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嚴格依據權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結合最新動態及歷史數據,最終觀點保持中立。結尾附有參考資料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當今世界近兩百個國家中,只有15個國家擁有海外軍事基地。
更讓人驚訝的是,除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名單里還擠進了印度、土耳其這些新興力量——印度插上了4面旗幟,土耳其更是至少布下了6個據點。
但美國的規模才叫夸張:374個海外軍事基地遍布140多國。光日本就塞了120多個,韓國擠著80多個,德國的斯圖加特還駐守著3.4萬美軍士兵,仿佛還是二戰占領時期。
土耳其最近動靜大得很。五月,“阿納多盧”號無人機航母帶著7艘艦艇浩浩蕩蕩開進印度洋,在也門附近的亞丁灣搞實彈演練。
TB-3無人機從甲板起飛,一舉摧毀150公里外的航母靶標。
同一時間,土耳其國內啟動史上最大規模軍演“海軍-2025”,104艘艦船同時撲向黑海、愛琴海、地中海,陸軍、空軍、警察部隊全來湊熱鬧。
這還沒完。土耳其造船廠里,一艘6萬噸級國產航母正在建造。285米的艦身、50架艦載機的容量,完工后土耳其將罕見地擁有“雙航母”。
埃爾多安的野心根本藏不住:靠賣TB-2無人機賺來的錢,在非洲24國打開軍售市場,再建基地擴大影響力,形成一條閉環的利益鏈。
印度洋上,印度正為它的4個海外基地焦頭爛額。
在不丹、塞舌爾的基地還算平穩,但在馬爾代夫的操作直接翻車——裝完雷達站就干涉內政,氣得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直接下“逐客令”:“5月10日前,撤光所有印度軍人!”
印度的執念來自地理焦慮。盯著馬六甲海峽川流不息的油輪和商船,新德里高層睡不安穩。他們認定:只有把基地插進印度洋島國,才能把海上生命線攥在手里。
為此不惜高價進口法國陣風戰機、俄羅斯導彈,讓本國民眾“勒緊褲腰帶”支撐軍費。
中國在吉布提的保障基地顯得格外低調。這個2017年啟用的站點,定位清晰寫著“護航、維和、人道救援”。
盡管美媒反復炒作中國有“8個潛在基地”,從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到柬埔寨云壤港都列入名單,但中方從未松口承認。云壤港至今只被稱作“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功能限于后勤補給。
歐洲的劇本也有新轉折。德國二戰后首次在海外部署常駐作戰部隊——5000名士兵開進立陶宛,基地離白俄羅斯邊境僅20公里。
默茨總理在揭幕儀式上高調宣布:德國要“把北約東翼的防御掌握在自己手中”。曾經最倡導“軍事克制”的國家,如今公開推進歐洲防務自主,背后是對美國安保承諾的深度懷疑。
中東的沙漠里,美國正在擴建沙特紅海沿岸的“詹金斯后勤保障基地”。名義上是后勤站,實則新增彈藥庫、營房和強化安保系統。
軍事觀察員滕建群點破本質:美軍在中東收縮導致力量吃緊,連打擊伊朗核設施都得動用B-2轟炸機這類戰略武器。擴建沙特基地,其實是彌補力量真空的應急手段。
海外基地從來不是簡單的“插旗游戲”。土耳其剛在塞舌爾建點,就被環保組織痛批“破壞珊瑚礁”;
印度在馬爾代夫的駐軍催生了反印浪潮;連財大氣粗的美軍,也在德國和日本遭遇幾十年不斷的抗議噪音。
當新興國家擠進海外基地的精英俱樂部時,或許該看清:真正的大國棋局,比的不是誰在別國領土上多插一面旗,而是誰能避免讓擴張的野心,反噬掉辛苦積累的戰略空間。
參考信源:土耳其頻繁用兵意欲何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