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2025年7月7日,離美印貿易談判的最后期限7月9日只剩2天了,雙方卻還是沒談妥。印度這邊急了,7月4日直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扔了個通告,說要對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這招夠狠,直接把特朗普的退路給斷了。
這事兒得從2025年4月2日說起。那天,特朗普簽了個行政令,宣布對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搞什么“對等關稅”,印度也在名單里。啥叫“對等關稅”?簡單說,就是你對我出口的東西收多少稅,我就對你出口的東西也收多少稅,特朗普管這叫“公平貿易”。他覺得美國老被別國“剝削”,貿易赤字太大,得用關稅大棒逼著大家讓步。
印度跟美國貿易往來不小,2023到2024財年,印度對美出口占了它總出口的18%,大概536億美元。主要是工程產品、電子產品、珠寶、藥品之類的東西。結果特朗普這一刀下去,印度28.9億美元的出口受影響,涉及稅款7.25億美元。這對印度來說不是小數目,印度政府當然不干了,覺得美國這是在搞單邊主義,太不地道。
特朗普這邊呢,目標很明確。他想要印度開放市場,尤其是農業和乳業,把關稅降下來,減少美國的貿易赤字。印度這邊卻不樂意,覺得自己已經在WTO框架下給了美國不少優惠,憑啥還要再讓步?
7月4日,印度向WTO扔了個通告,說要對美國商品加報復性關稅。這不是隨便說說,是真要干。印度商務部長皮尤什·戈亞爾放話:“我們想要公平貿易,但絕不會犧牲國家利益。”這話聽著挺硬氣,背后也有底氣。
首先,印度有自己的底線。農業和乳業是印度的命根子,農業占了印度GDP的15%左右,雇了全國一半的勞動力。乳業也不簡單,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牛奶生產國,產值高得嚇人。這兩個市場要是開放,美國的廉價農產品和乳制品沖進來,印度本地農民和企業肯定吃不消。所以印度死守這塊陣地,半步不退。
其次,印度覺得自己被美國“區別對待”了。美國對越南、印尼這些東南亞國家的關稅比對印度的低,印度出口商老早就抱怨這不公平。這次談判,印度直接要求美國把對印度的關稅降到比越南還低的水平,不然沒得談。
最后,印度手里有牌。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市場潛力巨大,美國企業想進來分一杯羹,得看印度臉色。加上印度最近跟歐盟、日本這些地方的貿易合作搞得不錯,真跟美國翻臉,也不至于沒飯吃。
特朗普這次玩大了。他本來想靠關稅大棒敲開各國市場,結果弄得自己四面楚歌。跟中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的貿易爭端還沒搞定,又跟印度杠上了,談判資源被攤得太薄,壓根兒忙不過來。
國內也不消停。關稅政策一出,全球金融市場跟坐過山車似的,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叫苦連天。鋼鋁關稅漲到50%,汽車關稅25%,物價跟著飛,普通老百姓日子不好過,商界也埋怨這政策害了供應鏈。特朗普急需拉幾個國家簽協議,給自己臉上貼點金,不然這總統威信可真要崩。
印度偏偏在這時候硬剛,特朗普頭疼得很。印度不光不讓步,還揚言報復,這讓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有點下不來臺。如果7月9日之前談不攏,美國就得對印度加征26%的關稅,印度肯定還手,兩邊貿易戰一打起來,特朗普的算盤就全亂了。
眼下這情況,離7月9日就2天了,美印雙方還在拉鋸,分歧大得沒法看。印度死守農業和乳業,美國死磕市場準入和關稅減免,兩邊誰也不松口。
印度這邊態度很明確:不開放敏感市場,關稅得比東南亞國家低,還要美國取消對印度鋼鋁的高關稅。美國那邊呢,堅持要印度讓步,說不讓步就加稅。談判桌上你來我往,火藥味兒濃得不行。
有消息說,雙方最近幾天在華盛頓開了好幾輪閉門會,印度還提出對美國汽車零部件、鋼鐵和藥品搞“限量零關稅”,但超過限額就恢復正常稅率。美國好像不太買賬,覺得這不夠“對等”。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臨時協議都還沒影子,情況真挺懸。
印度向WTO扔通告這招,太狠了。報復性關稅一出,等于是告訴全世界:美國你敢加稅,我就敢還手。這不光是給特朗普施壓,還把美國的“關稅牌”給廢了一半。
特朗普的邏輯是用關稅逼人讓步,但印度不吃這套,直接反擊,等于告訴其他國家:你們也別怕美國,大不了拼了。這下特朗普的談判杠桿少了一大塊,別人看印度硬剛沒事,可能也敢跟美國對著干。
更絕的是,印度這通告還把WTO拉進來。美國老早就被WTO裁定過好幾次違規加稅,這回印度再告一狀,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就更站不住腳。國際輿論本來就對美國單邊主義不滿,印度這一手等于把特朗普架在火上烤。
特朗普現在騎虎難下。硬干吧,印度不怕,貿易戰一打,美國自己也得掉塊肉。讓步吧,國內鷹派又不干,覺得這是在示弱,選民也不答應。
最可能的路子是臨時妥協。7月9日之前,美國可能會跟印度簽個短期協議,先把26%的關稅緩一緩,換印度也別急著報復。雙方再留點時間慢慢談。不過這也就是個緩兵之計,核心問題不解決,早晚還得掰扯。
還有一種可能是特朗普賭一把,直接加稅,看印度敢不敢真打貿易戰。但這風險太大,印度真豁出去,美國經濟扛不住不說,國際形象也得再栽個跟頭。
美印這場談判,不是倆國家的事兒,是全球貿易格局的風向標。要是談成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能喘口氣,經濟復蘇還能有點盼頭。談崩了,美印貿易戰一開,全球供應鏈又得亂套,油價、物價估計還得漲。
別國也在盯著呢。印度要是真扛住了美國,其他國家可能會跟進,特朗普的關稅策略就徹底玩不轉。反過來,美國要是壓服了印度,其他國家可能就得捏著鼻子認慫,全球貿易規則還得被美國牽著走。
對中國來說,這事兒也有看頭。中美貿易戰剛緩和點,印度要是頂住美國,中國在全球貿易里的空間還能再大點。要是印度倒了,美國騰出手來,可能又得拿中國開刀。
這幾天是關鍵。美印雙方都憋著一口氣,誰先眨眼誰就輸半招。印度靠著國內支持和國際道義,把特朗普逼到了墻角。特朗普呢,手里牌不多了,還得硬撐著面子。
從邏輯上看,印度這波操作挺聰明。WTO通告一出,既保住了底線,又給美國上了眼藥,進可攻退可守。特朗普要想破局,要么服軟,要么硬拼,倆選擇都不好受。
接地氣點說,這就像倆人吵架,一個嗓門大但底氣不足,一個不吭聲但手里有家伙,誰贏還真不好說。7月9日一到,真相就得揭曉。
往后看,美印這事兒估計還得磨一陣。短期內簽個臨時協議的可能性不小,畢竟誰也不想真撕破臉。但農業、乳業這些硬骨頭不啃掉,協議也就是個面子工程。
印度這邊會接著硬下去,國內民意不支持讓步,它也沒法退。加上跟歐盟、日本的合作越走越近,印度對美國的依賴沒那么大了,底氣只會更足。
特朗普那邊就難說了。國內壓力一大,貿易政策可能得調調方向。要是再多輸幾場談判,他這“關稅治國”的招牌就得砸手里。
全球貿易這盤棋,越下越亂。美印這出戲還沒完,各國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接下來怎么出牌,全看這幾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