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之前稱已經和好的馬斯克和特朗普再次隔空對戰。
馬斯克稱要賭上一切狙擊特朗普,并建立新黨,對戰共和黨。
特朗普也毫不示弱,稱要驅逐馬斯克回南非。
與此同時,特朗普還前往關押非法移民的“鱷魚惡魔島”,這被外界視為對馬斯克的警告。
蜜月剛過就互撕
最初,馬斯克和特朗普并非敵人。
2024年大選期間,馬斯克慷慨解囊,為特朗普的選戰注入了數千萬美元,并親自組建政治行動委員會為其造勢。
特朗普也回以“重任”,任命馬斯克掌管白宮新設的“政府效率部”,授權他大刀闊斧削減聯邦預算,改革行政支出。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特朗普在上任后推動被稱為“大而美法案”的新財政方案,這段聯盟迅速破裂。
法案核心內容之一,是取消對電動車和清潔能源的聯邦補貼,這直接觸碰了馬斯克旗下特斯拉的命脈。
馬斯克沒有選擇沉默。
他連續幾日在社交平臺上開火,嚴厲批評法案是“財政自殘”,并警告這一政策將毀掉美國在新能源和高科技領域的長期競爭力。
他指責特朗普背棄了承諾,倒行逆施地“劫貧濟富”,并放言若該法案通過,將立即組建一個全新的政黨——“美國黨”,以對抗民主共和兩黨的舊有結構。
這不是空口威脅,馬斯克迅速發起民調,收獲超過八成的支持,民意高漲讓他信心倍增。
特朗普也迅速回擊。
在他的“真相社交”平臺上,連發多篇聲明,指控馬斯克靠政府補貼發家,如今反咬一口,忘恩負義。
他不止一次暗示將通過“政府效率部”徹查特斯拉與SpaceX等企業與聯邦政府的合同關系,甚至不排除取消所有財政支持。
在一次公開采訪中,當記者問及是否會考慮“驅逐馬斯克”時,特朗普笑著說:“我會認真考慮這個選項。”這句話雖然模糊,卻像一枚重磅炸彈,引爆了整個媒體和金融市場。
市場反應尤為劇烈。在特朗普言論公布后,特斯拉股價一度暴跌7%以上,短短幾日內市值蒸發超過1500億美元。
與此同時,美國政界也陷入震蕩。
共和黨內部財政鷹派議員如蘭德·保羅、邁克·李等人站隊馬斯克,公開抨擊法案將新增數萬億美元債務,背離了小政府、低赤字的保守原則。
而特朗普的親信們則組建新基金會,企圖削弱馬斯克在政治捐贈與媒體資源上的影響力。
曾經的盟友,如今成了陣線清晰的對立陣營。
馬斯克結局
面臨重壓,馬斯克開始評估極端情況下的全球“逃亡路線”。加拿大是他的第一選擇——憑母親的血統,他本就擁有加拿大國籍。
在那里,語言通用、法律熟悉,還能借助多倫多與溫哥華的科技生態延續產業布局。
但高稅率與市場規模是其短板。阿聯酋也在考慮之列。
零稅收、親資本政策吸引力十足,當地主權基金更有意支持他的新興項目。
然而,中東的輿論與政治環境難以承載馬斯克的高調風格,網絡審查制度亦讓星鏈的未來難以明確。
中國作為特斯拉最大海外市場也被討論,但其法律監管和數據審查制度恐將制約馬斯克的行動自由。
他甚至將摩洛哥、南非、得克薩斯等地列為戰略節點,以分散政治與經濟風險。
這場斗爭的走向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企業維權”,而是關乎體制穩定的系統性挑戰。
馬斯克從一名依附于國家財政體系的超級商人,轉型為試圖撼動兩黨格局的獨立政治力量。他要的不只是政策回調,更是制度重構。
而特朗普則以國家機器為后盾,堅決鎮壓任何威脅其權力的個人或組織。他通過法律審查、財政封鎖甚至驅逐威脅,將總統的權力發揮至極致。
這不僅是一場政策博弈,更是對民主機制與權力邊界的現實測試。
馬斯克的“鈔能力”這一次或許不再萬試萬靈。雖然他資金雄厚、技術卓絕,但美國制度的深層護欄不是輕易可以突破的。
特朗普的底氣在于他不僅掌握總統權力,還控制著共和黨基層的絕對忠誠度。
而馬斯克的政治盟友仍局限于部分精英圈層,未必能轉化為全國性的政治力量。
倘若他真的創黨成功,勢必會分裂共和黨右翼票源;而一旦失敗,不僅將失去對特斯拉與SpaceX的掌控權,甚至面臨被法律調查、資產凍結、遣返出境等嚴重后果。
眼下的局勢,已不能用“意見不合”來解釋。這是一次赤裸裸的制度內外部正面對撞,是資本意圖越界主導權力運行的激烈嘗試。
而特朗普,則誓死捍衛傳統政治體系的邊界。
兩人一個代表未來科技的顛覆性力量,一個象征威權民粹的體制回潮,他們的沖突正在撕裂的不只是共和黨,也可能改變美國未來十年的政治地圖。
這場博弈,勝者或許能重塑新秩序,敗者則可能失去整個帝國,甚至自由本身。世界在看,美國在賭,而馬斯克,正在把一切壓上。
#夏季圖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