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在臺海的大動作,已然吸引了國際社會的側目。在7月3日這24小時內,共有41架次軍機出海,配合8艘軍艦巡臺。而自7月1日起,臺軍方共通報累計142架次軍機出海巡臺。
更令人矚目的是7月1日至2日這30小時內的行動。臺灣省相關部門記錄到至少有53架次的解放軍戰機出?;顒?,越過“海峽中線”則有37架次,同時還有8艘軍艦在臺海周邊活動。
緊接著7月2日上午,又有25架次軍機出動,其中16架次越過“海峽中線”延伸線。短短30小時,78架次軍機如利劍出鞘。
但解放軍在臺海搞大動作的同時,美國對臺軍售同樣頻發。108輛M1A2主戰坦克運抵臺北港,被島內親綠媒體吹噓為 “地表最強戰車”。6月28日,首批5套“魚叉”反艦導彈系統秘密入臺。臺海局勢驟然升溫。
百架軍機壓境
自6月10日起,一場規模驚人的空中行動已初現端倪。當天上午的短短三個半小時內,32架解放軍戰機如疾風般出現在臺島周圍空域。
這些戰機包括蓋了臺島的北部、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從福建的泉州和漳州地區起飛,直指臺中市、彰化縣和苗栗縣西部空域。
尤為令臺軍緊張的是,臺中市與飛行通道之間的距離非常接近。解放軍戰機僅需短短幾分鐘就能飛抵臺中周邊空域,留給臺軍的反應時間最多只有5分鐘。
臺媒描述當時場景稱,防空系統高度緊張,指揮調度“混亂不堪”,雷達和電子戰系統反應遲緩。
島內軍事專家分析,這次行動是一次多方向、多型號、多編隊的聯合作戰演練,旨在對臺軍防空體系進行長時間偵察,尋找其弱點。
面對如此規模和強度的逼近,臺軍除了緊急起飛戰機伴飛監視外,幾乎沒有有效應對手段。就在解放軍展示強大空中力量的同時,美國對臺軍售也在加速推進。
根據臺灣省內媒體曝光的消息,美國正在向臺灣運送新一批M1A2主戰坦克。且這批坦克的數量,高達108輛。
然而,軍事專家們對這些坦克的實際效用持嚴重懷疑態度。自烏克蘭危機以來,現代戰場上坦克面對察打一體無人機與先進反坦克武器時的脆弱性已暴露無遺。
美方向烏克蘭提供的31輛M1坦克,如今僅存5輛就是最直接的證明。這些重達63噸的龐然大物耗油量巨大,在實戰環境中不僅機動性堪憂,更可能成為“能動的鋼鐵棺材”。
綠媒一味吹噓M1坦克能成為灘頭防線,卻故意忽略一個致命事實:在無遮無攔的海岸上,這些坦克將成為遠程火箭炮、武裝直升機和巡飛彈的最佳靶標。
除了坦克之外,臺灣的武裝力量在6月28日,也接收了美國供應的首批 “魚叉海岸防御系統”(HCDS),包括五輛機動導彈發射車和一輛雷達車。
盡管具體抵達日期未公開,但臺灣的海軍部隊已經啟動專項訓練計劃,確保新系統能在第一時間完成整合,同時做到能夠盡快上手操作。
此次交付是2020年10月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批準的23.7億美元軍售協議的一部分。整個方案包含的軍備算下來,足有100輛‘魚叉’發射車,導彈及訓練彈相加更是超過400枚。
作為波音公司成熟反艦導彈的陸基改型,“魚叉海岸防御系統”為保證戰略機動性,直接動用重型戰車進行搭載。
其集成雷達車提供目標捕獲和火控能力,無需依賴外部傳感器網絡即可實時打擊敵對艦艇。甚至導彈的射程,能夠達到124公里。
以臺灣海峽北口最窄處130公里而言,幾乎可以控制整個海峽北部區域。該導彈針對復雜海岸和近海環境進行了性能優化,強調精準度和快速反應能力。
臺灣民眾的血汗錢打水漂
仔細審視美國對臺軍售的細節,令人觸目驚心。美方在出售M1A2時有意削減其核心性能,既未配備貧鈾裝甲,也沒有提供先進的穿甲彈,只提供了性能較差的KEW-A1彈藥。
所謂的“地表最強戰車”實際上淪為 “地表最昂貴的裝飾品”。臺灣花費巨額資金購入的,不過是對方淘汰的技術產品,堪稱當代國際軍售中的 “冤大頭”。
據臺媒報道,這批M1A2T主戰坦克及相關系統耗資高達2000多億新臺幣,被軍事專家嘲諷為“用民脂民膏堆砌的戰場活靶子”。
面對臺灣財政吃緊的狀況,美方甚至“貼心”地提出貸款方案。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爆料,美參議員科寧曾提議美國每年可提供高達20億美元貸款,供臺灣采購美國軍備。
最終臺當局只得承諾以分期付款方式采購美國軍備,才獲得美方“認可”。這種飲鴆止渴的行徑,不僅加重臺灣民眾的負擔,更將臺灣推向了危險的戰爭邊緣。
大陸的堅定立場
面對臺海局勢的新變化,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近日明確表示,民進黨當局幻想 “倚美謀獨”、“以武拒統”,這是對形勢、民意和實力對比嚴重的誤判,不自量力、極為危險。
國務院臺辦的陳斌華發言人此前在發布會上,同樣指出臺灣省的“臺獨當局與外部勢力勾搭不清。而謀“獨”挑釁,正是導致臺海局勢緊張的禍根亂源。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我國都有絕對的信心、意志和能力進行徹底粉碎。而針對美國對臺軍售,中方采取了實質性反制措施。
早在2022年2月,面對美國對臺出售1億美元的“愛國者”系統工程勤務,中國外交部表示將根據相關法規,對參與軍售的美國軍工企業實施制裁。
美國加速對臺軍售的舉動背后,是對中國崛起的深刻擔憂。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優勢正在逐漸減弱。
美軍的頻繁演習不僅是對中國的挑釁,也反映了其試圖維持戰略主導地位的焦慮。然而,美國對臺軍售的加速實際上可能適得其反。
隨著臺海局勢的緊張,統一進入“快車道”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中國明確表示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兩岸關系。
臺軍雷達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點記錄著這個不平凡的7月。142架次軍機航跡如織,勾勒出一幅不容置疑的實力圖景。臺媒緊盯每一個架次,卻數不清歷史的車輪。
島內綠媒仍在高調渲染美臺軍事合作,卻選擇性遺忘了阿富汗撤退時的直升機殘骸。歷史不會重復,臺灣終將回歸祖國懷抱。
參考資料:
《臺媒又數:解放軍軍機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30小時內出動78架次”》——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