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記者楊文俊 通訊員馬明清
7月3日中午,大同市靈丘縣貨運行業聯合工會院內,一輛長途貨車駛入停車場,貨運司機孫志海熟門熟路地走進大廳。
“我來更新車輛信息,順便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貨運信息。”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熱水,孫志海感慨地說,以前運輸的活銜接不上,一個月出車不到20天,自從成為工會會員后,一個月基本不閑。“出勤多了,錢自然掙得多,工會就是咱的靠山?!?/p>
地處晉冀兩省交界處的靈丘縣,不僅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且位置優越,G108線、G336線、S201線及榮烏高速穿境而過,交通運輸業較為發達。全縣12米以上大貨車保有量1600余輛,貨車司機達3000余人。
作為經濟動脈的“擺渡人”,貨車司機風餐露宿、以車為家的辛酸卻鮮為人知。2022年9月,靈丘縣貨運行業聯合工會成立,聚焦貨車司機需求,以“服務前置”為理念,將工會陣地延伸至一線,用實實在在的服務,讓貨車司機找到“家”的溫暖。
“聯合工會成立之初,貨車司機對工會幾乎沒有概念,更別說有入會的意愿了。”工會主席呂梓鈺告訴記者,工會向所有貨車司機發放《致廣大貨車司機的一封信》,講述成立工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聚焦他們的急難愁盼,從最難啃的骨頭開始。
為了方便貨車司機接到活,聯合工會建立兩個微信工作群,吸納貨車司機入群,從司機找雇主到老板找業務,再到購車信息,聯合工會將收集到的運輸業務信息及時發布在群里。
業務量的增多,讓像孫志海一樣的會員心里樂開了花。了解到信息的大貨車司機,開始紛紛走進聯合工會,會員從最初的不足300人,發展到目前的1298人。“有事就找聯合工會”成為貨車司機對聯合工會最中肯的評價。
2023年,貨車司機鄧某等從陜西往天津運送煤炭,貨主拖欠運費近6萬元,多次催要,一直不予結賬?!爱敃r家里急著用錢,全家人愁得難以入睡,我抱著試試的心態求助聯合工會?!编嚹郴貞?,工會一方面安慰自己,一方面想方設法協調交涉,最終幫助結清了欠款。
謀福利、解難題,聯合工會一直在路上。去年,會員張立星由于常年勞累過度,患上了重病,治療花光了積蓄。聯合工會第一時間發出募捐倡議,一周時間捐款10191.6元。
未入工會門、想進工會門,進了工會門、愿當工會人。貨車司機將聯合工會比作車上最熟悉的“擋風玻璃”,既能遮風擋雨,又讓前路清晰。
走進聯合工會大廳,墻上懸掛的聯合工會黨支部牌匾讓人眼前一亮。“不少會員是黨員,我們成立了黨支部,為工會活動的開展注入了活力。”黨支部書記王保紅說,黨員司機帶頭參與活動、服務群眾,用“鄉音土話”解讀政策,用親身經歷答疑解惑,用真情實感消除疑慮,形成“黨建帶工建”的良性機制,提升了工會組織的公信力、親和力與吸引力。
從“跑車靠運氣”到“訂單有組織”,從“奔波在路上”到“溫暖在身旁”,靈丘縣貨運行業聯合工會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娘家人”的擔當。
來源:山西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