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中國,不會亡!

0
分享至

【編者按】

回望中國抗戰史,有許多發生在都會的戰斗,尤以上海濃墨重彩。

這座國際大都市,因其獨特的戰略意義,成為中國對日作戰的軍事要地。從“一·二八”到“八·一三”,兩次淞滬戰役徹底了粉碎日本軍國主義快速滅亡中國的野心;浦江兩岸,大江南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燃起了敵后抗日游擊斗爭的烽火。上海,以不屈的脊梁,扛起了民族存亡的重擔,展現了充滿血性的城市風骨。

這些鐫刻在城市肌理中的戰斗坐標,已成為“中國不會亡”最鏗鏘的注腳。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解放日報“抗戰?上海尋跡”報道組兵分多路,從不同視角尋找上海抗戰印跡。我們尋訪的第一路,便是重回當年戰斗歷史現場,回訪老兵和親歷者后代,追溯上海軍民同仇敵愾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跡。以足跡丈量精神,以歷史照亮前路。

八十八年了!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

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拉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


中國軍隊在盧溝橋抗擊日軍的進攻。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日本侵略者手舉屠刀

大半個中國支離破碎、生靈涂炭

國家和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第29軍110旅打響了反擊第一槍

旅長何基灃親臨盧溝橋前沿陣地

命令眾將士誓死與橋共存亡!

對日軍代表,他當面怒斥:

“中國人不是好欺侮的,中國的領土一寸也不能讓人踐踏!”


駐守在宛平城的宋哲元部第29軍緊急赴戰。

所有愛國者,都有同樣的決心

“七七事變”第二天,中共中央通電全國:

武裝保衛平津,保衛華北!

不讓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中國寸土!

為保衛國土流最后一滴血!

2014年7月7日,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回顧那段歷史說:

在此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擔負起民族救亡的歷史重任

從那時起,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

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

中國,不會亡!


1937年7月28日,日軍大舉進攻北平。駐守北平的國民黨第29軍奮起抵抗。圖為北平市昌平南口火車站門前等待開赴前線的中國士兵。

早在1931年,日寇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早在1931年,英勇頑強的中國人民就已經團結起來,奮起反抗

1931年9月18日,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刺刀撕裂東北長夜

20萬東北軍奉令不抵抗,但東北人民不同意!


圖為日軍蓄意制造的柳條溝事件的有關歷史資料,柳條溝事件即“九一八”事變的開始。

事變當夜,遼寧警務處長黃顯聲率數千警察打響民間抗日第一槍

幾十萬東北義勇軍,四處襲擾打擊日軍

即使孤立無援軍需短缺,明知血肉之軀難擋彈雨

但為民族不屈之精神,任何犧牲均所不惜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在上海發表《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

號召全國工農大眾武裝起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涌現出東北義勇軍和各種抗日武裝力量。圖為東北義勇軍一部。

很快,日軍再次蠢動

1932年1月28日23時30分

日軍突襲上海閘北等地

國民革命軍19路軍78師156旅奮起抗擊

旅長翁照垣下令:

“打!不許退走,守住原有陣線。”

“一·二八”淞滬抗戰第一槍就此打響!

這場“假戰爭”,實為日本精心策劃的陰謀

意在將國際對偽滿洲國建立的視線轉移至上海

歷史把御敵的使命交給上海

駐扎上海的中國軍隊說:

中國,不會亡!

槍一響,就斷無撤退之理

面對敵人進攻,中國軍隊毫無懼色

第19路軍連夜設立指揮部,后方部隊掉頭向上海推進

這支曾經的北伐鐵軍憋了一股子勁

軍長蔡廷鍇說:

“我們不打算求助國聯,我們要自己來打這場仗!”

軍內士兵說:

“我們寧愿死掉,也不會讓子孫給倭島上的皇帝當牛做馬!”


蔡廷鍇(1892-1968),廣東省羅定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1932年任國民黨十九路軍軍長兼副總指揮。

這絕非一場對等的戰斗

日軍天上有飛機,地上有裝甲車

中國軍隊是以劣勢裝備對優勢之敵

注定是一場用血肉鑄就的傳奇!

注定如此血性,如此悲壯!


駐防閘北的第十九路軍奮起反擊。

廣東路口

中國士兵潘德章抱著機關槍掃射擊斃幾十個敵人

手臂中彈仍強忍劇痛堅持,直至敵人逃竄

寶山路陣地

中國士兵伍培、伍全兄弟二人與日本兵貼身肉搏

刺死敵人十余個后不幸被刺中,壯烈犧牲

淞滬一帶,已然成為血與火的熔爐

為炸毀敵人的鐵甲,中國士兵寧肯讓自己被炸得粉碎……


無名英雄墓遺址,1936年上海各界捐款修建,紀念“一?二八”淞滬抗戰陣亡的三千忠烈將士。張海峰 攝

這是一段屈辱苦難的歷史,更是一部民族覺醒的史詩!

血性的中國軍人,誓以血淚換取我民族生存

上海各界市民群眾萬眾一心,紛紛聲援

民眾救亡運動席卷淞滬

農民幫士兵挖戰壕

學生自發參加志愿服務隊

童子軍負責送信

醫生自發成立野戰醫院

世界各地華僑紛紛匯來捐款


“一·二八”淞滬抗戰期間,第5軍開赴前線支援19路軍。這是參戰前,第5軍第261旅的全體官兵在“不滅倭寇,誓不生還”的誓詞上簽名。

上海、南京、北平、天津、重慶等地

民眾紛紛組建抗日義勇軍來滬參戰

第19路軍總指揮蔣光鼐感慨:

“此同仇敵愾之心,使吾人感奮欲涕!”


蔣光鼐(1887-1967),廣東東莞人。1913年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曾任國民革命軍師長、第十一軍副軍長,參加北伐和中原大戰,后任十九路軍總指揮,淞滬警備司令。

在一個多月的戰斗中

中國軍隊打退日軍對閘北和吳淞的進攻,取得廟行大捷

日軍付出傷亡約15000人的代價

日軍“一旦發生戰爭,4小時即可了事”的迷夢被徹底粉碎

陣地不可失,脊梁不可斷

當時,愛國人士章太炎如此贊揚:

“自清光緒以來,與日本三遇,未有大捷如今者也。”


英勇奮戰的第19路軍官兵。

“一·二八”淞滬抗戰,是14年抗戰的重要起點之一

在“九一八事變”后,第一次沖破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毅然舉起反侵略的民族抗戰的旗幟,為以后的抗戰開辟了道路

淞滬抗戰后,全國上下彌漫的亡國滅種低落情緒一掃而光

每個人都相信:

中國,不會亡!


1935年10月,《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正式發表,號召停止內戰,抗日救國。

“一?二八”之后,上海各界同仇敵愾,發出“不做亡國奴”的怒吼——

魯迅、茅盾等43位文化界知名人士發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書”

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真相

呼吁全國民眾與日本帝國主義作決死戰爭

夏衍、樓適夷等作家深入前線部隊采訪

用戰地通訊報道和報告文學謳歌抗戰、鞭撻侵略

電影工作者拍攝19路軍英勇抗日的紀錄影片,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

田漢、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唱響在淞滬上空


《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1935年,是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這是1934年田漢(右)與聶耳合影。

1935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擬定的《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正式發表

呼吁全國各黨派、各軍隊、各界同胞團結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兩個月后,一二·九運動爆發,抗日救亡運動掀起新高潮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共第二次合作、攜手進行全國抗戰創造了條件

槍口一致對外,中國抗戰迎來新局面


西安事變前夕的張學良(左)、楊虎城。

“七七事變”一個月零六天后

在距離盧溝橋1200公里外的上海閘北

一場決定民族命運的決戰打響

這就是持續三個月的“八·一三”淞滬會戰

一寸山河一寸血!

這場戰役中,中國軍隊投入70萬兵力

此戰之慘烈,代價之深重,史所罕有

親歷此戰的李宗仁回憶:

淞滬之戰,簡直是我們的血肉之軀來填敵人的火海

每小時的死傷輒以千計


1937年8月13日起,日軍對上海閘北地區連續數天進行瘋狂大轟炸,公用設施和民房起火倒塌,市民死傷無數,建成不久的上海北火車站也被炸得千瘡百孔,最后從上海版圖上消失。

彼時的淞滬戰場,每寸土地都在燃燒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悲嘆:

上海戰場在百里外看,半邊天都是紅的

寶山城頭,難見一棟完整建筑

姚子青營長的電報字字泣血:

“敵艦30余艘排列城東門江面……職決遵命死守,誓與寶山共存亡!”

苦戰多日后,包括年僅28歲的他在內

五百余名中國官兵在烈焰中全部殉國


姚子青,1909年出生于廣東省平遠縣。1937年被擢升為國民革命軍第18軍98師292旅583團第3營中校營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姚子青率部開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奉命駐守寶山縣城。

羅店戰場,已成人間“血肉磨坊”

郭汝瑰代旅長在遺書中寫下悲壯誓言:

“我八千健兒已經犧牲殆盡,敵攻勢未衰,前途難卜……

他日抗戰勝利之時,你作為名將,乘艦過吳淞口時

如有波濤如山,那就是我來見你了。”

四行倉庫,隆隆炮聲震驚世界

“八百壯士”實僅四百余人

在第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死守孤樓

女童軍楊惠敏冒死獻旗,上海民眾聲援震天

這是向世界的宣言:中國不降!


在四行倉庫奮戰的壯士們。1937年10月下旬,日軍攻入上海市區,謝晉元奉命率領八百壯士堅守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

殺身成仁的故事,時刻在戰場上發生

18名中國士兵將手榴彈捆在身上

伏地與隆隆開來的日軍兵車共亡

一位連長被敵機炸死后

士兵號呼繼續殺敵

救護隊長蘇克己為掩護墜機飛行員

被日軍砍成六段

淞滬會戰中,1位軍長,4位師長、副師長,28位團長、44位營長殉國

中國軍隊以傷亡25萬人的沉重代價,斃傷日軍4萬余人

日軍遭到自七七開戰以來從未受到過的打擊和損失

“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徹底粉碎


中國軍隊向敵陣沖鋒。

正是在這極端慘烈之中

中國軍民凝成眾志成城的精神

湘軍、川軍、桂軍、粵軍、鄂軍、皖軍、黔軍

東北軍、西北軍等各地武裝力量

背井離鄉,千里跋涉,遠征淞滬前線

無分派系,無論何方

抱以死守國土之職責

共赴國難,抗日御侮

用血肉筑起新的長城!


淞滬抗戰期間,中國軍人與日軍在上海街頭激烈巷戰。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

上海各界實現前所未有的大團結

各種救亡團體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

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發表,次日蔣介石發表談話

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在此前后,駐扎陜北的中央紅軍和南方紅軍游擊隊分別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團體在上海街頭宣傳抗日。

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

中國共產黨反對妥協、分裂、倒退,堅決維護、鞏固、發展統一戰線

中國共產黨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在上海的美國總統特使給羅斯福總統寫信感慨:

“我從未見過中國人像今天這樣團結!”

中國,不會亡!


1937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作題為《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的報告。

團結一心的中國軍民面前,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無以維持

第一場大捷很快到來了

1937年9月25日,平型關

板垣師團輜重隊大搖大擺鉆入死亡峽谷

趁夜埋伏好的115師突然發起猛烈攻擊

步槍、機槍、手榴彈、迫擊炮的火力傾瀉而下

打得敵人人仰車翻,一片混亂


八路軍115師戰士在平型關公路兩側伏擊日軍。

“恐日病”“亡國論”就此破產消滅

全國人民和各愛國武裝力量堅持抗戰的信心和決心大大增強

中國人的信念愈加堅定:

中國,不會亡!


平型關大捷后,八路軍騎兵乘勝出擊。

1938年春天,臺兒莊

又是一場激戰,又是一場大捷!

中方以傷亡約5萬余人的代價

擊潰日軍第5、第10兩個精銳師團的主力

斃傷日軍萬余人


中國軍隊在臺兒莊戰役中的重機槍陣地。

這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寫道:

每個月打得一個較大的勝仗,如像平型關臺兒莊一類的

就能大大地沮喪敵人的精神,振起我軍的士氣,號召世界的聲援

全世界都看到了,都知道了:

中國,不會亡!


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撰寫《論持久戰》。這篇著作是指導全國抗戰的綱領性文獻。

正面戰場的硝煙彌漫山河,另一團戰火也灼燒在敵人身上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敵疲我打”

游擊戰的烽火,正以燎原之勢,燒開淪陷區的陰云

上海郊區,無險可守。日寇狂言:平原游擊?癡人說夢

河網為屏,蘆蕩為甲,新四軍淞滬支隊用子彈回應!


1938年5月,皖南新四軍部隊向蘇南敵后挺進。

朱家店大捷,47名日軍在河邊中伏

淞滬支隊打一個措手不及,不到一個小時殲敵34人

耀武揚威的佩刀隊長,當場被擊斃

經此一役,日偽軍聞風喪膽,沒人敢再下鄉“掃蕩”

美軍軍機被高射炮擊中

淞滬支隊派出短槍隊救回飛行員托勒特中尉

金發青年脫離危險后告訴國際社會:

上海一帶,中國共產黨仍在堅決抗日!


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江南的新四軍。

正是這種史志都未記載的小戰斗,積小戰,換大勝

讓日寇苦心經營的“占領區”最終變為烽火連天的“新前線”

日軍無奈承認:

“所謂治安恢復地區,實際上僅限于主要交通線兩側數公里地區之內”

此時風云變幻的大上海,隱蔽戰場不見硝煙,卻戰斗正酣

1939年,潘漢年被派往上海,建立情報網絡

掌握了大量日軍和汪偽政府的軍事、政治、警特情報

蘇德戰爭爆發后,潘漢年的情報小組提前獲得日軍準備南進的戰略情報

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初期的潘漢年

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后

新四軍駐上海辦事處在上海成立

開辟了從上海至根據地的兩條地下秘密交通線

不僅讓新四軍軍政干部返回敵后根據地

而且輸送了大量工人、學生、職員,擴大了抗日武裝力量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

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相互配合、協同作戰

都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無論是直接參戰還是后方支援

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們

都是抗戰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開辟華南敵后戰場和堅持華南抗戰的人民抗日游擊隊主力部隊之一——東江縱隊在戰斗中襲擊敵人。

武漢會戰后,戰略防御局面逐漸逆轉

中國軍民以巨大的犧牲迎來了抗日戰爭的戰略相持階段

中國政府的聲明擲地有聲:

一時之進退變化,絕不能動搖我國抗戰之決心

任何城市之得失,絕不能影響于抗戰之全局

中國將更哀戚、更堅忍、更踏實、更刻苦、更猛勇奮進,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戰

中國,不會亡!


武漢保衛戰中,中國軍隊向敵人發射炮彈。

毛澤東認為,要使戰略相持階段成為獲得最后勝利的樞紐,離不開主觀的努力

應堅持積極進取,擴大敵之劣勢、生長我之力量

在強弱易位中使戰爭局面由戰略相持向戰略反攻轉變

“總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必然經過長期的斗爭與曲折的斗爭。短期的與直線的勝利是沒有的。”

1939年11月,日軍中將旅團長“名將之花”阿部規秀被八路軍用一門迫擊炮炸死

1940年8月,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在華北予日軍以重大打擊

直接減輕了日軍對國民黨戰場的壓力,進一步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到底的信心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攻克淶源縣日軍據點東團堡。

1944年豫湘桂會戰后,

雖然在國民黨當局的腐敗無能及其錯誤決策下

正面戰場出現了大潰退

但日軍也再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

中國戰場逐步轉入戰略反攻階段

1945年5月,德軍投降,二戰歐洲戰場戰爭宣告結束

同年8月,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蘇聯紅軍出兵東北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翌日,日本天皇裕仁發布“終戰詔書”,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6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的一顆原子彈爆炸后,濃煙籠罩廣島上空。

9月3日,《新華日報》刊載毛澤東的題詞

“慶祝抗日勝利 中華民族解放萬歲”

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中國,沒有亡!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圖為侵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右)在南京向中方代表何應欽呈遞投降書。

在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

全體中華兒女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

社會動員之廣泛,民族覺醒之深刻,戰斗意志之頑強,必勝信念之堅定,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以前仆后繼赴國難

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

但國際社會仍存在霸權主義、軍國主義等雜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中國人民從列強長期侵略和欺凌中學到的不是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

而是永遠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

同時,中國人民也絕不接受任何外來勢力的欺負、壓迫、奴役

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偉大歷史,已經告訴世人:

誰妄想這樣干

必將在14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原標題:《中國,不會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觀新聞 incentive-icons
上觀新聞
站上海,觀天下
324430文章數 755116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登封市| 大余县| 清流县| 吐鲁番市| 仪陇县| 仪征市| 潼南县| 博乐市| 舟山市| 崇义县| 横峰县| 璧山县| 保康县| 兴业县| 桂东县| 通许县| 太和县| 普兰店市| 洪雅县| 徐汇区| 浦东新区| 司法| 措勤县| 石渠县| 清新县| 胶南市| 逊克县| 棋牌| 仁寿县| 齐齐哈尔市| 巫山县| 抚远县| 宜良县| 德化县| 青海省| 益阳市| 砀山县| 宣威市| 铁力市|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