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美國因為單方面推出對等關稅,將全球170多個國家算計在內,就連自己的一眾盟友友也沒放過,尤其是歐洲國家,與美國的盟友關系眼看就在破裂的邊緣。
幾乎同一時間,中美經貿雖然經過幾輪談判有了破冰的苗頭,但對中方來說,這時候加強與歐洲國家的聯系,既幫助對方解決了難題,也可以更好地為中國穩固歐洲市場。
因此,王毅外長在六月底訪歐之后,全球都在看中歐經貿會向怎樣的方向發展,結果王毅外長前腳剛到,后腳我國就決定對歐洲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王毅外長人還在歐洲,中方就對歐洲出手,難道說王毅外長這趟歐洲之行并不順利?如若不然,為何連為期兩天的中歐峰會,都被壓縮成了一天?
穩住中歐經貿的重要性
雖說中美貿易戰經過兩輪談判已有所改觀,但說是結局還為時尚早,現在最多只能算是中場休息。因為美國可沒閑著,他們換了個打法,不再跟你硬碰硬,而是跑去東南亞“交朋友”,又是降關稅又是搞轉口貿易,想在中國的南大門外砌一堵經濟高墻。
這種繞著彎的圍堵,讓中國必須找到新的突破口,誰是那個最合適的對象?歐洲。巧的是,歐洲跟美國也并非鐵板一塊,從拜登的補貼法案,到特朗普的關稅大鬧,美歐之間也是磕磕絆絆,各有各的小算盤,這道裂縫,就是中國的機會。
北京的想法很直接:穩住歐洲這個巨大的市場,不光是做生意,更希望在產業鏈、外交上找到能聊到一起的朋友,共同抵御單邊主義的寒風。所以,王毅外長的歐洲之行,不是一次普通的拜訪,而是在一個復雜棋盤上,主動落下的一顆關鍵棋子。
然而,帶著誠意來的中國,看到的歐洲卻有點“擰巴”。王毅外長馬不停蹄地穿梭在布魯塞爾、柏林和巴黎,想給日漸緊張的中歐關系降降溫。歐洲當然也明白,跟中國鬧翻了誰都撈不著好,經濟上離不開,氣候變化還得合作。
可明白歸明白,姿態上卻總是端著。一邊說著合作,一邊對中國的電動汽車搞反補貼調查;一邊強調對話,一邊又在俄烏、技術封鎖這些問題上,跟在美國屁股后面指指點點。談合作,談的是誠意,如果眼里埋著生意,心里藏著算計,合作就很難繼續。
最讓中方窩火的,恐怕是那種根深蒂固的不對等。中國市場對歐洲幾乎是敞開大門的,從汽車到奢侈品,應有盡有。輪到歐洲,對中國企業卻是另一副面孔,尤其是在稀土、通信、高科技這些命脈領域,大門不開,小門也焊死。
這種感覺,就像你熱情地請客吃飯,對方卻坐在桌邊,一邊吃你的菜,一邊數落你家裝修不行。這種“熱臉貼冷屁股”的滋味,受得了一時,受不了一世。而且從中國敢于和反制美國的對等關稅就能看出,中國絕對不會只選擇被動防御。
果不其然,面對歐中方面的“咄咄逼人”,就在王毅外長還在歐洲密集會談的時候,就有外媒爆料中方要求將為期兩天的中歐峰會縮短至一天,接著中國商務部就貼出了那紙白蘭地反傾銷公告,不得不說,人還在歐洲就敢亮劍,這個時機,太微妙了。
中國有自己的規矩
按規矩,就算真要制裁,一般也會等外交訪問結束,留點面子,或者作為談判破裂的結果。訪問還在進行中就直接動手,這已經不是商業問題,而是赤裸裸的政治信號。它在告訴飯桌對面的歐洲人:我們是來談合作的,不是來求你的。
如果你沒誠意,那對不起,我們也不想再干等著你“考慮考慮”,這一招,標志著中國對外博弈思路的根本轉變。過去,我們習慣了防守反擊,你打我一拳,我再退一步想想怎么回應,現在,是中國主動出牌,用行動告訴你我的底線在哪。
這種“邊談邊打”的模式,就是要打破對方的幻想,別以為還能像過去那樣,舒舒服服地享受著中國市場的紅利,同時又對中國設置重重障礙。時代變了,細看這記耳光,你會發現力道拿捏得堪稱藝術。
這瓶白蘭地,主要產自法國。法國,恰恰是在歐盟內部主張對華強硬、發起電動車調查的“領頭羊”,目標精準,直擊要害。但對中國來說,這一巴掌,更多是警告,而非重創,歐洲市場我們不會放棄,但要讓對方明白我們的意圖,看清我們的誠意。
首先,這個反傾銷調查早就啟動了,程序上走了大半年,兩次延期,給了歐洲企業足夠的時間來溝通和申辯,完全不是“突襲”。也就是說,只要在這期間,歐洲企業能夠自證清白,甚至做出一些改變,可能帶來的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其次,在初步裁定傾銷成立后,北京并沒有立刻征收臨時關稅,而是又等了一個多月,充分考慮了法國成千上萬個葡萄種植農戶和酒廠的生計。沒有一棍子打死,也沒有咄咄逼人,完全展示了誠意,也給足了歐洲面子。
最后,即便是采取臨時措施,也從一開始要求的現金保證金,很快松口,允許用銀行保函替代。這既保住了原則,又給貿易留下了活路。強硬的姿態下,藏著一份東方人獨有的務實與善意。打你,是讓你清醒一點,但怎么打,打多重,主動權在我手里。
對歐洲來說,這是一次重新認識中國的機會。它要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只會默默接受規則的“世界工廠”,而是一個有實力、有策略、也敢于維護自身利益的平等伙伴。
結語
從當下來看,中歐合作,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安全、技術合作這些核心議題一個都跑不了。但現在,中方已經提前亮出了一張牌:我們可以心平氣和地談,但也隨時可以奉陪到底。
中歐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合作的蛋糕也足夠大,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歐洲如果真想在“后美國時代”的世界里成為獨立的一極,就必須學會用平視的眼光看待中國。因此,這杯白蘭地,既是警告,也是請柬,接不接,就看歐洲自己怎么選了。
信息來源:
北京商報2025-07-04《中方計劃壓縮原定為期兩天的中歐領導人會晤?外交部回應》
大河報2025-07-04《商務部:7月5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5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