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幾天,特朗普又開始玩極限施壓的老把戲,他高調宣布:已經簽署了針對12個國家的關稅“最后通牒”信函,部分商品關稅稅率將狂飆至60%甚至70%,并強硬宣稱“沒得商量”,8月1號就要生效。
那在中美關稅戰的情況下,很多人就好奇中國會不會收到特朗普發出的關稅信函,這對特朗普的之行又有何影響?
“極限施壓” 背后的困局
一直以來,美國憑借其強大的貨幣和軍事優勢,在全球事務中占據主導地位,但近些年美國的這種地位似乎在逐漸消失,尤其是在特朗普再次上任之后,這一趨勢越來越明顯。
美國通過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借助其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角色,在國際經濟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無論是量化寬松政策,還是大規模的貨幣刺激,美國通過增加市場貨幣供應來刺激經濟復蘇,甚至可以影響其他國家的匯率政策和出口。
但這種政策的副作用也同樣顯而易見,它常常導致其他國家經濟的不穩定,也給全球金融帶來風險。
除此之外,長期以來,美國通過援助與軍事威懾手段,維護著自己的全球影響力,對外援助表面上看是出于人道主義,實則背后隱藏著美國借助經濟援助換取政治支持的目的。
而軍事威懾更是美國的一項常見策略,通過在全球范圍內設置軍事基地,展示軍力,美國能夠在全球各大爭端中占據主導地位。
可從今年特朗普執政之后,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的經濟與外交手段已經沒有太多籌碼可用,不得已只能將“關稅武器”作為應對國際競爭和貿易爭端的主要工具。
關稅一直被認為是經濟領域的“核武器”,一旦使用,往往意味著大規模的貿易戰,且其后果不僅會波及到目標國家,還會對美國本身的消費者和相關產業帶來負面影響。
在過去美國幾乎從未輕易動用這一手段,而此時特朗普卻毫不猶豫地采取了這種極端方式,這不難看出美國在國際博弈中已然陷入了困境,手段用盡,只能通過這一強硬手段施壓他國,迫使其讓步。
當然了,使用這種手段也有特朗普特殊身份的原因,美國其他總統,特朗普是商人出身,而這讓他養成了在談判中制造心理壓力的習慣。
在他看來,只有讓對手感到恐慌和不安,才能在談判中占據上風,所以這次他對12個國家的關稅“最后通牒”使用的是信函。
要知道現在可是科技時代,電子郵件或者官方聲明都比這信函高效的多,但特朗普卻偏偏使用這種傳統的方式。
這并不是說他偏于傳統,而是這種方式極具儀式感,目的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制造心理上的威懾感。
收到美國“最后通牒”的國家,仿佛接受了一份“宣戰書”,這種壓迫感無疑會在談判中給對方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迫使其匆忙做出對美國有利的決定。
但這也讓美國的國際信譽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從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的國際形象不斷受損,不斷退出國際協議、單方面加稅、撕毀國際條約等行為,讓美國在全球范圍內失去了不少盟友的信任。
曾經的“國際警察”形象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霸道總裁”的味道,這使得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愈加孤立。
美國頻繁單方面加稅,甚至無視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破壞了全球貿易的公平與穩定,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商業誠信產生了嚴重懷疑,紛紛尋求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推動本幣結算和多元化外匯儲備。
所以特朗普的這種“極限施壓”政策,雖然短期內可能通過制造恐慌和壓力迫使某些國家做出讓步,但長期來看,不僅損害了自身的利益,還令全球經濟不穩定因素增多。
關稅克制與 “訪華夢”
看到特朗普因為關稅問題,再次對12個國家動手,很多人好奇這次中國會不會也收到特朗普口中所謂的信函。
這就不得不提前兩天一直傳得特朗普即將訪華的消息,要知道在大國博弈當中,領導人會晤有著一種不成文的規則,那便是要盡量避免直接沖突,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這種平衡就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舞蹈,雙方必須時刻關注對方的步伐和節奏,在行動上保持一致,以確保雙方之間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
而特朗普剛剛上任,就曾說出盡快“訪華”的心愿,之后因為中美關稅戰的原因,特朗普的這一心愿不得不推遲,在中美更關系緩和之后,特朗普的“訪華夢”毫不容易能繼續,所以這次他應該不會在去生什么幺蛾子。
畢竟前端時間中美關稅戰當中個,特朗普也能夠看出來,“關稅大棒”對中國來說沒有一點作用,而現在如果在對中國施加高達60%或70%的關稅,那好不容易才與中方建立權利的關系,勢必會再次斷裂,到那時候,自己的“訪華夢”想要實現,可就難上加難了。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臺灣問題也是中美關系中不可繞過的大山,在中國看來,臺灣問題從來都是不可逾越的紅線,是關乎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根本問題。
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這個問題背后凝聚著整個民族的情感和歷史遺憾,任何妥協或讓步都可能導致國家內部的不滿和外部的質疑,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的文化、語言和血脈緊密相連。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不斷出臺一系列利于臺灣同胞的政策,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好的生活條件,許多臺灣同胞選擇來大陸求學、工作、定居,享受到了祖國大家庭帶來的溫暖和關懷。
所以特朗普試圖推動與中國的關系改善,臺灣問題無疑是他必須解決的核心難題,我前駐美大使崔天凱的七個字十分堅決,“中國就是要統一!”
如果特朗普真的想實現“訪華夢”,他就必須認清這一點,采取更加謹慎的政策,停止在臺灣問題上的任何冒險行為。
否則,盡管他可能在其他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但在臺灣問題上始終不肯讓步,最終只會導致兩國關系的徹底破裂。
臺灣問題不容妥協,任何關于臺灣的錯誤信號都將嚴重破壞中美關系的根基,而特朗普若不能直面這一現實,他的訪華之旅就注定是沒有前景的。
信息來源:
特朗普稱8月1日起實施新關稅,最高稅率或飆升至70% 2025-07-05 界面新聞
吳心伯:特朗普要想訪華,臺灣問題不能含糊 2025-07-05 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