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還是出手了,在“大而美”法案通過后,馬斯克履行諾言,建立了一個新的黨派:“美國黨”,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7月4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討論是否應該成立”美國黨”時,有65.4%的投票者表示贊成,總投票人數是124萬8856人,這個人數不算多,而馬斯克的X粉絲有2.2億,加上投票調查的不一定是美國人,真實的支持人數可能更少。
7月5日,馬斯克正式宣布,“美國黨”成立,強調將把自由還給民眾,制止浪費和貪污,他這個操作靠譜嗎?
馬斯克還表示,他的目標是在參議院贏得2-3個席位,在眾議院贏得8-10個席位,這將使得他有足夠的籌碼來阻止立法。
顯然,馬斯克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真正的目標是攪渾水。
可以肯定的是民主黨人沒人會加入,共和黨人可能會有考慮的,但不會多,因為馬斯克建立新黨派就是要抵抗特朗普領導的共和黨,現在的共和黨人沒幾個敢“跳槽”的,
那么,馬斯克成功概率有多大?
顯然,很低,要靠一個新黨派去奪取參議院、眾議院的席位太難了。
首先,“美國黨”這個名字恐怕就無法注冊成功,美國很多州禁止使用“美國黨”這個和國名類似的名字,馬斯克要成立政黨,恐怕這個名字要改。
其次,“美國黨”成立后,選舉黨務官員、起草黨章、召開黨代表大會,這要安排,安排之后要在各州登記就有難度了。
要在各州登記需要收集到一定比例或數量的選民簽字,盡管馬斯克很有錢,也未必在美國所有州能注冊成功,鑒于馬斯克的目標是在參議院贏得2-3個席位,在眾議院贏得8-10個席位,他可能只會在部分州注冊。
而這些州可能是藍州,也可能是共和黨的鐵票倉,馬斯克就要在這些州分走選票,最終贏得一些參議院或者眾議院席位。
第三,馬斯克的路不好走,美國的選舉制度中總統選舉是選舉人團制,各州議會選舉也是贏者通吃,少數票的政黨很難轉化為議會的席位。
目前看來,馬斯克的“美國黨”要搞參議院席位有些難 ,要搞幾個眾議院席位還是有可能的。
目前,共和黨在眾議院領先8個席位(220席對212席),在參議院領先6個席位(53席對47席),馬斯克搞個“美國黨”多多少少還是會給共和黨帶來壓力。
盡管美國兩黨輪流坐莊,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第三黨要分一杯羹還是很有難度,但馬斯克可能有這個實力。
馬斯克有錢,還有最大社交媒體X,還可以利用輿論、品牌、知名度,選民的情緒痛點召集不少人,那些不喜歡民主黨、但又不得不投票給共和黨的人現在可能有了新選擇。
馬斯克就想用這個差異來給自己創立的“美國黨”贏得一席之地,馬斯克雖然出生在南非,但在2002年獲得美國公民身份,他可以競選眾議院議員和參議院議員,而且可以參加定于2026年11月舉行的中期選舉,馬斯克加上他的盟友們,一起搶幾個參議院、眾議院席位還是有可能的。
“大而美”法案在參眾兩院通過時都是1-2票的差距,這讓馬斯克看到了關鍵,只要贏得幾個席位,就能在任何法案的退票中獲得“黃金籌碼”,這個籌碼能左右一個法案是否通過,而且相當值錢。
當初,馬斯克自己掏了數億美元,嘔心瀝血幫助特朗普競選成功,結果自己財富損失數千億美元、口碑、品牌價值大幅下降,最后還被特朗普“送走”了,這口氣,馬斯克恐怕咽不下去。
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無非是希望獲得幾個參議院、眾議院的關鍵席位,在重要時刻“攪渾水”,實現利益最大化。
這更像“玩弄政治”, 把共和黨、民主黨在某些州的選票“攪渾”,為自己贏得機會和利益。
馬斯克不太可能成功,但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改變美國的政治格局。
當馬斯克熱衷于搞政治的時候,他的商業帝國,乃至火星計劃,人類未來恐怕要放一放了。
一個商業天才熱衷于搞政治,要和特朗普較高下,這恐怕不是好事情,而特朗普不會讓馬斯克搶“風頭”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