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歷史上的今天是七七事變的日子,又被稱為盧溝橋事變,因為發生在盧溝橋。
事情的經過,大家也都基本有印象,它的直接責任人就是筆者“隆重”介紹過的牟田口廉也,就是出身挺好,陸大優秀生,書法還不錯,但是打起仗來不知道怎么搞的……壞是肯定挺壞的,蠢也是挺蠢的。
日本于1936年4月7日,通過廣田內閣會議決定繼續向中國華北地區增派兵力,增強該地區的中國駐屯軍!
4月18日,發布“陸甲第六號軍令”,重組中國駐屯軍編制,將其原有兵力增加了近三倍,同時將兵源一年輪換制改為永駐制。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駐華北的駐屯軍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由隊長清水節郎率領,從豐臺兵營出發,荷槍實彈開往盧溝橋西北約1公里的回龍廟至大瓦窯之間地區進行演習……
當然,這在事情之前,有當地民眾證言,日本兵們已經朝居民區練槍很長時間了,在7月之前至少干了一個多月!
在這之前,他們不光是對居民區和盧溝橋練槍!他們是一直有預謀的,而且絕不是只準備了一兩個月,因為北平雖然不是當時的首都,但是也是大家熟知的極端重要的大城市,他們要是想打通在中國的利益范圍,連接起偽滿洲國和中國關內廣袤地區的話,就必須對北平下手。
筆者這里講一下,在大家都熟知的77事變之前,先發生了一個1935年的“永定門”兵變。是有一群賣國的偽軍實施的。
先是原東北陸軍司令長官公署直屬的鐵甲車大隊改由北平軍分會管轄。
在日本特務土肥原賢二(超級壞的中國通)的策動下,原軍閥官僚政客白堅武與石友三等親日分子成立叫“正義社”的一個反動組織,并組建偽“華北正義自治軍”,企圖在北平發動叛亂。
白堅武委任原張宗昌直魯聯軍的師長李瑞清,前往豐臺,暗中收買了東北軍鐵甲車第6中隊隊長段春澤等人,他們就加入了“正義社”。
在這些天之內,日軍催他們動手比較急,所以在6月27日晚,白堅武及石友三決定發動叛亂,以段春澤的鐵甲車第6中隊的“河南”號裝甲列車為主力,配合偽華北軍對北平城發起突襲……
由于北平方面的及時防備和反擊,白堅武策劃的“永定門”事變以失敗告終。段春澤等人被逮捕并處決。
所以說,1935年6月底,白堅武協同段春澤鐵甲車隊發動叛亂失敗后,日本于1936年4月7日,通過廣田內閣會議決定繼續向中國華北地區增派兵力,增強該地區的中國駐屯軍……這也是他們繼續進行罪惡侵略計劃的原因之一,因為收買的偽軍不好使,自己要親自動手了。
那么,到了1937年7月7日這天晚7時30分,日駐屯軍第1聯隊第8中隊演習開始了……
當晚10時40分,日軍聲稱演習地帶傳來槍聲,并稱有一名士兵(志村菊次郎二等兵)“失蹤”,強行要求進入中國守軍駐地宛平城搜查,遭國民革命軍第29軍第37師第110旅第219團的嚴詞拒絕。
這天午夜12時左右,國民政府冀察當局接到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的電話,松井稱:“日軍昨在盧溝橋郊外演習,突聞槍聲,當即收隊點名,發現缺少一兵,疑放槍者系中國駐盧溝橋的軍隊,并認為該放槍之兵已經入城。”就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時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槍聲非中方所發”予以拒絕。
日方當然不甘心,松井又打電話給冀察當局稱,若中方不允許,日軍將以武力強行進城搜查。
同時,冀察當局接到盧溝橋中國守軍的報告,說日軍已對宛平城形成了包圍進攻態勢。為了防止事態擴大,中方經與日方商議,雙方同意協同派員調查,中方派出河北省第4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宛平縣長王冷齋、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專員林耕宇、冀察綏靖公署交通處副處長周永業三人,與日方代表森田徹中佐、赤藤莊次少佐以及寺平忠輔佐官三人組成“中日聯合調查團”,于凌晨4時前往盧溝橋進行調查工作……就可以說就是狼進了羊圈來調查羊了,那他想怎么吃,都是狼說了算了。
日軍突然炮轟宛平城,并進攻盧溝橋。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在團長吉星文指揮下奮起抵抗!
【第29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線第219團官兵“確保盧溝橋和宛平城”,稱“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
盡管當時的中方努力的談判,但是日軍借機還是增兵華北……
我們都知道他們在7月25日進攻了廊坊,7月28日猛攻了北平南苑,第29軍的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壯烈殉國!
大家了解一下,當時日軍的裝甲裝備當中,不論是坦克還是裝甲車可以說都是不太行的那個系列,但對于倉促無準備的中國守軍來說還是好很多的,因為我們可敬的民族英雄們當時擁有其他的就是大刀和一支步槍……他們只有三天的口糧,剩下的就是舍生取義的愛國精神……
7月29日上午9時,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旅團長河邊正三在豐臺駐地召開所屬各部隊長會議。
河邊于9時40分下達了攻擊盧溝橋、宛平城的“步一作命第六二號”命令。
這次充當主攻先鋒的就是挑起“盧溝橋事變”的日軍中國駐屯步兵第1聯隊,聯隊長是牟田口廉也大佐。
所以在7月29日,北平不幸淪陷了,緊跟著7月30日天津也失守了!
那么按照當時的日本戰略目標來說,他們自從甲午戰爭之后,就干著這種罪惡的行為,然后到了1931年,正式侵占了東北。當然想獲得更大的利益,就企圖進一步吞并華北,我們介紹過,他們促成了罪惡的《何梅協定》,建立所謂的“華北自治”準備把華北也吞下去。
所以為了吞并華北,就盯上了盧溝橋這個地點,這個是當時北平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如果控制盧溝橋,也就可以切斷了中國南北的聯系,所以不管是失蹤一個士兵也好,還是怎么樣,他們總要找到理由。
當然這是蓄謀已久的挑釁,努力了不止一兩個月,也不止一兩年,所謂的士兵失蹤是日軍慣用的借口,就像九一八事變那樣。
筆者用了很多資料給大家列出了,當時在平津周邊地區,他們已經集結了那么多的機械化部隊,這可不是找一個士兵的規模。
日方后來被發現的偵查資料寫明,動用了各種力量偵查當時的宛平城的城墻和其他的很多地方的地理地形!
日軍的資料當中說:“宛平城墻高約10米、寬5米,閉合式繞城四周。東西兩面有城門突出,四角及南北側均設有防御工事。宛平城東西城門為兩重門,其中東門較為堅固,時常封閉,城上有工事筑起掩防陣地。在城墻外側掘有2米深、3米寬的壕溝。東城門外有幾戶居民住家。東側約二百五十米左右,有個沙丘地帶,其中有若干高粱地和樹木,因有礙防御被中國守軍砍伐清除了。在城的北側也有一些樹木被砍伐清除了。在城墻外面的陣地上,中國守軍設置了地雷、鹿砦路障,并構筑了應對坦克及裝甲車的戰壕,鐵道橋東側及平漢線到盧溝橋城東北角設置了側防。中國軍隊在宛平城構建了完整的外圍防御陣地。”所以說日軍在為了侵略之前,做了很多細致工作,摸清我方的底細,他們連高粱地被砍掉的事情都搞得一清二楚……
大家知道,這個事件標志著全面抗戰爆發了,反應最快的是我黨,中共中央通電全國,“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我們呼吁全民族抗戰!
慢吞吞的光頭在7月17日才發表廬山講話,因為他要是再不動作的話,其他的國民黨內部力量也看不下去了。
蔣介石宣布,“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語氣聽著雖然消極多了,但至少有態度了。
這個舉動標志著國民政府放棄局部妥協的政策。
武裝到牙齒的日軍一邊在進攻,一邊繼續放出輿論說該事件可能有我黨和蘇方等等力量……總之就是到處栽贓陷害賊喊捉賊,已經到了語無倫次的地步。
之后他們又繼續找理由在1937年也就是昭和12年的7月29日,他們說在通縣,就是現在的北京通州,發生了所謂的通州事件。他們放出話來說,中方軍隊虐待了日僑(包括當時臣服于日本的朝鮮僑民)和其他一些日本守備軍,而事實上中方政府還在盡量息事寧人和談判,更不可能會動他們的平民……在指控別人的時候,很多暴徒經常會按照自己的想象,也就是說他們把自己干得出來的事情全安到了中方軍隊頭上。
另外大家想一下,他們講的是日本軍的奈良部隊在7月30日就開始“反擊”,那么事實上在頭一天,北平就淪陷了……已經失敗的中國軍隊怎么可能去侵犯日本的普通僑民呢?為了挑事情,害幾個不值錢的自己人,日本干這個事兒多了……而且被帶來的朝鮮僑民本來就是被征服的“下等人”,根本不在乎。
那么到了1937年的9月,在全國人民的期待之下,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了。
我們了不起的紅軍改變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全民族抗戰的局面形成了。
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的標志,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的起點。很多以歐美為視角的歷史作品和文藝作品當中都會只突出太平洋戰爭,是因為他們沒經歷我們的深切痛苦。
中國的抗日戰場牽制了日本陸軍的主力,最高的時候達94%。我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個事變也激發了全民抗戰的決心,從那個時候起,軍閥混戰的時候許多人渾渾噩噩過日子的感覺結束了,大家都有一個民族認同感,就是團結起來,保衛祖國。
當然這個事件也引發了西方一些國家的譴責,雖然沒有什么大的效果。但是西方列強也會象征性的干涉一下,因為他們還要攫取在中國過去不平等條約遺留下來的那些利益,他們不愿意看著日本全都吃掉,直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后,這些國家也確實被打痛了,所以中國的抗戰才開始受到了國際上的一些支援……
但是我黨我軍才是抗戰的中流砥柱,我們有這個志氣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終于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人民的勝利。
這次事變也是抗戰的里程碑,中國從局部抵抗轉向了全面抗戰,持續了8年,直到1945年取得勝利。
它同時也是民族存亡的轉折點,確實也打破了日本用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我們用巨大的犧牲捍衛了國家的獨立!我們的軍民傷亡超3500萬人,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付出犧牲最大的,也是貢獻最大的。
之后我們以戰勝國的身份參與創建聯合國,成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重塑了國際地位,在戰后通過國際秩序的重建,獲得了穩定的和平局面。
在這之后到2023年,已經沒有軍隊的日本的自衛隊的演習期間,一個師團長坂本雄一墜機了,日方當時就趕緊發出聲明說跟我國沒有關系……所以國力不一樣了,鄰居態度也不一樣了!
目前我們如果到盧溝橋去參觀的話,可以看到清晰可見的彈痕,可以看到那些小獅子低著頭,仿佛在對你低語歷史的故事。七七事變是我中華民族苦難與抗爭的象征!它仍然警示我們,和平是來之不易的,只有自強不息,方能捍衛民族尊嚴。
到今日,每年的7月7日各地以鳴響防空警報和公祭儀式等等來銘記歷史,傳承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精神火種。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七七事變的精神遺產,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在血與火之中淬煉出的堅韌與團結,照亮我們的復興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