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剛剛接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考文垂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將會在11月再次訪問中國,她還說自己很期待這次的訪問。
這個消息可引發了不小的討論,畢竟她剛剛上任就要來中國,很多人猜測她是不是來商討奧運會的事情,中國是不是要承辦2036年的奧運會了?
我們還需要再辦一次嗎?
說道奧運會,我想每一個中國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2008年我們第一次承辦的那一屆,北京天安門前那個煙花打出的巨型笑臉,鳥巢開幕式上的畫卷起筆,還有李寧踩著空中腳步點燃主火炬,每一幕都非常的壯觀,這次舉辦奧運會真的是非常成功,告訴了全世界:我們也能把全球最大型的賽事搞得漂漂亮亮!
那我國接下來會不會再次承辦奧運會呢?
此前確實刺激了經濟發展
在短期內,官方其實并未表態。至于中長期來看,或許我國會有承辦奧運會的意愿。但最終承辦與否?還得看后續發展趨勢。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在短期內我國沒有舉辦奧運會的動力呢?首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奧運會帶來的經濟刺激已大不如前。
中國有現成的硬件設施
除了組織能力出色以外,咱們現有的硬件基礎也十分給力。像鳥巢、水立方等基礎設施,早已建好擺在那里,你直接用就行。
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基礎設施早已經過了智能化改造,比如5G覆蓋、低碳運營等。
像2022年北京冬奧會,更是增加了首鋼滑雪大跳臺,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這類新奇玩意兒。
有了這些“高端裝置”的加持以后,咱們的賽事硬件設備,幾乎可以說是如虎添翼了。
正所謂冬夏皆可用,冷熱無所懼。當你在北京真正體驗一場賽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規模恢宏”可不是說著玩玩的了。
拋開北京這種“雙奧之城”不談,其實咱們的廣州、上海、成都等城市,也都有大型體育中心。
比如上海東方體育中心、廣州天河體育場,就曾承辦過世錦賽、大運會等賽事。像這些地方,只要稍加改造,就能滿足奧運會的基本需求。
在此期間,如果再聯合港澳一起承辦的話,說不定還能整合香港啟德體育園、澳門蛋體育館等設施。在這種情況下,賽事規模可就大到空前絕后了。
總之,有了這些現成的基建,再加上前兩次舉辦的經驗。當這些優勢一一疊加起來以后,國際奧委會真的很難不愛中國。你不來中國辦比賽?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未來可能的奧運會形式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問了,咱們未來真的會再辦奧運會嗎?還是說就此止步?嚴格來講,我國短期內確實沒有承辦奧運會的強烈意愿,而且國家一點宣傳動作都沒有,可見興趣之渺茫。
倘若真要再次申辦的話,專業人士推測,時間可能為2036-2040年。因為在2027年,就會確定2036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所以再等兩年,咱們就知道國家到底想不想辦奧運會了。
或者說,那時候的奧運會主辦城市,并不在北京,而在上海、廣州等地。正所謂雨露均沾嘛,咱們已經成就一個“雙奧之城”了,完全再造一個新的“單奧之城”。
當然了,針對奧運會賽事舉辦,其實還有一種更為新穎的方式,那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些年來,為了擴大奧運會的參與度,國際奧委會已經允許在多個城市,同時舉辦奧運會。
比如2026年冬奧會,意大利就打算在多城進行聯辦,其中包括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利維尼奧、博爾米奧等城市。除了2026年冬奧會以外,像2030年冬奧會、2032年夏季奧運會,也都打算開展多城聯辦模式,目前澳大利亞、瑞士等國,已悉數提交了多城聯辦方案。預計在不遠的將來,奧運會賽事可能就會遍地開花了吧。
再往大了講,如果能實現跨國聯動的話,比如給周邊國家分配一些奧運承辦任務,說不定到時候印度、東南亞等國,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閃光點。真到了那個時候,奧運會就不是一場簡單的國際賽事了,而是一場人類運動大狂歡。
正所謂聚水成河,積土成山。當80億人一起玩同一場游戲的時候,那炫酷且宏偉的規模,就不是我等凡人能想象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