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特例的貓”,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根據官方報道,俄羅斯共產黨(俄共)近期通過決議,認為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關于斯大林的報告存在錯誤。
俄共認為,有必要“重新評估”赫魯曉夫在1956年2月25日的《關于個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報告》。
這個秘密報告“存在錯誤和政治偏見”,外界認為這個決議的通過,旨在恢復對斯大林的歷史公正評價。
消息傳開后,簡中網有些激動,甚至出現許多口號,如“俄羅斯后悔了”、“遲到70年的道歉”、“現在懷念慈父?晚了!”
許多人跟風刷斯大林那句偽名言:我知道,我死后有人會往我的墳墓上丟垃圾,可歷史的風會將它們輕輕吹走。
這句話雖然很有哲理,可惜不是大林子原話,而是《斯大林傳》的一條評論。
俄共這次平反,也不能說俄羅斯后悔:首先俄共沒這個資格,其次俄國人不是今天才說“原諒”。
蘇共不等于俄共,而是十多個加盟共和國的聯合黨,今天的俄共和蘇共,并無直接繼承關系。
蘇聯解體后,前加盟共和國的共產黨紛紛獨立,烏克蘭共產黨、哈薩克斯坦共產黨等,均宣稱自己是蘇共的繼承者。
即便在俄羅斯國內,也存在多個共產黨組織。
如“俄羅斯共產黨人黨”、“蘇聯共產黨(1992年重建)”等,它們都自詡為”蘇共真正繼承者”。
俄共(КПРФ)雖然在俄羅斯政壇影響力最大,但其意識形態已與經典馬克思主義相去甚遠。
它支持市場經濟、民族主義,甚至與東正教會合作,這與國際主義革命政黨截然不同。
因此俄共的“平反”,更多是一種政治姿態,而非嚴肅的歷史清算。
左翼學者和活動家(尤其是國際主義者),往往批評俄共決議是“民族主義的投機”,而非對斯大林時代的客觀評估。
真要官方層面為大林子平反,不說恢復蘇共,最起碼要執政黨出面。
在俄羅斯政治文化中,歷來存在對強權領袖的崇拜。
從沙皇時代的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到蘇聯時期的斯大林,再到今天的普京,強人政治始終是俄羅斯社會心理的核心。
像赫玉米那樣全盤否定大林子,才是非常罕見的異數,當年就遭到很多非議。
玉米下臺后,蘇共為了穩定證據,沒有公開推翻秘密報告,但已經開始允許提及大林子的功勞。
換句話說,早在60年代斯大林就半公開“平反”,并非俄國人一直否定斯大林,俄共頂著壓力為他“平反”。
斯大林在二戰中的領導、蘇聯超級大國的地位,以及他對內的鐵腕統治,很契合當代俄羅斯對“強人領袖”的渴望。
俄共不過是順水推舟,迎合俄羅斯當前社會情緒,談不上什么“遲到”。
前文以及講過,俄共并非左翼政黨,而是一個披著“共產主義”外衣的民族主義政黨。
它支持普京的“特別軍事行動”,甚至比右翼的統一俄羅斯黨更激進,主張對烏克蘭采取更強硬措施。
這種立場與歷史上的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相去甚遠,反而更接近沙俄式的大俄羅斯主義。
斯大林在今天的俄國,被塑造成“二十世紀的彼得大帝”,他統治下的蘇聯,成為全球兩極之一,今天的俄羅斯精英,很渴望恢復這種影響力。
此外,俄共對玉米的批判,直接關聯當下的俄烏沖突。
玉米在任期間對烏克蘭的“偏愛”,成為俄羅斯民族主義者攻擊的焦點。
1954年玉米將克里米亞,從俄羅斯劃歸烏克蘭,這一決定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后,被俄羅斯國內廣泛批評。
而且玉米提拔了大量烏克蘭籍干部(如勃列日涅夫、波德戈爾內),形成了蘇共高層的“第聶伯幫”。
在蘇聯時期這是民族團結,但今天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認為這是“烏克蘭人滲透蘇聯權力核心”。
在俄烏戰爭持續的背景下,俄共這次決議帶有明顯的政治信號:
玉米對烏克蘭的“優待”是錯誤的,慈父的中央集權和“大俄羅斯主義”,才是正確的歷史道路。
這種敘事,旨在強化“烏克蘭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意識形態,同時否定烏克蘭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合法性。
斯大林時代的蘇聯,盡管經歷大清洗和古拉格的黑暗,但在俄羅斯民族主義敘事中,它代表著一個“強大的、受人尊敬的超級大國”。
相比之下,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被視為“削弱蘇聯”的失敗嘗試。
而葉利欽的90年代,更是被描繪成“屈辱的混亂年代”。
普京執政后,俄羅斯逐漸從衰落中恢復,但仍未達到蘇聯的全球影響力。
因此,斯大林的形象被重新挖掘,作為“俄羅斯復興”的象征。
近年來,俄羅斯社會對斯大林的評價早就變了。
歷史教科書淡化大清洗的恐怖,強調斯大林在工業化、衛國戰爭中的貢獻。
俄烏戰爭進入僵持后,俄羅斯總檢察院甚至撤銷玉米對部分“肅反運動”受害者的平反決定,恢復了一些案件的“叛國罪”定性。
對斯大林時代進行“選擇性記憶”,突出其強國成就,淡化其血腥歷史。
另外順帶說一句,俄共在當代俄羅斯政治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
它是官方認可的“御用反對黨”,其實際政策與普京政權高度一致。
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是普京路線的堅定擁護者,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后,俄共比執政黨更激進地呼吁“徹底去烏克蘭化”。
此次為斯大林平反的決議,很可能是在普京暗示下的政治操作。
普京本人對斯大林的態度較為復雜:他既批評大清洗,也稱贊斯大林是“有效的管理者”。
宣布替大林子平反,既不會挑戰普京的權威,又能迎合部分民眾的懷舊情緒,同時強化”西方試圖抹黑俄羅斯歷史”的敘事。
而且這種“可控的歷史修正”,還有助于鞏固普京體制的合法性。
說到底,這次”平反”決議,本質上是當代俄羅斯政治需求,對過去歷史的再塑造。
它既服務于國內的民族主義動員,也用于對外對抗西方的“歷史敘事戰”。
當前俄羅斯面臨各種社會的問題:經濟增長乏力、人口危機、國際孤立……大家需要斯大林來提振士氣,
歷史評價從來不是靜態的,它會被不斷重新詮釋,以適應現實政治。
斯大林被“平反”,只是這一現象的的例證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