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泉州市委黨刊《泉州通訊》
2025年第5期刊發文章
《南安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全文如下
南安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2025年《泉州通訊》第5期)
近年來,南安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和耕地保護紅線的重要論述,加快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農業強縣,大力探索“小田變大田、大田變良田、良田變田園”模式,有效提升農業綜合效益,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2024年,南安市全域耕地面積超34萬畝,完成糧食播種面積近39萬畝、產量15.4萬噸,均居泉州市首位。2025年4月1日,全省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推進會在南安市召開,省直相關部門、九市一區和10個糧食產能提升重點縣(市、區)前來觀摩,南安市在會上作經驗分享。
01
實施“開岸行動”,推動小田變大田。
創新開岸模式。推行“市屬國企+種糧大戶+村集體”聯合體模式,整合流轉零散的“巴掌地”“邊角料”土地,重新“開岸”規整,2024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3.2萬畝,累計建成19.8萬畝,今年預計將再新增1.3萬畝。
推進連片開發。科學謀劃實施一批高標準農田示范片項目,初步規劃儲備24片,已基本建成“連片整治·千畝良田”工程8片,在建6片,到2026年底有望建成14片、總面積達2.2萬畝。
出臺配套政策。在土地流轉方面,將每畝流轉獎勵從原先的200元提高到400元,2024年流轉耕地近1.2萬畝;在種糧方面,設置種糧階梯式獎補標準,對30畝以上規模種植旱稻的補助從原來的每畝200元提高到每畝500元,針對30畝以上規模種植雙季稻從原先無補助到設置最低補助每畝300元、最高補助每畝600元;在售糧方面,對種糧主體生產早稻實行政府兜底收購,生產水稻的實施疊加保險,在不增加群眾保費的情況下,保額由每畝500元增加到700元,有效解決農戶種糧積極性不夠、種植規模小、種植區塊分布散等問題。
02
構建“三良體系”,推動大田變良田。
育好良種。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先后培育出“東聯5號”等4個優質稻品種,并下撥專項補助資金支持水稻示范村及300個示范主體購買優質種子,對種糧主體購買優質品種補助20%種子款,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8%。
用好良機。聚焦農業生產領域智改數轉網聯,全力推進智慧農服、智慧農機、智慧農管等系統建設。比如,建成泉州市首個大型農事綜合服務中心,提供“全托管”和“半托管”兩種菜單式服務,實現農業生產成本降低15%以上;引進智慧育秧工廠和全省首條循環運動式秧苗設備,通過手機遠程控溫、控光、控水和控養,實現從育秧到插秧全程機械化,育秧時間由35天縮短至15-20天,集中育秧服務面積超1萬畝;大力開展“智慧農機”建設,引導社會化服務組織安裝北斗導航輔助駕駛系統,以無人機駕駛技術賦能農業機械化生產,南安市共投入1.2萬臺農機具參與春耕生產,水稻綜合機械化率達85.5%;首創農田網格化管理模式,搭建“耕地監管平臺”數據庫,通過“一張圖”大數據展示、查詢、統計轄區內最新耕地信息和種植情況。
施好良法。成立7個專業服務組,根據氣候預測分析數據和當地農業生產特點,科學制定各類作物技術方案、春耕春播生產意見,采取“田間教學+課堂培訓”方式,提供技術指導服務,解決農民盲目種、不會種問題。扎實開展耕地質量提升行動,累計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措施面積達72.5萬畝次,年度耕地質量等級均值同比提高0.04個等級。
03
一產“接二連三”,推動良田變田園。
多元食物供給。深入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推廣“糧禽互動”“漁稻共生”“糧菜糧菌輪作”等模式,加強特色農產品生產開發輪作,實現“一地多用、一水多養、一地多收”。
工業思維延鏈。借力工業園區標準化,大力發展精深加工、中央廚房、預制菜等新業態。如搶抓預制菜產業賽道,攜手中國五礦打造總投資20億元的預制菜產業園,打通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渠道,帶動本地農產品附加值提升15%以上。
品牌賦能增值。以泉州市申創“世界美食之都”為契機,將石亭綠茶、蓬華臍橙等地標農特產品納入美食體系,打造獨具特色的“成功家宴”,2024年帶動農產品溢價銷售超200萬元,榮獲“2024美食旅游融合案例”“美食地標名錄”2個國家級榮譽。
文旅消費撬動。探索農文商旅融合發展模式,引進福建省旅投、中國鄉伴、浙江鄉立方等專業運營團隊,將農業種植與田園風光、文物古跡、華僑古厝等文旅資源有機結合,建成一批田園綜合體和文體項目。如攜手省旅投運營大盈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流轉2100多畝農田,由原來種植蔬菜轉為“雙季稻+一季油菜花”和“一季稻+一季大蔥”等采摘、休閑等文旅項目,并運用宅基地入股、出租或委托經營等方式,喚醒閑置宅基地等“沉睡資源”,催生商貿、餐飲、住宿、休閑、健康運動等業態,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帶動近萬名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戶均增收4000余元。
來源:泉州通訊、南安市委改革辦、南安市農業農村局 | 編輯:吳明瑜
一審:尤逸群 | 二審:蘇敬元 | 三審:林培元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