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美國的丙烷賣不出去了,特朗普在關稅上反復無常的做法,非但沒有讓美國的企業受益,如今正在把負面的損傷逐步帶到各行各業里去。
交關稅之前,美國丙烷大部分流向亞洲市場,確切說是流向了中國市場。關稅提高以后,國內的丙烷需求方只能被迫尋找別的原料供應商。
特朗普原本以為自己同意采取緩和策略,一定會讓中國的采購繼續,可現實的情況并非如此。如今國內的很多丙烷需求企業并不愿意重新從美國供應商那里購買。道理也很簡單,特朗普可以緩和局勢,同樣也能夠再次讓局勢變得緊張起來。
如果不從美國購買,我們又能從哪里尋找穩定的供應商呢?這件事對未來的中美貿易又意味著什么呢?
從45萬桶到徹底中斷供應
丙烷可以用于制造塑制品,也能用來取暖,屬于液化石油氣的一種。美國的產量和出口量都很龐大,以2017年的數據為例,日產量可以達到90萬桶以上,出口量也高達45萬桶左右。而且,這僅僅是出口到亞洲地區的規模。
除了我國以外,日本、韓國、新加坡每年也都從美國大規模進口丙烷,亞洲地區的進口量占到了美國丙烷出口總規模的一半。這一趨勢過去幾年來持續增強,也讓美國成為了我國丙烷的主要供應商。
特朗普此前突然加稅,使得我國企業購買丙烷的成本陡然增加。在這種局面下,大量的企業只能拋棄美國貨,轉而尋求其他的市場。
根據市場的信息顯示,目前國內企業已經把購買目標轉向了加拿大和中東。這也讓美國內的丙烷生產商措手不及。要知道,在去年我國進口丙烷中,六成以上的規模都來自美國。
客觀上來說,中美之間的丙烷貿易已經相當穩定,去年的總進口量為3568.21萬噸,單單從美國的進口規模就高達1800.77萬噸。
如今,在丙烷領域,曾經的貿易輝煌不復存在,中國的企業和美國的供應商徹底掐斷了聯系。即使特朗普的緩和政策還在持續,國內的企業已經不打算再從美國購買,或者說還要再觀望一段時間。沒有誰敢100%的肯定特朗普不會再采取別的措施,沒有誰敢認定特特朗普不會反復無常了。
代替貨源已經逐漸穩定
截止到5月中下旬,根據業內透露的情況,國內的丙烷采購依舊圍繞加拿大和中東地區展開。雖說以往主要是從美國購買,沒有和別的丙烷供應商打過交道,但是大量國內的企業已經在迅速適應替代美國的新購買方案。
對中國的企業來說,這事實上還是比較艱難的。要知道,任何一項進出口貿易,供應體系一旦穩定下來以后,包括價格在內,再加上物流運輸,每個環節的供應商都是固定好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生產和需求。
特朗普這個反復無常的人,一下子就把以上的一切都給毀掉了,其實在別的行業領域,他也給完全毀掉了。沒有了這個供應體系,國內的需求企業只能尋找別的出路。
世界上不是只有美國在生產丙烷,只不過此前因為穩定的供應體系已經跟美國的供應商構筑起來了。對國內的企業來說,只能拋棄幻象,重新建立新的穩固的供應鏈體系。
整個過程當然不好受,但是特朗普的逼迫也讓國內的很多企業適應了這種不確定性的節奏,而且從更大范圍內來看,不單單是丙烷的采購領域,在其他領域,無論是從美國購買商品,還是我國的商品出口到美國,經過特朗普這一輪的折騰以后,國內的企業勢必都會重新審視未來和美國的貿易究竟該怎么進行。
正是在這樣的一種局面下,國內企業還不打算恢復從美國購買丙烷。特朗普的破壞效應已經產生,即使美國采取緩和策略,但重新構筑信任并不簡單。最關鍵的是,供應鏈說打破就打破,重建起來也不可能這么快,企業都還沒有從慌亂中緩過神來呢。
對其他的丙烷生產商來說,他們當然也愿意跟中國展開長期合作,畢竟中國是最大的塑料生產國,每年的丙烷需求龐大。換言之,這個市場的競爭原本就很激烈,特朗普的一番騷操作反倒幫了其他國家的忙。如此一來,美國內的丙烷非但銷售不出去,還得面臨價格持續下降的風險。
負面影響傳到了美國這邊
按照原先的規劃,原定于本月和下個月到貨的一批美國丙烷此前已經運往了東南亞地區。即便這批貨賣出去以后,美國內還要面臨庫存積壓的問題。
隨著市場被其他國家占領,美國的生產商只能降低產量,不然就會導致庫存成本持續上升,進一步又會推高美國丙烷的出口價格,從而讓美國貨進一步喪失市場競爭力。這些連續不斷的情況未來將會讓丙烷生產商虧損。
除了丙烷,包括乙烷和液化天然氣在內,下一個階段的出口也會受到干擾和影響。市場已經注意到,原本從美國開往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現在也不見蹤影。也就是說,整個能源出口領域都被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給徹底打亂了,美國的能源企業接下來要遭受一連串的負面打擊。
能源領域的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需求,未來一定會從美國之外尋找供應商。換言之,中美之間圍繞液化天然氣的進出口大概率不會再有什么新合同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鄰居加拿大一條全新的輸油管道從去年開始擴建以后,源源不斷的石油正在輸送到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市場的觀察也發現,加拿大的這些石油大多都被中國的客戶買去了。
所以,還是那句話,美國的能源供應商遭受損失,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反倒讓鄰居加拿大撿了一個大便宜。在此之前,加拿大對我國的石油出口量每天大約在7000桶左右,但截止到目前,這一規模已經增加到20.7萬桶。
特朗普是不是要抓狂了?如果不想看著加拿大繼續賺取原本屬于美國的利潤,他就應該把加拿大真的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了,這樣一來,加拿大的利潤不就變成美國的了嗎!
重新構筑信任并不容易
通過兩國的丙烷貿易就能看出來,特朗普要重新構筑貿易領域的信任,并非像他想的那么簡單,更不可能是一句話的事。原先的貿易體系被他三拳兩腳給破壞掉了,難道再憑他一句話就能夠重新讓這個體系復活嗎?顯而易見是不可能的,特朗普真正需要做的是如何讓中國重新相信美國,不會再反復無常。可這樣一來,特朗普自己又不愿意了。
所以整件事的根源都在特朗普的身上,是他破壞掉的,未來是否要進行重構,還得從他這里開始。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現在球就在特朗普腳下,就看他要怎么發了。這也意味著,中美之間圍繞關稅的爭斗雖然暫時緩和了,但不見得商貿能夠迅速恢復到過去的狀態。
還是那句話,貿易體系的構筑不是一兩天內就能夠迅速完成,尤其是美國內的一些企業,他們事實上也在觀望美國政府接下來會怎么做。
特朗普原本就是反復無常的人,未來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如果再次緊張,整個體系勢必還會崩斷。
如此一來,已經在貿易鏈中脫鉤的一些企業,他們在尋求到新的代替方或者市場的時候,可能就不打算再進入這片雷區了,也就是說國內的一些企業以及美國的一些企業,彼此間會“友好”的躲開。
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出來,特朗普的破壞力是驚人的,擁有破壞力,不見得他就擁有重構能力,尤其是如何讓中國重新恢復對美國的信任,這是一個本質上的難題。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的丙烷生產商下一步有可能會降價。如果降價的幅度較大,從市場的角度看,這才算是他們表現出了真正的誠意。即便這樣,中國企業是否購買還是未知的。
下一步的趨勢已經再明顯不過,特朗普需要構筑信任,美國的企業需要表現誠意,原本想通過關稅加征的策略,讓整個市場圍繞自己運行,但特朗普的一番騷操作,反倒讓美國整體陷入了被動之中。
這一趨勢至少在下半年肯定還會持續,整個市場都在觀望,更何況其他國家對于中國的市場也十分渴求,美國人的主動退出,等于是給他國制造了再好不過的機會。
不得不說,特朗普對自己人真的夠狠,對別人真的相當友好,或許這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吧。
未來的中美關系也不用看別的領域,市場和貿易的表現就是最好的晴雨表。特朗普如今把它給破壞掉了,下一步肯定要構筑,但是構筑的成本都壓在了美國這邊。
結語
丙烷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能源,至少美國不是唯一的供應商,不能夠從美國購買,完全可以從別的渠道購買,也能夠從別的渠道重新構筑起供應體系。
下一步,中國的企業和市場也應該認識到,離開美國,事實上的貿易進展也還會繼續下去。雖然中間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但只要重新構筑貿易體系,還是能夠恢復原來的節奏的。
至于特朗普,就讓他自生自滅去吧,如果有必要,美國那些受損了的行業肯定會幫我們把他滅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