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歐盟必須要保護我們自己的工業”——法國財政部長隆巴爾的話一出,歐洲對華貿易政策開始轉向防御姿態。
聯合早報報道,7月5日,距離中國商務部宣布對歐盟白蘭地征收最高34.9%的反傾銷稅后,不到24小時,法國政府便發起報復,要求歐盟全面升級對華關稅壁壘。
7月4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自7月5日起對歐盟白蘭地征收27.7%至34.9%的反傾銷稅,期限5年。當然中方的反傾銷裁決,也是留有部分余地的,比如人頭馬、軒尼詩、馬爹利3大巨頭可通過提價換取關稅豁免。人頭馬君度集團就發表聲明稱沖擊“遠低于預期”。
中國商務部
而法國政府之所以如此著急上火地跳出來,主要還是在歐盟白蘭地對華出口上,法國一家就占據了90%以上的份額。
所以法國外長巴羅隨即亮出底牌,稱歐盟中小企業被排除在豁免名單之外,法方將繼續推動“在調查啟動前基礎上達成最終方案”。
貿易紛爭硝煙未散,法國財政部長隆巴爾就在法國經濟會議上打響反擊戰鼓。他要求歐盟“在所有工業領域采取行動”,危言聳聽地表示中國占據全球市場50%以上產能的政策將“扼殺歐洲工業”。法國工業部長費拉奇同步呼應,警告中國所謂的“過剩產能”正從美國轉向歐洲傾銷。這場由白蘭地點燃的貿易戰火,在24小時內迅速蔓延。
隆巴爾
法國的過激反應背后,暗藏三重不滿:未被覆蓋的中小酒莊仍困于高額關稅;提價規避關稅會擠壓法國企業利潤;最根本的還是,法國一直期待的是徹底取消反傾銷關稅,而非有條件的豁免。
法國鼓動歐盟對華實施關稅壁壘的背后,也是歐洲產業防護的潰敗。比如電動汽車領域,中國汽車在歐盟的銷量逐年升高,即使歐盟采取關稅保護措施,依舊沒能阻止上升勢頭。光伏產業,中國占據全球80%份額,歐洲相關企業如今僅靠補貼茍延殘喘。
中法關系
法國財長隆巴爾還將美中俄比作“掀翻游戲桌的霸凌者”,但卻回避了關鍵事實:當歐洲汽車占據中國市場超30%的份額,高端汽車市場份額更是達40%左右時,法國卻帶頭推動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關閉大門。一邊對中國汽車進行限制,要求提價銷售;一邊對中國對白蘭地征反傾銷稅指指點點,這是典型的我行你不行的雙標邏輯。
另外,法國若強推歐盟對華實施關稅壁壘,必將遭到反制。首先是內部的割裂,德國汽車業明確支持電動汽車價格承諾機制,荷蘭光刻機、意大利奢侈品也懼怕中國反制。另外是美國的背刺,特朗普威脅對歐盟酒類征收200%關稅,法國著急上火地希望在本周末達成美歐貿易協議,一旦處理不好,歐盟極有可能面臨中美“雙打”。最后是中國的反制措施,手握葡萄酒、豪車、空客飛機等牌,隨時可打擊歐盟命脈。
貿易戰的硝煙中,隆巴爾描繪的所謂“游樂場霸凌論”格外刺耳:當美中俄“掀翻游戲桌”,歐洲自詡為“遵守規則卻被欺負的孩子”。這個精心構建的受害者敘事,卻掩蓋了關鍵事實——歐盟才是搞貿易保護敘事比較嚴重的地區,他們自己搞貿易保護,那就不能怪別人反制,沒有只能你動手我不能還手的道理。
最后,當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于7月9日落下時,如今高喊著“必須保護工業”的法國,終將會明白真正的出路不在筑起產業保護高墻,而在架設便利的貿易橋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