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剛開始,臺海就炸了鍋,99架解放軍戰機呼嘯而過,單日41架次,這數字看得人心跳加速。
美國那邊也坐不住了,航母編隊急匆匆開進琉球海域,國務院發言人跳出來指責大陸"過分",火藥味越來越濃。劉建超突然發聲,這次不走尋常路。
中美這局棋下到什么地步了?臺海這攤水到底有多深?
作者-彤
震撼開場
4天時間,142架戰機在臺海轉了個遍。
這個數字聽起來就讓人頭皮發麻。要知道,平時解放軍在臺海的例行巡航,一天也就十幾架次。這回直接飆到41架次,創下單日紀錄新高。臺灣防務部門的雷達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點像下雨一樣往下掉。
東部戰區的通告言簡意賅:對臺島周邊展開聯合戰備警巡。短短一句話,背后卻是雷霆萬鈞的行動。78架戰機、8艘戰艦,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壓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更讓人咋舌的是細節。日本防衛省的監測顯示,這次解放軍首次模擬"縱深打擊+電子壓制"聯合行動。什么意思?就是不光要打得準,還要讓對方的雷達和通信系統完全癱瘓。用軍事術語說,這叫"體系對抗"。
美軍印太司令部通過衛星圖像確認,解放軍這次的兵力部署已經接近2023年"聯合利劍"演習的巔峰水平。那次演習可是臺海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現在這個架勢,明擺著不是開玩笑的。
這架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解放軍這次是認真的。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是誰先挑的事兒?
根子在哪
要說挑事兒,賴清德這次可是下了血本。
他最近推出的"團結十講",表面上喊著團結,實際上卻在玩歷史修正主義的把戲。把清朝1684年設立臺灣府的歷史剪得粉碎,把二戰抗日記憶淡化處理,甚至拋出"臺灣是南島文化起源地"的荒謬論調。國臺辦直接給他貼上了三張標簽:"和平破壞者"、"戰爭販賣者"、"麻煩制造者"。
這還不夠,"內政部長"劉世芳大筆一揮,要求以"不安全"為名封禁大陸的APP。連"廈金橫渡"這種體育賽事都不放過,硬生生把兩岸間唯一的官方合辦活動給叫停了。體育本來是友誼的橋梁,他們卻親手把橋給拆了。
更危險的是"漢光41號演習"的新動向。這次演習首次設定"2027年大陸攻臺"劇本,動員規模達2.2萬人。賴清德還要求演習加入所謂"城市韌性"科目,讓2300萬臺灣人被迫"全民上陣"。
臺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批評得很直白:臺灣的防御體系幾乎不存在,連基礎的衛星偵察都沒建立。想靠"城鎮戰"對抗解放軍?簡直是癡人說夢。現在無人機、機器狗等智能戰術早已進入解放軍作戰體系,臺軍那點家底根本不夠看。
臺上演戲的是賴清德,臺下撐腰的可另有其人。說到撐腰,咱們就得聊聊這位"老大哥"了。
美國算盤
華盛頓這套組合拳打得挺溜,但算盤可能打錯了。
先說軍售,108輛M1A2主戰坦克運抵臺北港,被島內親綠媒體吹噓為"地表最強戰車"。緊接著,首批5套"魚叉"反艦導彈系統秘密入臺。美國國會還通過"2025年國防授權法案",將對臺"非對稱防衛"資金支持額度再提升15%。
再看軍事部署。"里根"號航母編隊被曝已駛入琉球群島南部海域,P-8A偵察機頻繁在臺東外海活動。美日澳三國聯合軍演隨即在菲律賓以東海域展開,這明顯不是巧合。
但最有意思的是美國的表態,國務院發言人一邊指責大陸的軍事行動"不負責任",一邊卻對直接介入臺海沖突始終保持"戰略模糊",既想威懾大陸,又不愿為臺灣付出不可控的高昂代價。
華盛頓智庫CSIS的專家韋特海姆說得很直白:臺灣并非美國"核心利益",不值得為之動用核武或與中國開戰。
他警告,一旦美國介入戰爭,中國可能使用高超音速導彈打擊美西海岸軍事基地。臺海戰爭可能比越南戰爭更慘烈,美國將陷入長期消耗。
島內輿論越來越多地回憶起"西貢鐵拳"事件。1975年越南戰爭末期,美軍撤離時一名軍官將試圖扒上飛機的南越官員打了下去。這一幕成為美國在危難時刻拋棄"盟友"的象征。臺海若爆發沖突,美國會不會再次上演"只保自己人"的劇本?
面對這種局面,中國的反應有點意思。
中國底牌
劉建超這次發聲,確實不走尋常路。
以往涉及臺海問題,都是外交部發言人出面表態。這次不一樣,對外聯絡部部長親自下場,而且用詞相當有分量。"認為中美必有一戰,這是非常危險的戰略誤判",這話聽起來客氣,但分量一點不輕。
他還提到了三個原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但緊接著話鋒一轉:"美國必須尊重中國主權,我們絕對不允許'臺島'"。這個"絕對不允許"四個字,可以說是把底線劃得清清楚楚。
更值得琢磨的是這句話:"美國如果仍執迷于零和博弈,不惜將人工智能應用到戰爭手段,全球可能面臨共同毀滅的困境。"這里面的信息量很大。什么叫"共同毀滅"?這已經不是在討論常規戰爭了。
摩根大通、瑞銀等投行在最新風險報告中,將"臺海局勢突變"列為2025年全球金融黑天鵝事件首位。臺灣半導體產業全球市占率超過60%,臺積電更是全球高端芯片制造的核心。一旦臺海有事,全球供應鏈都得跟著震動。
從另一個角度看,大陸方面這次的表態透露出一種自信。解放軍當前具備在臺海方向"信息化、智能化聯合作戰"能力,具備針對外部干預的多線快速反應能力。話說得客氣,但實力在那兒擺著。
臺海不是試驗田,更不是賭桌。歷史的經驗早已寫下警示:誰在紅線上跳舞,誰就最先墜落。
結語
這場臺海風暴,表面上看是軍事較量,實質上是發展道路之爭。賴清德當局越是挑釁,越暴露出內心的虛弱。美國雖然口頭支持,但關鍵時刻會不會真的出手,連他們自己都沒底。
真正的和平需要實力做后盾。當99架戰機在臺海上空呼嘯而過時,傳遞的不僅是軍事威懾,更是對和平的堅守。因為只有讓挑釁者知道挑釁的代價,和平才能真正到來。
面對臺海風云變幻,你認為哪一方更有定力和底氣?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