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天津7月7日電輕點屏幕輸入指令,放入原料,一個精巧的3D打印件瞬間成型。在天津魯班工坊建設體驗館的精密儀器展臺前,塔吉克斯坦國家科學院學部副秘書長阿克馬爾?涅馬托夫連連贊嘆:“魯班工坊的技術教育經驗與我們正在實施的國家發展計劃高度契合,非常期待能在人工智能、納米技術等前沿領域與中國展開深入合作。”
7月7日,“世界市長對話?上合峰會城市”參訪活動在天津魯班工坊展開。魯班工坊是天津職業教育原創首創、天津職業院校率先組織實施的國際化品牌項目,將中國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專業標準、技術裝備、教學資源與世界分享,為合作國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來自上合組織的各國嘉賓走進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魯班工坊建設·體驗館,或駐足于記錄各國建設歷程的展示墻前,了解魯班工坊的海外發展;或動手操作智能制造實訓設備,實地體驗中國產教融合模式下智能制造技術“出海”的成果。
體驗館內,小機器人同嘉賓互動起舞。閆叢笑攝/光明圖片
“通過魯班工坊,我們已經幫助上百名泰國學生圓夢中國,在這里,他們不僅掌握了專業技能,更學會了中文,深度了解中國文化,這對他們的職業未來有極大助力。”展館內,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泰國魯班工坊的泰籍教師黃可瑩向記者分享她的故事:“如今泰國中資企業蓬勃發展,魯班工坊培養的人才恰逢其時,精準匹配了企業需求,真正實現了中泰雙方的互利共贏。”2016年,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和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合作建立了泰國魯班工坊,成為中國在海外的首個魯班工坊。
截至目前,中國已在亞非歐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個魯班工坊。在上合組織國家中,天津已在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柬埔寨、埃及等上合組織國家建設了10個魯班工坊。隨著國際認可度持續攀升,這一中國職教品牌已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6月19日,由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俄羅斯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共建的俄羅斯魯班工坊正式揭牌。
“俄羅斯在職業教育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而中國的技術進步也顯而易見。魯班工坊構建的雙贏模式將推動上合組織的可持續發展,既為當地培養了所需的人才,更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夯實技能與信任基礎。”在參觀5G通信全場景后,俄羅斯圣彼得堡歐洲大學政府和公共關系副校長、歷史學院教授尼基塔·洛馬金表示:“這絕非單向輸出,而是一條雙向奔赴、共同繁榮的康莊大道。”(記者 閆叢笑、王藝釗)
《光明日報》(2025年07月08日09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