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建立東方主戰場歷史敘事刻不容緩

0
分享至


欲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歷史敘事的重要性,久為政治家和史學家重視,西方世界尤擅其事。被譽為西方“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通過《希波戰爭史》塑造了民主、人文、自尊的希臘人對專制、愚昧、殘暴的波斯人的勝利,成為“東方主義”歷史敘事的原典,為西方歷代史家推崇。流風所及,達于近代,甚至影響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敘事方式。

1941年12月7日,在侵華戰爭中深陷泥潭的日本,決定鋌而走險,企圖通過擴大戰爭來解決所謂的“中國事變”,乃偷襲美國珍珠港基地,并向東南亞各地進軍。日軍接連侵占馬來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地,英美軍隊望風披靡,紛紛投降。面對日軍甚囂塵上的侵略烈焰,已經獨力抗擊日本侵略者10年之久的中國,不顧自身困難,力挺困境中的盟友,不僅在長沙城下痛殲日軍第11軍阿南惟幾所部,而且組織中國遠征軍,深入緬甸,解救節節敗退的英軍。

1942年3月,史迪威發布《中國遠征軍作戰命令》,中國第5軍、第6軍、第66軍枕戈待旦,欲直沖戰場,挽救時局。但殖民緬甸多年的英國,對中國軍隊甚為猜忌,使得數萬精銳坐困于滇西國門。“直至敵陷仰光,近東瓜,局勢阽危”,才允許中國軍隊進入。中國軍隊在仁安羌等地解救了數千名被圍的英軍和僑民,但日軍以逸待勞,使中國軍隊造成重大傷亡,而英軍“借5A、6A血戰之際,掩護其秘密撤退”。中國軍隊進退維谷,仍于同古、仁安羌、棠吉等地大敗日軍,然后被迫轉進野人山等地。5月23日,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在細摩公路戰斗中負重傷,不久后犧牲。對犧牲的愛國官兵,中國共產黨給予高度評價,1943年3月,毛澤東為戴安瀾將軍賦詩《海鷗將軍千古》:“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1943年,中國再次組織遠征軍,與當年退入印度整編的駐印軍一起反攻日軍,在英帕爾會戰中粉碎了日軍侵占印度的計劃,隨后與英美盟軍一起解放緬甸和滇西。

印緬滇西作戰,是抗戰時期中國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國際性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國協同作戰的范例。然而,在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筆下,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1948年,丘吉爾開始出版6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當中國軍隊付出巨大犧牲時,丘吉爾在回憶錄中卻說:“失去兩個精銳的中國師并不會像失去空軍運輸中隊那樣造成嚴重不便。”在其筆下,中國戰場無足輕重,許多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被人為地忽略。比如,從盧溝橋事變到日軍挑起的張鼓峰事件、諾門坎戰役,都是東亞國際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關鍵,丘吉爾卻只簡略地提道:“在1939年8月間,日本不但從事于在1937年7月間開始的對中國的戰爭,而且也卷入了新成立的滿洲國和外蒙古之間的邊界問題的地方性的和俄國的敵對行動。”戰時盟國的主要政治人物羅斯福已經作古,斯大林未留回憶錄,丘吉爾掌握了話語權,并在195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影響了西方世界二戰歷史敘事多年,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主戰場被人為地“隱身”了。

丘吉爾的敘事符合歷史事實嗎?看看印緬滇西戰場上的“當事人”日軍是怎么看待中國軍隊的。戰后,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了《大本營陸軍部》,它從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出兵中國山東、“二十一條”、華盛頓會議和“九國公約”寫到九一八事變、華北事變、盧溝橋事變、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印緬作戰,直至戰敗投降,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日軍把太平洋戰爭和印緬作戰看成侵華戰爭的延續和擴大。至于印緬滇西作戰中的中國軍隊,是我們熟悉的浴血奮戰、保家衛國、捍衛世界和平和人類文明的模樣,《大本營陸軍部》寫道:“在北緬的胡康戰線,我第18師團主力受到史迪威中將指揮的中國新編第1軍的強大壓力,被迫退到胡康谷地南端,師團的戰力已達到了最低限度。”然后,中國軍隊奇襲密支那,日軍的“云南戰線也難免開始崩潰”。日軍第31師團長佐藤幸德為避免被全殲倉皇撤退,被判定為“在激烈的戰場上精神錯亂行為”,編入預備役。而擬議中企圖打通印度與中亞的英帕爾作戰,一開始日軍高層就因為中國軍隊和盟軍的反攻而爭執不斷,到1944年5月希望完全破滅。可以說,就像在中國戰場其他地方一樣,印緬滇西戰場上中國軍隊舍生忘死的奮勇作戰,令他們的對手永生難忘。

丘吉爾所妄言的確實是一種“虛構”——旨在矮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東方主戰場的作用和地位。劍橋大學教授方德萬批判了這種赤裸裸的“西方中心論”,他提出,英美與中國結盟,確保了對日戰爭的勝利;加入印緬作戰的中國軍隊的精華,“被英國人用來收復緬甸”,中國卻付出了被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代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七七事變成為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由此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這個主戰場,“從一開始就具有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意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展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建立我們自主的東方主戰場的歷史敘事,已經箭在弦上。



作者系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暨新四軍歷史研究院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武雪彬

新媒體編輯:曾煜婷

如需交流可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國社會科學網 incentive-icons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官方網站
17338文章數 25536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江西省| 云安县| 建德市| 周至县| 沽源县| 株洲市| 白银市| 射阳县| 瑞昌市| 临朐县| 仪征市| 宝丰县| 肇庆市| 海淀区| 通辽市| 浑源县| 灵寿县| 葵青区| 洛川县| 松潘县| 新安县| 新乐市| 广州市| 东平县| 右玉县| 景宁| 金昌市| 灵璧县| 辽中县| 格尔木市| 澄江县| 新丰县| 太仆寺旗| 镇赉县| 丽江市| 盘锦市| 云浮市| 西藏| 洪雅县|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