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蔣 萌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完畢。
“兩重”是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兩重”建設共安排8000億元,支持的1459個項目分布于一系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建設項目清單全部下達,是當前穩增長的“壓艙石”,更是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
基礎建設進一步夯實,跑出新速度。從長江沿線重大交通樞紐到西部陸海新通道,從重大水利工程到城市地下管網改造……所涉項目有利于完善國家交通網絡、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平、更好利用水資源提升防洪能力、使城市基礎設施更有韌性。加大基建投資,強化硬件保障,筑牢國家發展“四梁八柱”。
民生保障更上一層樓,發展新模式。民以食為天,高標準農田建設,保障“中國飯碗”裝滿中國糧。教育是家庭的希望,普通高中建設,高等教育提質升級,讓學生有學上、更要上好學。醫院病房改造,改善就醫條件,讓群眾更有“醫”靠。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在身份與職業轉化中,提供更好社會服務和公共保障。“投資于人”,生動體現發展為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現代化。
生態安全持續鞏固,邁向新階段。長江流域生態修復、“三北”工程等項目,彰顯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對大江大河進行生態環境整治,持之以恒進行防沙治沙行動,不斷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軟件”建設同樣令人矚目。優化長江沿線鐵路投融資模式,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拓寬資金渠道;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網運行維護管理機制,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國家物流樞紐規劃布局,構建高效物流網絡;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適配機制,為各項建設提供人力與智力支撐……“軟件”建設推動破解管理改革面臨的機制障礙,使“硬件”投資能夠發揮更大的社會綜合效益,“軟硬兼施”加快激活各領域改革創新動能。
立足當下,“兩重”項目投資能直接擴大有效需求,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創造就業崗位,拉動經濟增長。著眼長遠,有關項目聚焦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領域,增強投資對優化產業結構、城鄉區域結構的引領作用,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效率、動力變革,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挑戰的不確定性。
今年“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接下來的關鍵是落實執行。各地要建立完善項目推進機制,更要監督資金合理使用,嚴格把控建設質量,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