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5日電 題:瞪羚、獨角獸、“小巨人”在“基金叢林”加速涌現
新華社記者程云杰、陳尚營、姚遠
高清畫質、影視級鏡頭語言、15秒實現多鏡頭視頻生成——憑借這一技術實力,成立只有兩年多的智象未來已躋身全球多模態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企業的第一梯隊。這家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企業,市場規模也迅速拓展到1000萬全球個人用戶和4萬企業用戶。
公司創始人梅濤把人工智能創業比作“穿越無人區”,“技術是新的,市場也是新的”。由于國際形勢導致美元資金回撤,從事風險投資的人民幣資金相對較少,融資通道相對狹窄,智象未來一度只能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每次融一點錢就快速地跑出來,下一步的資金才會進來”。
轉機出現在去年。由合肥產投集團領投,吸引安徽省人工智能母基金和湖北省長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機構參與,智象未來成功完成數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落戶合肥為智象未來拓寬了在廣電、影視、文旅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合肥乃至安徽的區域智造活力。
“我們和合肥是雙向奔赴。他們講的是‘非投不可’‘非你莫屬’,我們這邊則是‘非常期待’。”梅濤說。
7月2日,一名工作人員在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智象未來(合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介紹AI文生圖功能。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智象未來落戶合肥并非偶然。安徽一直在聚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計劃挖掘培育一批以創新為支撐,跨越初創困難期、步入高速成長期,呈現跳躍式發展態勢的瞪羚企業,打造一批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同時,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強化產業鏈配套能力。
記者在安徽參加“活力中國調研行”時發現,打造“基金叢林”,構建政府領投、國資聯投、機構跟投,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體系已成為安徽金融改革的特色之一。
截至去年10月,安徽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累計設立母子基金124只、實繳規模合計近500億元,累計投資項目超400個。在皖落地私募基金共2191只,包括天使投資基金50只,創業投資基金734只,產業投資基金1407只。
“不同產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對資金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基金叢林’就是指各個階段都會有多種功能基金供相應的企業選擇,這種‘產業全覆蓋+階段全周期’的基金矩陣,看起來就像一個叢林一樣,它其實是一個能夠為企業賦能的金融生態體系。”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長唐志強說。
7月2日,一架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在合肥駱崗公園演示飛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的酷哇科技有限公司是在蕪湖成長起來的自動駕駛和智能機器人企業,主要產品包括環衛作業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無人小巴,目前已在全國超50個城市開展常態化自動駕駛營運服務。
酷哇科技副總經理魯文君表示,蕪湖市政府對于機器人產業發展十分精通,發展路徑十分清晰,在產業招商方面很打動企業負責人;而在產業政策和環境方面,從機器人產業體系建設到持續打造產業生態,都讓企業受益良多。
為了加快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蕪湖堅持走“產業+科創”的路子,成立了市科創集團,組建30億元科創母基金,打造“鳩茲科創灣”,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
這是在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的埃夫特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內拍攝的免編程智能焊接系統(7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去年蕪湖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4.28%、遠超全國2.68%的水平,并且90%以上的研發投入來自企業。當前,蕪湖已自主培育出海螺、奇瑞等世界500強企業,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3350家、高新技術企業21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6家。
在位于蕪湖灣沚區的航空產業園,“長期主義”和“耐心資本”是開拓下一個萬億級藍海——中國低空經濟市場的關鍵詞。
產業園創立12年來,已集聚通航整機、無人機制造、核心部件等全產業鏈企業近200家,核心區內航空器整機核心部件本地配套率100%,基本實現不出園區就能生產一架國產通航飛機或無人機。
灣沚區委常委、副區長朱應華介紹,灣沚區專門搭建“基金叢林”,形成總規模111億元的產業基金體系,主動參與科創投資、產業投資、并購投資,已投項目58個,撬動域外資本35.70億元,成功吸引聯合飛機、時的科技等項目落地。
7月3日,在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航空小鎮,一架通航飛機準備起飛。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12年前首批進入園區的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已經成長為“小巨人”企業,也是國內為數不多同時具備有人飛機和無人飛機平臺研制能力的企業。公司總經理田滿林認為,低空制造是低空經濟“硬科技”的核心載體,也是決定低空經濟發展高度、速度和可持續性的關鍵勝負手,要加大產業鏈協同共生,不斷推動產品迭代升級。
“研發不能停。”這是受訪企業家的共識。梅濤說,智象未來每天、每個月都在迭代自己的模型,把用戶市場的新數據、新反饋收集過來,對模型的架構進行調整。“人工智能是人才高密度、資金高密度的產業,有資金投入,有健康和市場化的金融生態,才能促進企業創新,才會有更多科創新銳脫穎而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