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核武器的存在成了一把顯而易見的“雙刃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近日表示,中國堅定支持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并已明確表示愿意率先簽署該條約。毛寧表示:“我們愿意就此與東盟國家保持溝通”。
【中國表示愿意牽頭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
對于眼下的中國和東盟來說,這件大事是耽誤不得的。為什么這么說?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從中東當前的困境說起。
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發起攻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伊朗試圖“擁核”。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并沒有宣布擁有核武器,甚至一直否認正在研制。但美國和以色列卻始終將伊朗視為“潛在核國”,對其進行反復打壓和定點空襲,根本不給伊朗辯解和協商的空間。
這說明,核武器的“意圖”本身就足以引發戰爭。在美國的戰略邏輯里,只要你表現出一點點“想擁有”的跡象,就足以成為它干預的借口。這種“零容忍”的態度,正是眼下中東亂局的深層根源。
而東南亞是當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無核地帶”之一。放眼地圖不難發現,我們周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在少數:俄羅斯、朝鮮、巴基斯坦、印度都擁有。只有東南亞,在核議題上相對干凈一些,是一片難得的“凈土”。
東南亞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我們都懂,它既是“一帶一路”的交匯點,也是中國南大門的“安全緩沖區”。從這個角度來說,東南亞這片“凈土”也是維護我國周邊安全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火墻”。
不過,這道防火墻正在面臨考驗。
【美菲在2023年簽署了核能協議】
近年來,美國不斷強化對東南亞的滲透,炒作“中國威脅論”,試圖將東南亞拉入其“遏華陣營”,這種情況下,但凡有一個東南亞國家有一點“發展核武自?!钡南敕ǎ蜁o美國“見縫插針”的機會,讓其有借口介入東南亞局勢,進而引發地區動蕩。
在這其中,最令人警惕的無疑就是菲律賓。早在2023年,當時的菲總統首席法律顧問恩里萊就公開建議修改本國憲法,鼓勵菲律賓發展核武器以“應對外部大國的威脅”。他甚至放話稱,唯有擁有核自衛能力,菲律賓才能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
這一倡議雖然沒有實際落地,但其象征意義不容小覷,它暴露出菲律賓內部,確實存在我們所說的“借助核威懾增強主權安全”的思路。一旦菲律賓哪怕只是啟動“象征性”的核研發,美國就可能會以“技術顧問”的姿態介入,為菲方提供所謂的“技術咨詢”或軍事部署支持,進而把核武器安置到中國“家門口”。
對于這種趨勢,中國決不能坐視不管。
要知道,很多戰爭并不是從擁有核武器那一刻爆發的,而是從“疑似要搞核武”那一刻埋下禍根。中東如此,烏克蘭如此,朝鮮半島亦是如此。
今天的東南亞,還算太平。但如果等哪一天菲律賓真的試圖試探底線,或其他國家也動了“安全焦慮”的念頭,到那時再想去談無核協定,恐怕就晚了。
此次中國主動提出簽署無核條約,就是為了把風險掐滅在搖籃里。保證周邊地區的穩定,不步上中東后塵。
【核武器極有可能成為美國攪亂東南亞局勢的借口】
事實上,關于東南亞無核武器區的條約早在上世紀末就已經提出,并在1995年的時候簽訂,因為該條約的簽署地點是在泰國曼谷,因此也被稱之為曼谷條約。該條約規定,區域成員不得研發、制造、擁有或部署任何形式的核武器。
但要注意的是,該條約想要真正生效,還需要包括中、美、俄、英、法五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簽署議定書,以保證這些大國不會在東南亞部署或使用核武器。
而到目前為止,五常中只有中國愿意率先簽署,其余四國要么持保留態度,要么干脆回避。
如今中國主動提出此事,并表態愿大力推動,無異于為地區和平開了個頭,也等于是提前“鎖定”了一份戰略護身符:通過法律框架把無核條款寫死,既能從根源上掐斷發展核武的可能,同時也能提前堵住美國干預的“口子”。就像下棋時的“先手”一樣,把局勢走向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
另外,中方的此次提議也是對東盟國家釋放的一次善意信號:中國不是要在東南亞搞軍事擴張,而是愿意與鄰為善、共謀穩定。與美方不斷渲染“中國威脅”相比,中方這份坦誠與透明,顯然更能贏得信任。
世界已經有太多中東、太多烏克蘭,東南亞不能再成為下一個。如果想讓這片區域繼續成為亞洲的增長極、和平帶,那這一步,必須走、也必須走對。
正如一句老話所說:大事要早做,風險要早控。越早推動這項議程,中國越能在風起云涌的世界格局中,占據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