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還是保命?——這是全球5.89億糖尿病患者可能面臨的殘酷選擇。
作為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數據顯示,全球每30秒就有一名糖尿病足患者因傷口潰爛不得不截肢,而被截肢的患者,5年內死亡率高達70%。
轉機來自中國,6月24日,央視重點報道我國一項重大突破:廣州醫科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聯合團隊通過干細胞療法,實現14天內糖尿病足傷口愈合率超96%,創世界紀錄!
01、超級干細胞出馬,糖尿病足治愈率達96%
糖尿病足多發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糖尿病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患者因長期高血糖而導致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進而引發足部感染、潰瘍和組織壞死。在傳統手段下,糖尿病足傷口愈合率不足60%,發展到后期,患者只能選擇截肢保命。
干細胞為其帶來新的希望。據《科技日報》報道,6月24日,廣州醫科大學與中科院聯合,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將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改造成“MSCs-3IL超級干細胞”。數據顯示,注射過“超級干細胞”的患病小鼠,僅3天炎癥細胞就減少了一半,7天后新血管密度翻倍,當14天時,96%的傷口完全閉合,甚至實現毛囊等皮膚附件再生!
據悉,這種干細胞可以一次性超量分泌三種抗炎因子(IL-4、IL-10、IL-13),實現“抗炎+血管再生”雙重功效,不只在關節炎、肺炎等多種炎癥中也表現卓越,還能從根源快速修復、甚至逆轉組織損傷。
事實上,這并非干細胞第一次施展魔法。據《Cell》報道,2024年9月25日,北京大學鄧宏魁教授利用干細胞首次實現“胰島功能性治愈”。在臨床試驗中,一名25歲的1型糖尿病患者,術后75天完全擺脫胰島素,血糖穩定1年以上。
在大眾更關心的抗衰領域,干細胞同樣表現出不凡的潛力,2018年,日本研發出全球首個口服干細胞抗衰制劑“賽羅瑞stemax”,因能從細胞層面延緩老化,被稱為“青春密鑰”。
2020年,京東將其引入后,我國百萬高凈值中年群體蜂擁體驗,翻看評論區,不乏“重回年輕狀態,每天活力滿滿”“精力充沛,應酬能從容應對”等正面反饋。
回到糖尿病足領域,盡管我國科學家實現了96%的愈合率,但僅是基于動物實驗,而干細胞技術一向發達的日本則更進一步……
02、日本先行一步,干細胞落地開花
據悉,早在2021年,東京大學便已完成糖尿病足干細胞療法的Ⅱ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85%的患者在短短4周內潰瘍面積明顯縮小甚至完全愈合。
事實上,不止糖尿病足,日本干細胞技術長期處于世界前列。據《Cell》2024年統計,日本擁有3948項臨床研究項目和3639項相關專利,且多項世界級成果已走出實驗室,例如一貼即可治愈心衰的“心肌片”、口服即可延緩衰老的“賽羅瑞stemax”等。
《Nature》曾指出:人體本身含有大量干細胞,只是隨著年齡老化,干細胞逐漸“休眠”,人也因此變老。上述抑衰成果首席科學家Yoshiki Sawa正是基于此獨創出Revistem專利因子,被《Cell》證實:“可激發人體自身干細胞活力、從根源延緩機體老化。”后被落地為享譽京東、亞馬遜的“賽羅瑞stemax”,受眾遠超百萬。
前述糖尿病足,日本同樣已實現成果落地。據悉,日本多家機構已經開放糖尿病足干細胞療法,例如在日本廣受關注的元麻布醫院,該癥單次治療費用約為4-7萬,接受2至3次即可見效。
與此同時,在市場需求呼吁下,前述口服科技進而研制入門級抗衰成果“賽羅瑞pro”,翻看京東頁面,其門檻已下探至5400元。一位上海45歲外企中層管理坦言:“出差應酬多,以前總靠咖啡提神,現在精神狀態提升了不少。”
盡管與日本相比,我國干細胞發展起步晚,但勢頭卻絲毫不弱,業內表示,我國糖尿病足96%的愈合率更勝于日本,如果能早日落地,有望“彎道超車”。
03、天價干細胞,何時飛入尋常百姓家?
雖然相對于以往動輒百萬的“天價”,干細胞目前在“普惠化”的道路上已初見成效——
上述日本元麻布醫院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足價格在8-21萬;我國首款干細胞藥物“艾米邁托賽”今年上市,用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總費用在15.8萬。但對大眾來說,依然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價格不該成為科技普惠的絆腳石,干細胞應盡快飛入尋常百姓家。正如《“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所強調的那樣:“推動前沿生物技術轉化應用,既要追求創新高度,也要拓展惠及廣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