袋,鏡頭一晃,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出現在后面——是軒軒。
他說:“媽媽這些都是舊的,她已經6年沒買過奢侈品了。”
簡單一句話,比任何解釋都有力。也正是這句,第一次讓公眾意識到:這個曾經“神話”般的家庭,其實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苦。
而最難的,是父母壓力下的情緒波動。
鄒市明一度借酒消愁,說過要復出拳臺,卻也在訪談中矛盾地表示:“虧的也不是全部身家。”
輿論潮起潮落,冉瑩穎選擇了“自爆家丑”而非“偽裝”。
她不再維持“北大才女”的完美人設,而是坐在鏡頭前,直面落敗的現實。
也正是在這種最脆弱的時候,那個大家曾經“看著長大”的小男孩,悄悄完成了蛻變。
2025年7月1日,“鄒明軒身高175cm”的詞條悄然登上熱搜第一。
無預警地,成千上萬的網友一邊看著對比圖,一邊感嘆:“當年那個胖嘟嘟的小孩,竟然長成了陽光帥哥!”
一張他與冉瑩穎的合照,幾乎是視覺暴擊——冉瑩穎還只到他的肩膀。
網友紛紛考古《爸爸去哪兒》的片段,他在吃面條時滿臉幸福的傻笑、坐在爸爸肩膀上唱歌走調的童音、翻跟頭失敗后委屈得要哭的小表情,一幀幀像電影倒帶。
“你可是我看著長大的!”成了網友們最動情的評論。
誰都沒想到,那個“神似懶羊羊”的憨娃,已經成為國家青年馬術隊的種子選手。
10歲那年,軒軒開始接觸馬術。
本來只是個興趣,結果一發不可收拾,他的平衡感和爆發力,完全繼承了鄒市明的運動基因。
冉瑩穎曾在一場家訪短片中自豪地說:“他特別守時,如果我們遲到兩分鐘,他都要提醒:‘時間到了!’”
在她的教育理念中,時間感和節制感勝于一切。
而冉瑩穎最讓人敬佩的地方,是她從來沒用金錢去填補教育的短板,反而處處在“放大父親的價值”。
冉瑩穎沒有告訴他“我們有錢”,而是告訴他“糧食是爸爸一拳一拳打來的。”讓他從小明白,生活來之不易。
現在的軒軒,在鏡頭前說話穩重、談吐得體,被網友評為“少年感天花板”,粉絲一夜暴漲。
有人感慨:“曾經靠爸媽,現在自己發光。”
是的,冉瑩穎曾經失去的體面,正在被兒子的成長,一點點找回來。
比起事業的成敗,一個家庭的氣質和風骨,才是真正的“底牌”。
2025年春節前夕,冉瑩穎在社交平臺曬出全家一起灌香腸的視頻。
一家人穿著圍裙,滿手肉餡,老人、孩子都在,說說笑笑,其樂融融。
那不是表演,那是真實的“家”。
那一刻,沒有名牌、沒有包包、沒有豪宅背景板,只有家的煙火氣。
而這種煙火氣,正是他們這些年最努力想守住的東西。
“虧兩個億又怎樣,至少我們一家人沒散。”
這是冉瑩穎在視頻下的留言。
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家庭。
相比某些藝人家破人亡的“暴雷”現場,鄒市明一家或許跌落過神壇,卻也真誠地撐過了最難的時光。
李亞鵬也曾投資失敗,但如今靠媳婦海哈金喜帶貨還債。
鄒市明夫婦雖然欠款,但至今三個孩子的教育沒落下。馬術、舞蹈、外語課,一個沒停。最重要的是,家沒散,心沒碎。
鄒市明最近一次露面,鬢角白發增多,但整個人比以往沉靜了許多。他坦言:“是有貸款,在慢慢還。孩子的成長,是我現在最驕傲的事。”
有人問他最想說的一句話,他引用了劉曉慶的一句話:
“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這場風波,也讓人明白:不是每一個明星轉型都會成為楊冪,也不是每一個創業都能像李寧一樣逆風翻盤。但一個家庭能在風雨后依然緊握彼此,已是這時代最大的幸運。
有人說,冉瑩穎曾經輸得很慘,2億打了水漂,還成了全網笑柄。
可一年之后,她用兒子的成長、丈夫的穩重、自己的坦然回應,給所有看笑話的人,打了一記漂亮的反擊。
她沒說一句狠話,卻用生活本身,守住了面子。
而那個當年四歲唱跑調的軒軒,用175的身高、國家級馬術隊員的身份、穩重大方的氣質,將母親丟的面子,都找了回來。
原來,有一種面子,不靠豪宅、不靠名利,是靠時間、靠堅持、靠家庭的愛,悄悄掙回來的。
因為,有一種贏,是“全家都還在努力”的贏。
就像冉瑩穎說的:
“家和萬事興,才是人生最硬的底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