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舊傷!”
7月4日,中國泳協正式公布新加坡世錦賽的參賽名單,網友卻發現少了個熟悉的人。
為什么又沒帶全紅嬋?教練組給出的回復是全紅嬋因傷病問題,所以暫時缺席此次比賽。
全紅嬋緊急回廣州進行康復治療,這次的新加坡世錦賽就由陳芋汐帶領出戰。
本來運動員傷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一時間網絡出現諸多討伐全紅嬋的聲音。
這位曾經橫空出世的跳水巨星,如今面臨著更嚴酷的考驗。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紅星新聞】【羊城派】【新京報】(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舊傷復發,無奈退出
這是今年全紅嬋第二次缺席大賽了,早在今年5月在武漢舉行的全國跳水冠軍賽上,全紅嬋就因傷沒有參加。
當時的全紅嬋就已經抵達武漢隨隊訓練,但是因腳腕的舊傷復發,無法再繼續堅持比賽,只得無奈退出比賽。
這次的再次傷退,仍是因為傷病還沒恢復好。連續兩次大賽因傷缺席,這位天才少女如今飽受傷病折磨。
全紅嬋的傷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經年累月的訓練、比賽積累而成的。
自從全紅嬋在21年東京奧運會一戰成名后,她開啟了屬于自己輝煌的職業生涯,同時也開啟了傷病的痛苦。
2023年的全國錦標賽,全紅嬋的腰傷復發,疼痛難忍;2024年冬訓手腕舊傷復發。
加上今年這兩次已經是兩年內5次傷退了,一次次的傷病敲打這位18歲的“巨星”。
長期的高難度動作,帶來身體機能的損傷,全紅嬋已有腰肌勞損的傷,腳腕上也因長期的運動造成傷痛。
經常泡水也致使眼部發炎,一次次的落水,都在沖擊著手腕,這是全紅嬋鮮亮背后的辛酸。
除了傷病困擾,全紅嬋最大的阻礙就是發育難關了。
全紅嬋從東京奧運會以后,身體進入了發育期,身高較之前增加了7厘米,體重也增加了8公斤,這對她的訓練造成極大挑戰。
身體的變化致使全紅嬋需要一次次重新適應跳水動作,全紅嬋的主管教練陳若琳就曾講述過發育對于全紅嬋的影響。
陳若琳表示:“每天全紅嬋都在為207C受折磨,每次比賽完,她的207C就跟不會跳了一樣,都得從頭再來。”
全紅嬋也很失落,她說自己小時候從來沒有因為比賽而難過,但那段時間因為死練“207C”特別難過。
在接受央視采訪時,她說備戰東京奧運會的時候,陳芋汐正在經歷發育期,當時自己還不太能理解,現如今自己經歷過后非常理解,是真的很痛苦。
傷病痛、發育痛,這是每個運動員都一定會經歷的難關,是職業生涯的巨大挑戰。
傷病困擾,未來何去
體育競技就是如此殘酷,多少天賦極高,熠熠生輝的新星,就因傷病,職業生涯戛然而止。
國際泳聯數據顯示,女子跳臺選手平均職業生涯僅6-8年,遠低于跳板選手。
過去的就有多個因傷病斷送職業生涯的案例,桑雪16歲離隊,張家齊20歲泯然眾人等等,這些都是切切實實的前車之鑒。
所以全紅嬋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安心康復,能恢復到傷病前的狀態要遠比堅持一場、兩場比賽重要。
全紅嬋的傷也和長久以來賽程的緊密有關系,甚至可以說傷就是累出來的。
全紅嬋這幾年的職業生涯,可以說各種大的、小的賽事她都沒有落下,名聲太糟也導致聚光燈一直在她身上,每場比賽都是焦點。
她不能休息,也不敢休息。中國國家跳水隊一直采用的是以賽代練,也就是要頻繁參加各種大小比賽,以保持狀態。
而在賽后的訓練,也是安排得非常慢。全紅嬋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經常是上次的傷病還沒休息好,就又投入到下一次的訓練中。
全紅嬋本身就處于發育階段,骨骼正在發育,如果休息恢復不好,身體長期處于高強度訓練,很有可能職業生涯會被提前終結。
體壇有多少“被練廢”的天才,這都是真實的教訓。
比如姚明巔峰期在NBA打下一片天地,是休斯頓火箭的當家明星,但卻因為頻繁被國內征召回來打比賽,各種大小比賽都要姚明上。
最終姚明因高強度、高密集的賽事,最終傷病不可逆轉,三十出頭就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所以對于全紅嬋的擔心不無道理,再加上現在跳水隊的醫療保障也令人堪憂。
中國跳水隊的醫療水平目前還比不上國際頂尖的水平,這對于運動員的康復也至關重要。
不過目前全紅嬋也已經投入康復,她的情況目前是中國跳水界的重中之重,所以也相信她的康復會順利。
不過就在全紅嬋準備投入康復時,網絡上卻響起了質疑。
輿論爆發,陷入爭議
全紅嬋傷退缺席比賽公布的第二天,全紅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自己在老家看夕陽的照片。
沒想到就是這簡單的動態更新,就又引起某些人的指責。
不少人批評全紅嬋不夠自律,認為她只知道玩耍,康復期間不好好恢復,甚至有人直接惡語相向。
一直以來輿論對于全紅嬋的指責就不少,很多人是出于對職業運動員的苛刻,而更多人是對職業運動員的生涯發展缺乏了解與尊重。
首先就是在全紅嬋傷退時,有人進行“陰謀論”,炮轟教練組,說是教練組不讓全紅嬋上去比賽。
這種言論看似是關心運動員,實際上是對運動員健康的漠視,運動員的很多傷病不是小打小鬧,幾天就能恢復,嚴重的停賽幾個月、半年去恢復都很正常。
還有人抨擊全紅嬋接廣告,說心思不在跳水上,這種言論就更搞笑了。運動員在允許的情況下是可以參加商業活動的。
運動項目本來就和商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一方面運動項目需要商業投資,另一方面運動員也需要賺錢,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
互聯網一向喜歡造神,然后再毀神,全紅嬋也曾直言,感覺觀眾不是喜歡她,只是喜歡跳水。
就曾有評論員批評,現在中國的許多觀眾不是喜歡運動員,也不是喜歡運動項目,就是喜歡冠軍。
從早期對劉翔的苛責,到對樊振東、王楚欽的指責,再到如今對全紅嬋的質疑,這寒了多少運動員的心了。
真心希望輿論可以對運動員們多一些寬容,希望不要打擾全紅嬋,讓她能好好康復。
結語
有多少曾經為國出征,榮譽無數的運動員,職業生涯最終倒在傷病之下;又有多少運動員遭受無端指責,陷入輿論風暴。
和其他運動員一樣,全紅嬋陷入傷病痛苦屬于運動員的必經之路,希望嬋寶可以康復順利早日回歸賽場。
雖然征戰賽場多年,但全紅嬋畢竟還是個孩子,希望輿論可以對我們的運動員寬容些,多給他們些鼓勵。
本文信息來源:【紅星新聞】【羊城派】【新京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