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NO.1 券商行業半年流失超7千人,國泰海通減員數最多
業務轉型之下,國內證券行業正經歷深刻的人力資源重構。據數據,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120家證券公司(不含單列的資管子公司,含單列投行子公司,下同)從業人員合計32.5萬人,半年減員7330人,降幅2.2%。其中,80%券商出現減員,國泰海通(-698人)、國信證券(-424人)等頭部機構減員規模居前,方正證券投行以15.9%的減員比例成為“瘦身”力度最大的券商,但也有部分中小券商逆勢增員。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有5家券商從業人員破萬人,國信證券從業人數滑落萬人臺階。
點評:券商行業半年減員超7千人,反映出行業在業務轉型中的人力資源調整。頭部券商如國泰、海通等減員規模較大,或因優化成本、提升效率。行業整體減員可能影響部分業務規模,但也利于資源集中。中小券商逆勢增員,顯示差異化競爭策略。對股市而言,券商板塊的盈利預期或受調整影響,整體市場情緒可能因此產生微妙變化。
NO.2 民商基金注銷牌照,公募銷售行業進入自我淘汰時代
近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發布通知,決定注銷民商基金銷售(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商基金)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記者注意到,5月份以來,多達幾十家基金公司陸續與其終止銷售合作業務。除了民商基金,其實這幾年已有多家機構注銷了公募銷售牌照,因牌照存續門檻提高,保有量成為關鍵考量。基金銷售牌照有效期3年,未達到保有量要求的機構將面臨注銷。行業進入自我優化階段,囤牌照行為大幅減少。
點評:民商基金注銷牌照,反映了公募銷售行業正經歷洗牌。牌照保有量門檻提高,促使機構更加注重業務質量而非數量,這將對基金銷售公司的市場地位產生差異化影響。同時,行業競爭格局趨于優化,有利于提升服務效率。對股市整體而言,行業自我淘汰意味著資源配置更趨合理,但短期內或引發部分投資者的觀望情緒。
NO.3高股息、高成長“兩手抓”,險資下半年有望增配權益類資產
面對低利率的市場環境,增配權益類資產成為險資普遍共識。近日從業內獲悉,下半年險資依舊有望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主要將聚焦兩大方向:一是以低估值、高分紅為主的高股息標的;二是以新質生產力、新消費為代表的高成長標的。今年上半年,險資通過舉牌上市公司、成立私募基金等方式積極入市。業內人士認為,險資持續入市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優化權益投資風險因子、開展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等政策為險資入市打開了空間;另一方面,低利率環境下,長期債券收益率難以覆蓋保險公司負債端成本要求,增配權益類資產成為險資的必然選擇。(上證報)
點評:險資增配權益類資產,聚焦高股息與高成長標的,將對相關公司股價形成支撐,尤其是高分紅及新質生產力領域企業。行業板塊方面,高股息板塊與新興產業板塊關注度提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整體來看,險資入市為股市注入長期資金,有助于優化市場結構,提升投資者信心,對股市穩定性產生積極影響。
NO.4 錦龍股份3500萬股股份拍賣因無人出價流拍
7月8日,錦龍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東莞市新世紀科教拓展有限公司(下稱“新世紀公司”)所持有的公司合計3500萬股股份于7月7日14時至7月8日14時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進行公開拍賣。因無人出價,新世紀公司所持有的公司合計3500萬股股份拍賣已流拍。
點評:錦龍股份3500萬股股份拍賣流拍,反映出市場對該部分股權的承接意愿不足,可能引發投資者對公司股權結構的關注,進而影響相關投資決策。這一事件或對券商板塊的投資者情緒產生一定影響,市場或需重新評估板塊內的資產質量與流動性。整體來看,此類股權拍賣流拍事件可能增加市場對部分公司治理與股權穩定性的討論,對市場情緒產生一定擾動。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