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依據權威資料并融合個人觀點進行整理,具體參考資料詳見文中及文末說明!
有關特朗普即將訪華的消息自2025年初以來不斷出現,最近更有媒體指出,白宮正在積極籌備相關事宜,并計劃組織一支由美國商界重量級人物組成的代表團隨行。
在外界議論紛紛之際,7月4日,特朗普于“空軍一號”專機上就訪華議題作出正式回應,他究竟說了什么?
另外,還有一件頗為微妙的情況,倘若特朗普最終成行訪華,魯比奧或將無法陪同前往,這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原因?
特朗普的回應
7月4日,特朗普乘坐“空軍一號”期間的一番講話,讓持續數月的訪華猜測終于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當被問及是否有意訪問中國時,特朗普以一貫簡潔有力的方式表示:“可能會考慮赴華之行”。
這一發言看似隨意,實則傳遞出多重信號。從最初的傳聞到總統親自確認,訪華已不再是“是否發生”的問題,而是進入了“何時落實”的階段。
而特朗普的表態并非孤立事件,在2025年開年以來,中美之間的外交互動與經濟博弈早已悄然升溫。
6月份雙方達成了“諒解協議”,其核心內容直指稀土貿易。數據顯示,美國83.7%的稀土依賴進口,其中重稀土對中國的依存度高達97%。
與此同時,中國掌控全球92.3%的稀土分離能力以及86%的相關深加工技術專利,并在4月加強了對鏑、鋱等七類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直接沖擊了美國軍工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稀土供應緊張的同時,白宮的動作也引發關注。根據《日經亞洲》6月28日報道,美方官員正草擬一份商業代表團名單。
據悉,蘋果公司CEO與英偉達高層可能參與其中,白宮方面正征詢他們是否愿意加入此次訪華行程。
這一陣容與特朗普今年5月出訪中東時的安排極為相似,當時他與沙特達成總額高達兩萬億美元的合作項目。
有分析認為,此舉顯然是借鑒中東模式,希望通過商界領袖的參與促成中美之間大規模經貿合作,緩解國內通脹壓力,并為2026年中期選舉鋪路。
中方亦對此作出回應:7月3日,中聯部部長劉建超在世界和平論壇上強調,中方希望中美關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基礎之上。
魯比奧的困境
就在特朗普公開回應訪華問題的同時,一個棘手的現實浮出水面——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或許將無緣此次訪華。
作為特朗普政府的外交負責人,魯比奧理應承擔前期協調工作,但他同時也是典型的對華強硬派。
長期以來,魯比奧堅持反華立場。2016年他曾與以“過境”名義訪美的蔡英文會面;在涉臺、涉疆等問題上多次發表激進言論,甚至主張聯合盟友遏制中國科技發展。
這些行為嚴重觸怒中方,導致他被列入制裁名單。盡管近期他在公開場合有所收斂,不再頻繁炒作“中國威脅論”,但歷史遺留問題仍使其訪華之路障礙重重。
這意味著,若特朗普成行訪華,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卿將被排除在外,成為本世紀首位無法順利訪華的美國國務卿。
臺灣問題與TikTok僵局
盡管特朗普訪華輪廓逐漸明朗,但仍面臨兩大關鍵阻礙,首當其沖便是臺灣問題。中方多次明確指出,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
美方必須尊重中國主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同樣是在7月3日,劉建超在世界和平論壇上重申,中方將以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但絕不容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
前駐美大使崔天凱也曾表示,只要美方恪守一中原則,問題就不難解決。如果特朗普希望訪華順利推進,必須在涉臺議題上給出清晰且令中方滿意的答復,否則極有可能重演2017年因對臺軍售引發的風波。
其次則是圍繞TikTok美國業務的爭議仍未平息。截至2025年7月,中美在此問題上的談判依舊陷入僵局,特朗普多次延長交易期限。
這種反復延期背后有著多重考量:一方面避免立即封禁引發用戶反彈,另一方面也將TikTok作為對華談判籌碼。
同時,美方也在積極尋找潛在買家,但中方強調相關算法屬于國家戰略資產,必須保持控制權。
然而美方以所謂“數據可能被中國政府獲取”為由,要求字節跳動徹底退出美國市場,這些情況也被視為影響特朗普訪華的重要變量。
一旦交易破裂,可能對訪華氣氛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導致行程延后。
美國對華政策的變化
為了推動此次訪問,美國近來在多個領域調整了對華政策,釋放出緩和關系的積極信號。
7月3日,美國商務部取消了對華出口芯片設計軟件的限制,允許部分企業恢復向中國提供技術支持。
此外,美方放寬了對華乙烷出口禁令,解決了此前因制裁引發的運輸難題。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政府還批準通用電氣航空公司向中國出口用于C919客機的LEAP-1C發動機及相關零部件。
這些政策調整被視為美方為訪華鋪路的實際舉措,旨在營造更為良好的對話氛圍。整體來看,美國希望通過實際行動為特朗普訪華創造有利條件。
歷史鏡鑒與現實考量
回顧2017年特朗普首次訪華,其“務實導向”的風格已初見端倪,彼時中美簽署總額高達253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涵蓋能源、航空等多個領域。
但在過去幾年間,中美關系因多方面競爭而持續緊張,從貿易摩擦到科技封鎖,再到地緣政治角力,雙邊關系經歷了多次波動。
而目前美方所采取的措施,則是檢驗其誠意的關鍵指標。這些變化表明,特朗普希望通過訪華為中美關系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國際局勢穩定做出貢獻。
結語
特朗普能否成功訪華,關鍵在于雙方能否在核心議題上達成共識。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此次訪華籌備過程本身已為兩國提供了溝通平臺,體現了在復雜局勢下尋求合作的努力。
這種嘗試或為未來中美關系帶來新的轉機,也為全球地緣政治平衡增添了積極因素。
信息來源原文刊載于觀察者網2025-6-28關于《“美方正擬特朗普訪華計劃,帶上數十名CEO”》原文刊載于環球網2025-7-3關于《美國取消全球三大芯片設計軟件供應商對華出口限制》原文刊載于中國新聞網2020-7-14關于《外交部:即日起對一家美國機構和部分官員實施相應制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