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記者 陳姍
新發規模增量明顯,存量“迷你”產品泛濫,公募FOF(基金中基金)市場正在演繹割裂一幕。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年內已有31只FOF產品發行成立,累計發行份額突破300億份,超過2024年全年38只產品合計115.98億份的發行規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場FOF基金資產凈值規模達1687.59億元,年內增幅達26.74%,整體規模站上2023年9月份以來高點。
“今年以來,FOF產品布局速度較前兩年的確有明顯提升?!倍辔粯I內人士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公募FOF規模增加主要由新發和存量FOF的業績增長兩部分構成。在此背后,是A股市場企穩回升,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持續擴容,投資者多元資產配置需求增加。
在FOF整體規模增長的同時,FOF產品新陳代謝加速,基金公司主動做“加減法”。今年以來已有13只FOF產品清盤,包括華夏、南方、富國、華寶等中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此外,目前市場上有57只FOF基金規模低于5000萬元“紅線”,超六成FOF基金規模不足2億元。
新發提速、規?;厣?/strong>
Wind數據顯示,按基金成立日統計,截至7月8日,今年以來共有31只FOF產品成立,合計發行規模為327.62億份,遠超2024年全年的115.98億份,同時也超過2023年全年的234.24億份。
從產品類型來看,混合型FOF基金占據主流,共成立23只,其余8只為債券型FOF基金。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市場誕生了多只“爆款”FOF——東方紅盈豐穩健配置6個月持有(FOF)和富國盈和臻選3個月持有(FOF),首發規模均突破60億元,創下近三年FOF市場單只產品募集規模的新高。此外,南方穩見3個月持有混合(FOF)募集規模超過36億元,前海開源康悅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招商穩健策略優選3個月持有期混合發起式(FOF)發行規模均超過20億元。
受訪的多位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FOF產品布局速度較前兩年的確有明顯提升,新發產品包括養老FOF,也包括不同風險水平的普通FOF,其中最受投資者青睞的是多元配置類的FOF,直接或間接將國內外權益、國內外債券、商品、reits等資產納入投資組合,投資目標和風險屬性更加明確,充分發揮多元資產配置優勢的FOF產品得到了渠道和投資者的認可。
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李春瑜向記者分析稱,2025年以來,FOF市場呈現顯著增長態勢,主要受以下四方面因素驅動:其一,A股市場企穩回升,為具備專業資產配置能力的FOF產品提供了良好運作環境,疊加銷售渠道的資源傾斜,進一步助推規模擴張;其二,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持續擴容,帶動Y份額基金規模穩步提升;其三,兼具收益性和防御性的偏債混合型FOF受到市場追捧,新發產品規模顯著增加;其四,ETF市場的快速發展為FOF提供了更豐富的底層配置工具,其業績表現的改善也吸引了更多資金流入。
從產品業績表現來看,截至6月30日,上半年FOF的整體平均收益為3.11%,半年度業績取得正回報。部分進取型FOF通過配置主題型ETF、海外資產及商品型工具實現業績領跑。例如,渤海匯金優選進取6個月持有A、工銀睿智進取一年A、工銀養老2050Y上半年基金凈值分別上漲15.19%、14.88%、14.59%。其中渤海匯金優選進取6個月持有A一季度末重倉資產類別包括港股、黃金、美股等,并以被動指數產品為主,如華安納斯達克100ETF、廣發納斯達克100ETF、華安黃金ETF等。
華安基金基金組合投資部總監陸靖昶向記者表示:“從海外情況來看,每當一個國家的國債收益率進入低收益率狀態,整個財富端的配置就會從單一的債券配置逐步轉向多元資產配置,我們的十年國債收益率已經在1.7%以下,從全球的財富管理經驗來看,我們的財富管理也將進入多元配置的時代。”
如何做好“加減法”
一邊是FOF產品布局提速,另一邊則是不少存量FOF面臨規模過小的壓力。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市場上有57只FOF基金資產凈值規模低于5000萬元“紅線”,170只基金資產凈值規模在2億元以下,占比超過六成。此外,上半年已有13只FOF因規模過小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而走向清盤。
據不完全統計,6月份以來,已有上銀恒享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混合發起式(FOF)、創金合信增福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發起(FOF)、浙商智配瑞享一年持有期債券(FOF)、國聯添安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FOF)等超10只FOF產品因規模較小而發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例如,7月8日,國聯添安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FOF)發布公告稱,截至7月7日,該基金已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根據合同約定,若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基金合同自動終止,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7月7日,創金合信增福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發起(FOF)公告提示,該發起式FOF基金合同生效滿三年之日為7月21日,若截至7月21日日終,該基金資產凈值低于2億元,則將自動終止基金合同,并按約定履行基金財產清算程序,無須召開持有人大會。
李春瑜認為,現存FOF產品整體規模偏小的原因可歸結為:歷史業績表現欠佳、風險管理能力不足、產品同質化嚴重以及雙重收費機制導致投資者接受度較低。
從市場環境來看,公募基金行業FOF規模的增加主要是在2021年,之后股票市場整體表現偏弱,主動權益基金創造超額收益的難度很高。相應地,FOF產品的管理難度也隨之提升,較難創造符合投資者期待的良好持有體驗。在此背景下,FOF產品的長期優勢會被市場的短期困難所掩蓋,導致投資者對FOF的認可度不高。
另一方面,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FOF產品中,絕大部分是發起式基金,一半左右是發起式養老目標基金,這也與近年來基金公司產品布局有關。
受訪的基金經理認為,未來,FOF產品布局需要繼續著力解決定位、目標、投資策略不清晰的問題,更多發揮FOF產品本身的優勢,給投資者提供更完善、更多元的投資解決方案,同時加強投資者陪伴,提升投資者獲得感;而在定位不清晰、同質化嚴重的產品上也需要同步做“減法”。
針對當前市場狀況,李春瑜認為FOF行業可從兩方面著手改進。在資產配置層面,應拓寬投資范圍,增加ETF等多樣化配置工具;在產品設計方面,需著力優化產品結構,減少同質化競爭,及時清理業績持續不佳的產品。同時,加強投資者教育工作也至關重要,通過提升投資者對FOF產品的認知度,有效減少因理解偏差導致的資金外流。
“FOF最大的優勢在于,它不僅僅是一種基金產品,更是一種解決方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投資者在基金投資中面臨的資產配置、基金選擇和交易持有基金等難題?!?中歐基金多資產及解決方案投資部FOF組負責人桑磊向記者介紹:“一方面我們會堅持FOF產品應該有清晰的投資目標、有效的投資策略和穩定的投資行為;另一方面,在FOF管理的時候,我們會堅持紀律性投資,具體體現在對長期投資策略和投資行為的堅持,即堅持既定的目標和策略,投資行為不發生漂移;第三,我們在FOF團隊中也設立了專門的顧問人員,加強與銷售渠道以及投資者的溝通交流,進而更好地匹配投資者的收益風險偏好?!?/p>
談到接下來具體的資產配置,桑磊直言:“今年我們在FOF投資上繼續多元化、分散化的資產配置,一是大類資產分散配置,關注了權益基金、商品基金、REITS基金、債券型基金等;二是在大類資產內部進行分散化,權益基金同時關注了A股基金、美股基金、歐洲股市基金等優質標的,商品基金同時關注了黃金ETF和豆粕ETF,債券型基金同時關注了內地債券型基金和香港互認基金。”
(作者 陳姍)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陳姍
華東新聞中心記者 主要關注金融衍生品領域,重點報道期貨、大宗商品、租賃、信托等市場動態。新聞線索可聯系郵箱:chenshan@eeo.com.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