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王毅外長訪問歐洲期間,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威脅對歐盟農產品出口征收17%關稅,美歐貿易爭端陡然升溫。而此時,中方代表尚在歐洲,這一消息瞬間讓局勢變得更加微妙復雜。
馬克龍(資料圖)
長期以來,美歐貿易摩擦不斷。此前,美國已對歐盟征收過多種名目的關稅,20%的“對等關稅”、25%的“汽車稅”,以及25%的“鋼鋁稅”。這些關稅嚴重沖擊了歐盟相關產業,影響了歐盟企業的利潤與市場份額,也使得美歐貿易關系愈發緊張。如今,美國又將矛頭指向歐盟農產品出口,若這17%的關稅落實,歐盟農業出口大國將遭受沉重打擊。像法國、荷蘭等農產品出口占據重要經濟地位的國家,大量農產品可能面臨滯銷,農民收入銳減,農業產業鏈上的眾多企業也將陷入困境。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與王毅外長會見時,連提四個請求。其一,希望同中方加強國際經濟、金融、全球治理等方面政策協調。當下全球經濟復蘇乏力,金融市場波動劇烈,氣候危機、公共衛生等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美國卻在諸多問題上推行單邊主義,退出多項國際協定。其二,強調中法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承擔更重要責任,期望與中方在應對霸權沖突和陣營對立方面合作。其三,呼吁中國加大對法國的投資,發展更為平衡的經貿關系。
近年來,中法經貿合作雖有進展,但在一些領域仍存在不平衡。其四,明確表達希望擇機訪華。訪華不僅能增進中法兩國高層的直接溝通,更能為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合作注入新動力,推動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邁向新高度。
馬克龍(資料圖)
然而,歐盟在處理與中美關系時,處境艱難。歐盟由眾多國家組成,各成員國利益訴求不同,決策機制復雜。在應對美國貿易威脅時,難以迅速形成統一、有效的應對策略。同時,在與中國的關系上,也存在諸多分歧與摩擦。如在電動汽車關稅問題上,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引發中方不滿;在稀土出口方面,歐盟也對中國政策有所質疑;近期,中國商務部還宣布對原產自歐盟的白蘭地征收反傾銷稅,盡管部分企業因價格承諾可免征稅,但仍反映出中歐經貿關系存在緊張點。
但中歐合作也有廣闊前景。在綠色能源領域,雙方可在太陽能、風能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上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數字經濟方面,中歐在電子商務、數字支付、大數據等領域交流合作空間巨大;科技創新領域,雙方科研機構、高校可加強人才交流、聯合科研項目等合作,提升全球科技發展水平。
馬克龍(資料圖)
中方在中歐關系上一直秉持和平共處、互利共贏原則。面對歐盟的一些不合理舉措,中方也進行了有理有據的回應與反制。同時,中方也期望歐盟拿出誠意,取消不合理制裁,營造良好合作環境。畢竟,中歐合作不僅有利于雙方經濟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繁榮也具有重要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