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婦聯聚焦鷺島姐姐“近鄰”宣講品牌,推出“理論+地方特色”宣講模式,近年來開展巾幗宣講4700余場,培育“全國婦聯巾幗志愿示范宣講隊”林巧稚紀念園等優秀隊伍,“鷺島姐姐宣講團”獲廈門市理論宣講輕騎兵優秀品牌。
“營平阿嫲讀報團”
閩南鄉音傳黨聲 行走講堂更入心
“鄰里阿嫲嘎哩貢……”在思明區騎樓巷弄,“營平阿嫲讀報團”用地道閩南話為老人讀報,把時政新聞轉化為“菜市場物價談民生”“孫輩上學講教育”的家常話。
在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深田圖強”歷史文化館,學生們用閩南話演繹的《遠親不如近鄰》讀冊歌余韻未散,廈門市婦聯“行走的芳華講堂”首站活動便已在此啟幕,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社區婦聯主席莊瑩瑩從社區治理實踐出發,講述社區治理實踐故事,帶動小小宣講員開啟紅色之旅。
廈門市婦聯“行走的芳華講堂”思政引領品牌創新“理論宣講+人物對話+人文行走”三維模式,串聯全市省級以上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發“紅色路線行走地圖”,讓青少年在“邊走邊講邊服務”中感受廈門本土紅色基因與巾幗精神。
“碳中和小分隊”由女科特派聯盟等組成。圖為她們在同安區造水村“雙碳”館開展宣講。
特色隊伍齊發力 “明星”旗手綻光芒
廈門市婦聯組建170余人的鷺島姐姐“近鄰”宣講團核心團隊,帶動“巾幗普法公益宣講團”“好家風宣講團”“碳中和宣講小分隊”等特色隊伍:“巾幗普法團”招募百名女性法律專家,近年來開展普法宣講近2700場;心理咨詢師巾幗志愿者深入社區通過情景劇演繹傳授親子溝通技巧;“文藝輕騎兵”隊伍將《民法典》等編成歌仔戲、答嘴鼓;廈門女警宣講團開展“沉浸式安全教育”,在湖里城中村公益圖書館為孩子們講解防欺凌知識;軍嫂宣講團成立5年來開展“紅星閃閃 童心向黨”公益課堂60余場,用“你守國我守家”的故事編織家國情懷。
心理咨詢師巾幗志愿者深入社區宣講
在廈門巾幗宣講的舞臺上,市婦聯聯動全國三八紅旗手、新中國第一位女指揮鄭小瑛,全國道德模范水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李亞華等,以“鏗鏘巾幗說”為品牌打造宣講IP,系列金句視頻掀起傳播熱潮。其中,《鄭小瑛:“女性不是社會的點綴,而是半邊天,是社會的主人。”》被全國婦聯視頻號轉發,全網閱讀量100萬+,點贊量超10萬+,“破圈”傳播。
廈門女警宣講團開展“沉浸式安全教育”
理論宣講有深度 網絡宣講高熱度
廈門市婦聯聯合市委宣傳部舉辦“月·閱·談”學習明理——《習近平走進百姓家》《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等讀書沙龍,邀請專家學者、巾幗宣講員通過“講”“讀”“評”“薦”4個環節共學共講,線上線下同步瀏覽總量超111萬人次。各級婦聯以“贈書+學習+分享”的模式為各級巾幗宣講員賦能。
舉辦讀書沙龍活動
打造巾幗好網民宣講隊伍。連續舉辦兩屆“鷺島十佳好網民故事”評選活動,培育5名“全國百名巾幗好網民故事”獲得者,數量居全省第一。在廈全國級巾幗好網民代表全國婦聯在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分論壇發布“爭做巾幗好網民 匯聚網上正能量”行動倡議。
全國巾幗好網民故事獲得者、省三八紅旗手、華僑大學老師袁媛組織16個國家的200余名留學生成立“海外新聲代”新媒體工作室,拍攝雙語視頻,對外講好中國故事,海外播放量超過8000萬,師生群體多次在全國級網絡文明會議上以中國女性力量為題作典型發言。
海外女留學生化身“她力量”廈門美好生活國際推薦官,系列網絡傳播讓廈門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形象展現在更多國際友人面前。
爆款打造新勢能 融媒宣講聚熱潮
深挖鷺島紅色資源,以“爆款工場”思維激活傳播勢能——廈門市婦聯策劃推出一批“破圈”傳播的新媒體產品,構建“情感共鳴+價值輸出+陣地滲透”的全鏈路傳播體系。
以真情鍛造催淚爆款。推送《戰地紅花》系列視頻、推文,并邀請曾冬瓜、王玉貴兩位“英雄奶奶”參加活動。“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一切的付出努力都是值得的。”同時,聯合翔安區婦聯組織紅歌合唱賽、少兒情景朗誦《英雄精神永傳承》與老人的動情感言形成跨時空共鳴,線上3.5萬網友觀看。
構建“萬屏聯動”融媒矩陣
以態度制造話題熱點。聚焦“不被定義的她”主題策劃,集結鷺島各行業女性的奮斗敘事,以2041.9萬的全平臺閱讀量讓“四自”精神破圈“出海”。集合三八紅旗手、最美家庭、婦聯干部、三新組織婦聯工作人員、脫口秀女演員一起制作視頻《不必女神節不必女王節,就叫婦女節》。
以陣地構建傳播鏈條。依托“近鄰課堂”“微家課堂”“家教課堂”“庭院課堂”等“婦”字號宣講陣地,在鷺島婦女和家庭中掀起學習宣講熱潮。同步構建“萬屏聯動”融媒矩陣,地鐵、公交、樓宇電視循環展播《鷺島巾幗心向黨?“奮”進路上綻芳華》等35期精品內容,3990次高頻次輪播觸達6億+人次,推動巾幗宣講從“云端熱榜”走向“城市脈動”。
最美家庭傳家風 青春講堂講文明
組建以最美家庭為成員的好家風宣講團,拍攝“鷺島家庭心向黨 最美家庭譜華章”宣講專題片101期,用鏡頭記錄百組家庭的紅色傳承;“最是清風傳家遠”廉潔家風展吸引2萬余人次參觀,日均講解服務80家單位,讓家規家訓可觸可感。
“婚育新風進高校”宣講課堂
“倡新型婚育文化?鑄青春美好未來”的“青春之約”在廈門高校接力上演。今年5月起,市婦聯聯合多部門在10所高校開啟“婚育新風進高校”宣講課堂,創新“專家引領+青年參與+社會倡議”模式,2000余名學子在互動中重塑婚育認知,讓文明理念如漣漪般從課堂輻射至家庭社會。
非遺舞臺搭講臺 文化賦能新宣講
廈門市南樂團與非遺瑰寶《百鳥歸巢》帶來跨界碰撞。廈門海關干部演繹《中國夢她力量》,19位鄉村女性用創意服裝秀傳達新時代女性自信,18國女留學生的中文婦女節祝福與廈門邊檢干部的多國語言朗誦同臺。相關報道總瀏覽量超128萬。
在湖里區惠和文化園,巾幗宣講員們化身“非遺宣講人”,將家風家教宣講、就業賦能培訓與非遺影雕技藝結合;在海滄區漸美村,省三八紅旗手、村婦聯主席許月瓊用“龍舟精神”講述鄉村振興故事;在集美區,巾幗宣講員們在集美人文塔講述陳嘉庚女子教育與百年學村文化;同安區婦聯則深挖本土歷史文脈,將宣講陣地拓展至蘇頌文化核心區域,讓千年家風煥發時代新聲。
宣講聲聲傳民意 服務事事暖民心
廈門市婦聯深耕“宣講+服務”雙軌并行模式,將黨的理論政策轉化為貼心話語,把婦女群眾需求化為務實行動,讓宣講既有高度又有溫度,讓服務既解民憂又暖民心。
今年上半年,結合巾幗宣講工作,近千場“一月一主題”巾幗志愿活動展開。聚焦女性網約車司機、家政從業者等“三新”領域女性職業特性與生活需求,聯合多方力量開展“宣講”+服務,組織法律專家普及勞動權益保護、交通安全法規知識等,為她們提供暖“新”禮包、心理疏導等服務,讓她們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與關懷。
在海滄區,生物醫藥行業女科技工作者走上多彩宣講舞臺;在同安區造水村,臺灣社區營造專家開展“學習你我行”巾幗宣講,針對性提升鄉村規劃。同時,在“巾幗榜樣走基層促發展”活動中,各級三八紅旗手、三八紅旗集體、巾幗文明崗代表走進基層服務并分享她們的奮斗故事,以榜樣的力量帶動廣大婦女積極投身經濟社會建設。
數字浪潮涌新聲 古今交融展風采
在數字宣講空間,廈門巾幗們同樣玩出“花樣”。廈門市婦聯率先在“元宇宙”空間直播三八紅旗手宣講、推出廉潔家風元宇宙展館、利用AI修復歷史長河中的婦女兒童珍貴照片為祖國慶生、AI再現廈門“英雄小八路”少年光影。
從古厝戲臺到AI空間,從社區庭院到國際平臺,廈門市婦聯用“接地氣”的方式讓黨的創新理論,在鷺島大地譜寫新時代的巾幗華章。(文/圖 廈門市婦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