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國防部發言人蔣斌大校回應了近期多國傳出的“有意采購殲-10戰斗機”的消息。根據他的說法,我們基本能得出這么個結論:確實有外軍在洽購殲-10C,而我們會謹慎負責任的進行出口,出口對象將主要面向“友好國家”。
自從5·7空戰后,埃及、伊朗、哥倫比亞、孟加拉國、印尼等國都相繼被外媒曝出,在考慮采購殲-10C戰機。
而西方(尤其是美國)對此憂心忡忡,法國人甚至造出“中國利用使館破壞陣風戰機銷售”的謠言,不僅擔心中國就此打破西方軍貿的壟斷,更擔心西方盟友被中國“挖墻腳”。
然而,殲-10C成為軍貿市場的“新頂流”,靠的是實戰“驗貨”,吃的是中國工業體系升級的紅利,西方就算著急,也改變不了這個結果。
更何況,長期以來,中國軍品出口一直堅持著三項原則,即有助于提升接受國正當自衛能力,不損害地區和平穩定,不干涉內政。
蔣斌那句“分享發展成果”,就點明中國將武器出口定位為“技術共享”而非“霸權工具”,與西方附加政治條件的軍售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西方賣天價武器吸小弟的血,中國賣性價比裝備交真朋友;西方用軍售綁架地緣政治,中國用軍售搭建多極世界。我們已經用實際行動清晰表明,我們有自己的原則,不會走上西方的老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