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南區圣燈山鎮,有一個以石斛種植聞名的村落——灘子口村。這個面積9.107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共733戶2126人的村莊,曾一度面臨產業發展分散、村民致富途徑單一、鄉村治理難度較大等困境。然而,近年來,灘子口村黨委立足村情實際,以石斛產業為紐帶,創新推出“石斛聯心?四聯共治”模式,通過組織聯建、產業聯促、人才聯育、治理聯抓,凝聚起各方力量,成功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子,一幅產業興旺、治理有效的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灘子口村以石斛為媒,創新‘四聯共治’模式,讓黨建活力轉化為鄉村振興動力,這是基層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笔羯芥傸h委書記臘丁揚如此評價灘子口村的發展之路。
圣燈山鎮黨委書記臘丁揚講話
組織聯建聚合力,夯實產業發展根基?
組織是發展的基石,灘子口村深知這一點。為了凝聚產業發展的合力,村黨委從組織建設入手,下足了功夫。?
灘子口村成立了以村黨委為核心的“石斛產業聯合黨支部”,其中涵蓋2名種植戶、2名合作社負責人、3名產業務工人員。該黨支部建立了每月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圍繞產業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矛盾糾紛調解等重大事項共商共議、協同推進。截至目前,已召開聯席會議12次,解決產業發展難題5個。在石斛種植基地生產步道項目中,通過聯席會議確定了由村黨委向上爭取資金支持、企業捐贈部分建材、村民投工投勞的方案,僅用20天就完成了長100米寬2米的生產步道建設,切實解決了石斛運輸難題。?
不僅如此,灘子口村還開展“支部結對共建”活動,與區農業農村委黨支部、重慶農林科學院黨支部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區農業農村委黨支部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萬元用于村里石斛產業發展,并派技術骨干每月到村指導1次;重慶農林科學院黨支部每季度組織專家團隊到村開展技術培訓,去年累計培訓農戶120人次,編寫《石斛高效種植手冊》500冊發放給農戶,使石斛畝產提高了20%。同時,村黨委組織了10名黨員干部到云南石斛種植基地、浙江石斛加工園區等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借鑒外地“黨組織+電商”的銷售模式,幫助村民在抖音等平臺開設店鋪,年線上銷售額突破20萬元。?
產業聯促強引擎,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引擎,灘子口村以石斛產業為核心,不斷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拓寬群眾的增收渠道。?
簽約儀式現場
村黨支部牽頭成立“灘子口石斛種植專業經濟聯合社”,創新“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企業”的利益聯結模式,動員150戶農戶以土地、資金、勞動力等形式入股,其中土地入股80畝,資金入股20萬元。合作社實行“三統一”管理:統一采購種苗和農資,通過批量采購使種苗成本降低15%,農藥化肥成本降低10%;統一技術標準,制定《灘子口村石斛種植技術規范》,組織黨員技術骨干分片指導農戶按標準種植,確保石斛品質;統一銷售產品,與3家藥材收購商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產品售價較散戶銷售平均提高12%。?
游客參觀石斛
在延伸產業鏈條方面,灘子口村成功引進重慶烏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精深加工企業,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石斛加工廠,開發出石斛粉、石斛楓斗、石斛酒等深加工產品12種,帶動80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月工資3000元。依托加工廠打造的“前店后廠”模式,建設了石斛產品展銷廳,年接待游客3萬人次,銷售額達100萬元。?
此外,灘子口村大力發展石斛鄉村旅游,打造占地60畝的石斛觀光園和科普基地,種植鐵皮石斛、金釵石斛等10余個品種。每年6月舉辦的石斛花節、石斛文化節等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僅石斛花節期間就接待游客2萬人次,帶動餐飲、住宿收入30萬元。同時,開發的石斛采摘體驗、科普講解等旅游項目,以及推出的石斛花茶、石斛飲品等旅游商品,讓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00萬元,使石斛產業附加值提升30%。?
人才培育激活力,筑牢鄉村振興根基?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灘子口村通過多種舉措,培育和引進各類人才,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村民采收石斛
實施“頭雁領航”工程,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選拔有5年石斛種植經驗、帶領5戶農戶致富的黨員擔任村黨組織書記,選配2名懂產業、善經營的黨員進入“兩委”班子。建立“兩委”干部季度培訓制度,邀請鎮黨建辦、農服中心工作人員進行政策法規、產業發展等方面培訓,去年組織培訓4次,有效提升了班子成員的履職能力。在村黨組織書記帶領下,村“兩委”成功引進石斛加工企業、研學企業2家,爭取項目資金200萬元用于石斛加工廠建設。?
村里還建立了“鄉土人才庫”,收錄6名在石斛種植、加工、銷售方面有一技之長的本土人才,實行“技術入股+獎勵補貼”激勵機制。對帶動5戶以上農戶增收的鄉土人才,給予每年2000元的獎勵。村民何某是村里的石斛種植能手,加入人才庫后,與10戶農戶結成幫扶對子,傳授大棚種植技術,使這10戶農戶的石斛年產量平均增加20公斤,戶均增收5000元。?
不僅重視本土人才,灘子口村還開展“人才回引”行動,制定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為返鄉人才提供3年免息貸款、免費場地租賃等支持。去年吸引2名高校畢業生、5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其中大學生張某通過直播帶貨銷售石斛產品,年銷售額達30萬元,帶動8名村民就業。?
治理聯抓促和諧,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良好的治理環境是鄉村發展的保障,灘子口村通過治理聯抓,營造出和諧穩定的發展氛圍。?
石斛入菜
灘子口村強化黨組織對鄉村治理的領導,完善“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對村內重大事項如集體資產處置、產業項目引進等,嚴格按照“黨委提議”“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決議的程序進行,并及時公開決議結果和實施情況。2024年通過“四議兩公開”決策實施項目6個,均得到村民的廣泛支持。在石斛加工廠占地過程中,通過充分征求村民意見,調整了占地范圍,保障了5戶村民的合法權益,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同時,村里健全群眾自治組織,成立村民議事會和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由12名黨員、7名村民代表組成,每月召開1次會議,2024年調解鄰里糾紛8起,解決環境衛生、灌溉用水等民生問題12個。紅白理事會制定《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倡議書》,倡導勤儉節約,2024年村里辦理婚事12起,平均花費較往年減少3萬元;辦理喪事8起,平均花費減少2萬元,有效遏制了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
在法治保障方面,灘子口村加強法治宣傳和治安防控,聘請鎮司法所工作人員擔任法律顧問,每季度到村開展1次法治講座,去年累計開展法治講座4次,發放法治宣傳資料1000余份。組建由10名黨員組成的治安巡邏隊,每天早晚在村內巡邏,安裝監控攝像頭15個,實現主要路段治安防控全覆蓋。去年以來,村里未發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0%,村民安全感大幅提升。?
此外,灘子口村深化德治教育,每年開展“文明家庭”“致富能手”“好媳婦”等評選活動,評選出“文明家庭”10戶、“致富能手”5名、“好媳婦”8名,并通過村廣播、宣傳欄等宣傳其先進事跡。村民宋某因悉心照顧癱瘓婆婆8年、熱心幫助鄰里被評為“好媳婦”,其事跡在鄰里間廣為流傳,在村里掀起了孝老愛親的熱潮。村里還開放文化廣場和藏書2000冊的農家書屋,廣場配備健身器材15套,每天傍晚有50余人開展健身、舞蹈等活動;農家書屋每月借閱量達150人次,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灘子口村,在“石斛聯心?四聯共治”模式的推動下,產業蒸蒸日上,村民生活越過越紅火,鄉村治理井然有序,正以嶄新的姿態邁向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
上游新聞 譚柯 實習生 黃楚宸 通訊員 劉紀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