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這回啊,可真是憋不住了,急赤白臉地對中國甩出了三個要求,那架勢,好像咱們非答應不可似的。
結果呢?咱們王毅外長的應對,那叫一個絕!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外交智慧。
這事兒從頭到尾,就透著四個字:實力不濟,還自視甚高。
為啥說歐盟憋不住了呢?你看這時間點,王毅外長正在歐洲訪問,跟歐盟主席馮德萊恩還有外長卡拉斯見面。
按說客人來了,主人家客氣點才是常理吧?嘿,這兩位歐盟的“女將”倒好,上來就氣勢洶洶,說話一點都不客氣。
這架勢,擺明了就是心里發虛,底氣不足,只能靠嗓門大來壯膽了。
為啥虛?因為歐盟現在這日子,過得是真叫一個“慘”字當頭!
他們憋不住,一股腦兒對中國提了哪三個要求?咱得掰開揉碎了看:
第一個要求: 歐盟要求中國“立即停止對俄軍工的所有援助”,還煞有介事地警告說,如果中國再支持俄羅斯,歐洲將受到“嚴重威脅”。
這話聽著挺唬人,可仔細一想,這不就是典型的“拉不出屎怪茅坑”嗎?歐盟自己搞不定俄羅斯,被俄軍在戰場上(比如最近的蘇梅推進、盧甘斯克完全占領)打得焦頭爛額,心里發毛,就把這口大黑鍋往中國頭上扣?這邏輯也太清奇了。
中國在俄烏沖突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主張勸和促談,反對火上澆油。
歐盟自己跟著美國一路拱火,現在火燒眉毛了,倒想起讓中國背鍋了?這要求提得,不僅無理,簡直是有點耍無賴的意思。
這“不能不答應”的架勢,誰給他們的自信?
第二個要求: 歐盟要求中國“結束對稀土的所有出口限制”,還嚷嚷著說中國這么做讓歐洲企業面臨“嚴峻的風險”。
這個要求就更暴露歐盟的軟肋了。
稀土是什么?那是現代工業的“維生素”,高科技產業離不開它。
歐盟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上高度依賴中國,這本就是他們經濟結構的一個巨大短板。
現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各國都在加強自身供應鏈安全,中國出于國家安全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對稀土出口進行必要的管理和規范,完全是主權國家的正當權利。
歐盟自己沒本事建立多元化的供應渠道,解決不了稀土短缺的困境,就反過來指責中國“卡脖子”?這邏輯,跟強盜搶不到東西,反而怪被搶的人不主動上交錢包有啥區別?這“不能不答應”的調調,聽著就讓人火大。
第三個要求: 歐盟要求中國“拿出可行方案出來,重塑中歐貿易關系”。
這個要求聽起來好像挺“合理”,但結合前兩個要求看,味道就變了。
這更像是歐盟在貿易問題上占不到便宜,甚至可能面臨逆差或者競爭壓力時,想通過施壓讓中國單方面讓步。
重塑關系沒問題,但必須是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
歐盟這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態度,像是來平等談判的樣子嗎?更像是來下命令的。
他們自己內部市場問題一堆,競爭力在某些領域下滑,不想著怎么提升自己,光想著讓中國“出方案”解決他們的問題?這算盤打得也太精了。
除了這明面上的三個要求,會談前還有個歐盟官員放風,說什么因為中國是伊朗石油最大買家,所以希望中國去施壓伊朗簽核協議,甚至暗示用“不買油”來威脅伊朗兄弟。
這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中國和伊朗的正常能源合作,關歐盟什么事?中國有什么義務為了歐盟的地緣政治目標去威脅自己的合作伙伴?這種要求,不僅干涉中國內政,更是把中國當槍使,其心可誅。
這三個要求,歐盟擺出一副“不容商量”、“不能不答應”的強硬姿態,恰恰暴露了他們現在的窘迫和虛弱。
他們既恐懼于俄烏沖突帶來的直接安全威脅,又深陷關鍵礦產供應鏈斷裂的焦慮,內部經濟問題纏身,外部還要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可能卷土重來的高額關稅威脅。
歐盟現在就是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但再急、再慘,也不是你歐盟把責任甩鍋給中國、對中國提無理要求的理由!更不能憑空污蔑中國“軍援俄羅斯”,這種毫無根據的指責,只會損害中歐互信。
面對歐盟這咄咄逼人、甚至有點“撒潑打滾”意味的三個要求,王毅外長是怎么應對的?那才叫一個“太絕了”!他沒有被對方的節奏帶偏,而是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直擊要害,說了兩個極其關鍵、分量十足的重點:
第一個重點,王毅說:“歐洲現在面臨的種種挑戰,無論是未來、現在還是過去,全都不是來自中國。”
這句話,簡直是神來之筆!高明在哪里?它一針見血地戳破了歐盟試圖轉嫁責任、混淆視聽的企圖。
王毅外長這是在明確告訴歐盟:你們現在焦頭爛額,安全受威脅、經濟有困難、供應鏈不穩,這些麻煩事的根源在哪?你們自己心里沒點數嗎?是你們自己的政策選擇(比如盲目追隨美國)、地緣位置、產業結構缺陷造成的!跟中國八竿子打不著!你們現在的處境有多“慘”,我們中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既然是有求于人,就該擺正位置,拿出點誠意來,而不是擺出一副債主模樣,提各種無禮要求。
這鍋,中國不背!這話說得既清晰又強硬,直接把歐盟試圖扣過來的帽子甩了回去,還點明了他們“求人”卻無“求人樣”的荒謬。
第二個重點,王毅說:“中歐不能因為有分歧就尋求對抗,不能因為有差異就視對方為對手。” 這話聽起來語重心長,但背后傳遞的信息同樣清晰有力。
這是在給歐盟一個明確的選擇題:朋友還是敵人?你們自己選。
我們中國是希望做朋友的,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關系。
但如果歐盟非要因為一些無中生有的指責或者自身無法解決的困難,就把中國視為對手,甚至尋求對抗,那對不起,后果自負。
中國無意主動與歐盟為敵,但也不懼怕任何強加于我們的對抗。
這句話,既展現了中國的善意和建設性,也劃清了底線,展現了不卑不亢的姿態。
把球巧妙地踢回給了歐盟:是繼續無理取鬧、制造對抗,還是回歸理性、尋求合作?你們看著辦。
這應對,柔中帶剛,綿里藏針,確實“太絕了”!
歐盟現在的處境,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危機四伏”。
除了眼前這攤子爛事,懸在他們頭上的最大“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是美國特朗普可能的回歸。
特朗普已經放話了,對歐盟的關稅可能高達50%。
歐盟想對美國妥協嗎?估計想,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們拿什么妥協?內部成員國經濟一個比一個困難,還要被逼著把軍費提高到GDP的5%。
如果在貿易上再被美國狠狠割一刀,賺不到錢,那歐盟這個本就松散的組織,離徹底散架分家恐怕真的不遠了。
所以啊,綜合來看,歐盟現在最該做的,不是對中國憋不住提三個“不能不答應”的無理要求,而是趕緊清醒清醒,認清現實。
他們應該明白:現在的歐盟,根本沒有那個實力和中國“斗”。
內部問題一大堆,外部強敵環伺,還要在東方和一個世界級大國搞對抗?這不是自尋死路嗎?王毅外長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了:你們的麻煩不是中國造成的,對抗對誰都沒好處。
歐盟要是夠聰明,就該趕緊調整心態,放下那點不切實際的“優越感”,拿出點誠意來和中國好好談合作,共同應對真正的挑戰。
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否則,繼續這么“憋不住”地亂提要求、亂甩鍋,只會讓自己在國際舞臺上更加被動,處境更加“慘淡”。
咱們就拭目以待,看歐盟能不能轉過這個彎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