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而激烈的伊以軍事沖突已經告一段落,在美國介入后,雙方各退一步,分別宣布取得了“大勝”。從戰損這個角度來說,伊朗的核設施、多個軍事目標遭到嚴重打擊,革命衛隊高層和一批核專家隕滅,而以色列方面付出的主要是大批防空攔截彈,看似伊朗吃了大虧,以色列占了便宜,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最近,一份被伊朗黑客攻破的以色列軍方內部文件就迅速成為全球熱點話題。根據文件,在12天的軍事沖突中,以軍實際死亡人數高達1228人,遠超伊朗官方公布的935人。這份絕密清單徹底撕碎了以色列“僅28人死亡”的官方謊言。更為關鍵的是,以色列還有6名將軍、11名頂尖科學家以及32名摩薩德特工集體殞命。這一回,以色列可謂是元氣大傷。
作為軍事沖突的發起方,以色列原本就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因此在沖突停火之初,以色列軍方就宣稱僅有28人死亡、上千人受傷,這和伊朗宣布的935人死亡數據形成了鮮明對比。因此,包括以色列和西方媒體都開始大肆宣傳“以色列的絕對勝利”。然而,伊朗黑客曝光的清單卻顯示以軍真實死亡數據非常驚人。
以軍事指揮層來說,包括空軍司令部和導彈防御系統高級指揮官在內的以軍6名將軍上了陣亡名單,空軍指揮系統成為重災區,共有198名空軍軍官陣亡,已經占以空軍作戰部隊的15%。更為關鍵的是,還有11名核科學家被殺,涉及濃縮鈾提純與導彈制導技術研發等關鍵領域。至于為以軍此次行動立下汗馬功勞的摩薩德,也付出了32名特工死亡的代價。可以說,摩薩德在德黑蘭苦心經營多年的情報網遭毀滅性清洗。僅僅從數據層面來看,伊朗的確是取得了大勝,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以色列是全民皆兵的國家,或許普通士兵的陣亡還無法動搖其國本,然而是核心軍事科技力量的崩塌,則會影響到以色列的國運。以核領域來說,這是以色列的立國之本,以色列之所以能夠在中東立足,不僅得益于美國的長期支持,更在于以色列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其中,核武庫無疑是以色列的鎮國重器。
然而,按照報告,以色列內蓋夫核研究中心、海法導彈實驗室都在伊朗的導彈襲擊中遭遇致命打擊,致使11名科學家喪生,其中3人更是主導“杰里科-4”洲際導彈項目的關鍵人物。自此,以色列的核計劃和導彈升級計劃都會受到影響。甚至,以色列“鐵穹”系統研發團隊核心工程師也在此次空襲中被連鍋端,這讓未來以色列防空體系的維護升級存在不小的漏洞。
當然,以色列官方之所以要隱瞞真實戰損數據,的確有著難言之隱。一方面,以色列國小民寡,雖然是全民皆兵,但兵員補充一直是個繞不開的難題。此前,巴以沖突就持續了20個月,再加上以軍持續和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民兵組織、伊朗等多方勢力交戰,其累計傷亡 人數不斷加大,國內反戰情緒高漲,適齡兵源枯竭,這迫使以色列政府不得不隱瞞新傷亡。另一方面,根據美軍評估報告,以軍實際戰力僅有宣稱的40%,這導致美國暫停交付F-35戰機組件。盟友信任度下降,也迫使以方不得不瞞天過海。
隨著伊以戰爭真實傷亡數據公之于眾,中東地緣政治也引發震蕩。對于伊朗來說,這些數據足以提振士氣,穩固國內局勢。摧毀以軍核技術團隊、重創摩薩德、擊殺多名以軍高層的戰果,也讓伊朗在對抗以色列的過程中首次實現戰略威懾。
自此,中東的各方反以力量也從中得到鼓舞,后續以色列在中東的日子將越來越不好過。歷史終將證明:用謊言包裹的傷口只會加速潰爛,“中東小霸王”要為自己的狂妄付出沉重的代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