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以下簡稱“抗館”)舉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群眾性紀念活動。活動當天,抗館同步啟動《“杜立特行動大救援”主題影像展》和《三萬里長空 逐夢蒼穹——中國航天航空的輝煌征程》兩大專題展。
80載家族守望,終歸英烈長眠地
當天上午,社會各界、青年學生及抗日航空英烈親屬代表約50人齊聚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向抗日航空英烈敬獻花籃,深切緬懷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獻出生命的航空英烈。各界代表依次向抗日航空英烈獻花并瞻仰紀念碑,表達對先烈不朽功勛的崇高敬意。
活動中,專程從蘭州趕來的抗日航空英烈王建達的侄女王萍,代表家族將珍藏80年的“功高云漢”紀念銀杯捐贈給抗館。銀杯杯身上鐫刻著“蘭州追悼抗戰死難軍民大會敬贈”和“建達烈士家屬紀念”等字樣。
王建達是甘肅蘭州人,畢業于空軍軍士學校第四期(空軍軍官學校第十五期特班)。任空軍第十一大隊第四十三中隊少尉飛行員。1944年6月24日,在四川成都太平寺機場進行飛行訓練時失事,壯烈犧牲。
王萍表示,這只銀杯承載著家族幾十年來對先輩的追思。今天將它捐贈給抗館,希望它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紐帶,讓更多的人通過它感受到先輩用生命護國家的勇氣擔當。
兩大專題展啟幕,再現救援歷史與航空航天輝煌
1942年4月18日,為報復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軍杜立特中校奉命率領16架B-25轟炸機,轟炸日本東京、名古屋等城市,史稱“杜立特行動”。完成轟炸任務后,由于種種原因,轟炸機隊沒有按原計劃降落在浙江衢州機場,15架飛機75名飛行員在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境內迫降或棄機跳傘。75人中,3人犧牲,8人被日軍俘虜,64人被中國軍民援救。據檔案記載,有43人降落在浙江境內,其中37名因得到浙江軍民的救助而脫險。
《“杜立特行動大救援”主題影像展》作為全國巡展首站,分為“完美突襲”“衢州營救”“血色曙光”“友誼橋梁”四個單元,以80幅歷史影像,回顧1942年中國軍民攜手營救杜立特飛行隊的感人故事,再現了中美人民并肩抗敵、守望相助的不朽篇章。
衢州杜立特行動紀念館館長童麗娟介紹,今年6月,抗館與衢州市博物館(杜立特行動紀念館)等全國12家抗日航空類紀念地、紀念場館在南京共同發起成立“抗日空戰歷史研究與合作聯盟”。此次展覽即為聯盟強化抗日空戰史研究與傳播的最新成果之一,后續還將赴上海、黃山、武夷山、臺州、重慶等地巡展。
《三萬里長空 逐夢蒼穹——中國航天航空的輝煌征程》專題展由抗館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以下簡稱“南航金城學院”)聯合策劃。通過141張圖片、14件實物,全景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從“航空救國”到“航空報國”再到“航空強國”的跨越式發展和歷史性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展出的“兩彈一星”模型,為南航金城學院為此次展覽特別定制。擔任展覽講解的南航金城學院“兩彈一星”青年志愿宣講團成員表示,“兩彈一星”精神與偉大抗戰精神的內核高度契合,二者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展現了中國人民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裴詩語 任雨風/文 趙杰/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