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十余名兩岸媒體代表走進貴州銅仁,參加“2025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之看貴州——走進銅仁”活動,他們用鏡頭和筆觸,深入石阡縣、思南縣、江口縣、碧江區、萬山區,探尋銅仁在產業發展、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中的“寶藏密碼”。
走進石阡縣龍塘高效生態苔茶示范園區、貴州苔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臺資企業隆泰(貴州)有限公司,了解茶產業的發展。此外,還打卡了石阡非遺博物館、石阡縣民族中學、佛頂山村等堯上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兩岸媒體代表進貴州銅仁。
“很值得臺灣同胞有空的時候來走走看看,相互了解。走進銅仁,它的水質、氣候都非常好。”臺灣《中華時報》主任吳吉雄直言。
臺灣自媒體人李顏如也被這里圈粉:“這邊好山好水,人很淳樸、很好客,我希望有機會多來這邊走動,我也會介紹身邊的朋友多來貴州。”
思南縣同樣亮點滿滿!在三道水鄉貴州佳里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兩岸媒體代表深挖周寨村產業發展故事,見證陳薯企業從落地到年產值7億元的超燃蝶變。
兩岸媒體代表進貴州銅仁。
臺灣《中華時報》媒體代表程昱展參觀完工廠后贊嘆:“他們工廠幾乎已經是全部自動化,剛剛品嘗了紅薯酸辣粉,味道非常不錯,我想給臺灣的朋友帶點去。”
“我們同根同源,擁有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希望通過此類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共同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思南府文廟,這座承載著兩岸共同歷史記憶的古建筑,臺灣青年賴翊凡自信地說。
在江口縣,兩岸媒體人在云舍景區穿上國風服飾,優雅地體驗宋代點茶,感受當地獨特人文風情。走進貴茶集團“世界抹茶超級工廠”,機器轟鳴、傳送帶高速運轉的現代化生產場景,讓兩岸媒體代表為之震撼。作為全球最大單體抹茶生產基地,銅仁抹茶憑借硬核實力占據約20%的全球市場份額,抹茶拿鐵、抹茶曲奇等20余款創新產品,更是把抹茶變成時尚的生活方式。
兩岸媒體代表進貴州銅仁。
“梵凈山的風景真的是無與倫比,爬上金頂,仿佛在云端,真是太美啦!”在世界自然遺產地梵凈山,被“武陵主峰”的魅力征服的程昱展也忍不住夸贊道。
在銅仁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黔繡坊和梵凈山智慧賽道,兩岸媒體代表用鏡頭記錄下銅仁600多年的歷史底蘊與科技感十足的智慧賽道,深度解鎖非遺苗繡。在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家沉浸式感受校園里的非遺寶庫,見證千年文明的鮮活生命力。在“微工廠產業園”一派熱火朝天,萬山區旺家社區9家勞動密集型企業解決了600余名搬遷群眾就業,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在長達970公里的“地下長城”——地下礦道,讓大家了解到采礦遺跡與汞工業文化遺產,見證萬山區的發展成果。
“銅仁不但產業興旺,鄉村建設也很不錯,尤其是非遺傳承與保護這塊,做得特別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海峽兩岸》雜志責任編輯丁宇說道。
此次兩岸媒體聚焦銅仁,通過多元視角和豐富傳播渠道,把銅仁的特色產業、非遺、民宿發展等展現給兩岸民眾,不僅讓銅仁“出圈”,更為兩岸文化交流搭建了平臺,生動詮釋“兩岸一家親”!讓“黔臺”交流更加精彩,情誼愈發深厚。(圖/文 朱子立、尹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