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特朗普突然宣布停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原因是加拿大將對美國科技企業征收“數字服務稅”,特朗普稱此為“公然的攻擊”。路透社稱,美國此舉將原本趨緩的美加關系重新拖入混亂。此前的G7會議上,特朗普與加拿大總理卡尼曾友好會晤并同意在30天內達成新的經濟協議。隨著所謂“對等關稅”90天的暫停期即將截止,與美國的關稅成為不少國家任務清單上的關鍵事項,日韓有關代表近日再次前往華盛頓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但據日韓媒體報道,談判進展仍然有限。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與有關國家關稅談判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今年4月以來,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加征所謂“對等關稅”,這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嚴重沖擊多邊貿易體制,嚴重破壞正常國際貿易秩序。對此,中方一直堅決反對。實踐證明,只有堅定捍衛原則立場,才能真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中方樂見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經貿分歧。同時,呼吁各方應始終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決捍衛國際經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突然改變說法,除了中國之外,其他正在與美國進行談判的國家又要遭受痛苦了。近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出人意料地改變了自己的說法,聲稱他覺得沒有必要再去延長關稅暫停期的時長。為何說除了中國呢?可以說,即便8月份暫停期終結,中美沒能達成協議,特朗普也得慎重思考不再延長暫停期所付出的代價,涵蓋中國對美國的關稅,以及國內的通貨膨脹——到那時焦頭爛額的,恐怕就是特朗普本人了。對于兩國來講,這無疑是一場比拼實力與定力的持久戰。
特朗普此前一直威脅稱,如果各國未能在7月9日最后期限之前與美國達成協議,他將直接設定關稅稅率。這將令那些急于與美方達成協議的貿易伙伴承受更大的壓力。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初宣布對一些國家征收單邊高額對等關稅,但隨后暫停實施90天,給各國留出談判時間,并在寬限期內實施了10%的對等關稅。近日,在被問及近期是否會有更多協議達成時,特朗普回答說,“我們還有幾個協議,但我的傾向是先發信告訴稅率,這樣做要簡單得多”。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180度大轉彎,肯定不是心血來潮。美國經濟這幾年不太好過。特朗普需要一個“勝利”來提振民心。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就在眼前,特朗普得穩住自己的票倉。美國中西部的農民靠出口農產品為生,中國是他們的大客戶。如果繼續跟中國打貿易戰,農民的日子會更苦,特朗普的選票也保不住。所以,他得先把中國穩住,讓農民有口飯吃。特朗普政府內部對中國一直有兩種聲音。一種是鷹派,另一種是務實派,特朗普這次可能是聽了務實派的話,覺得跟中國緩和關系對自己更有利。
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前一天,美國眾議院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通過了“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A)。這項標志性立法延續并擴展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稅收政策,調整了聯邦支出,并預示其第二任期的施政方向。特朗普7月4日在簽字儀式上宣稱:“我們的國家經濟將會像火箭一樣飛速發展。”然而,“大而美法案”的長期副作用同樣需要高度關注。在此方面,特朗普第一任期推動實施的TCJA的長期副作用給出了警示。
石破茂與特朗普(資料圖)
有專家分析認為:中美競爭持續7年,目前已開始發生了轉折,雙方已進入戰略相持階段。顯然,美國在打壓中國方面接連碰釘子,在他們感覺疼痛難忍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起中方之前有關“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合作共贏”的勸告。因此,美國總統在這敏感時刻傳出訪華消息,顯然就是在意識到中美實力對比勢均力敵,美國已難以贏得與中國競爭的情況下,主動求和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