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青少年環保意識,推動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7月8日,重慶北控耐德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聯合巴南區蓮花街道烏洋街社區開展學生暑期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以"趣味互動+知識科普"的形式,引導青少年成為綠色生活的踐行者。
活動現場。
活動在社區會議室拉開帷幕,志愿者以"垃圾的旅行"為主題,通過PPT演示、動畫視頻等形式,系統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從"垃圾侵占土地、污染環境"的現實危害,到"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的資源價值。針對學生群體,志愿者重點解析"四分法"核心要點,結合"飲料瓶-回收站-新制品"的循環案例,讓抽象知識變得直觀易懂。
志愿者為學生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理論學習后,"分類大挑戰"互動環節點燃全場熱情。志愿者拋出"廢舊燈管屬于哪類垃圾?""寵物糞便該怎么處理?"等問題,學生們爭相舉手,答對者獲贈小禮品,現場氣氛熱烈。模擬分類互動環節,孩子們手持印有垃圾圖案的卡片,快速判斷并投入對應"垃圾桶"模型,過程中互相糾錯、交流技巧,將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活動中,一名小學生感慨:"原來垃圾分類有這么多學問,以后我要當家里的‘分類小老師’!"
"分類大挑戰"互動環節。
為擴大活動影響力,社區同步開展"家庭環保行動倡議"活動,向參與學生發放《垃圾分類指導手冊》,鼓勵其記錄家庭分類日常,每周反饋"分類打卡";志愿者分享"家庭分類小竅門",引導學生帶動父母、長輩養成習慣。家長們紛紛點贊:"孩子主動教我們分類,不僅自己學懂了,還讓全家跟著進步!"
社區開展"家庭環保行動倡議"活動。
此次活動覆蓋轄區眾多名學生及家庭,通過"知識浸潤+實踐體驗"的方式,大家紛紛表示,對垃圾分類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愿意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分類習慣,為保護環境貢獻力量。未來,重慶北控耐德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將聯合烏洋街社區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讓青少年成為社區環保治理的"青春力量",推動垃圾分類成為轄區新風尚。
上游新聞 譚柯 實習生 郭婧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