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伊以?;饏f議達成推動市場修復,香港虛擬資產牌照發放進一步提振市場情緒。指數快速回暖反映的是在南向資金持續增配、外資關注度提升、本地資金面寬裕的綜合作用下,市場流動性高度寬松放大了人民幣資產重估的賠率優勢,這一趨勢或將貫穿全年。
國泰海通海外策略研究團隊分析,從各類投資主體出發拆解南下結構,歷史上散戶等資金是南下主力,但2025Q1險資、公募等機構資金推動港股通凈流入創新高。不同類型投資者對港股偏好板塊存在明顯差異,公募偏好科技醫藥,險資偏好紅利。全年來看在資產荒背景下機構資金對稀缺性港股資產仍有增配空間,定量估算2025年南下資金凈流入望超1萬億元。
配置上,三季度或依然有波動,但反而提供配置機會,逢低買入并持有依然是可行操作,重點關注科技(硬科技、互聯網及AI)、消費(地產周期下半段的修復性機會,如互聯網消費、醫藥等)仍可作為底倉配置。
恒生互聯網ETF(513330)支持T+0交易,標的指數聚焦互聯網平臺經濟,涵蓋了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美團、快手、百度等大型互聯網龍頭,DeepSeek含量達86%,具備“新消費+新科技”雙重屬性,是投資者布局AI應用端、“AI+互聯網”核心資產的好工具。(聯接A類:013171;聯接C類:01317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