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壇正在經歷一場罕見的劇烈震蕩。6月,蓋洛普民調顯示,近七成美國受訪者對現有兩黨制表達出“強烈不滿”,而這一比例在過去30年從未如此之高。就在傳統政治精英還在辯論通脹和邊境危機時,一個新黨——由馬斯克主導的“美國黨”,突然闖入政治主場,引發了連鎖反應。
短短數日間,社交平臺上關于“新黨”的討論量突破歷史峰值,特斯拉股價劇烈波動,資本市場神經高度緊繃。美國黨,正在撬動美國的根基。
數據揭示美國社會深層裂變
馬斯克的“美國黨”自提出至今,始終伴隨著大量爭議和關注。6月5日,他在社交平臺向2.2億用戶發起了“是否支持創建新黨”的投票,80%的用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支持”。這一數字,遠高于任何一次第三黨嘗試所獲得的初步民意。
最新的《獨立報》民調顯示,約40%的美國受訪者明確表示支持成立“美國黨”,14%表態愿意投票,22%選擇觀望,反對者僅占38%。
與此同時,馬斯克在社交平臺的另一次投票中,獲得65.4%的支持率。這樣的數據背后,是美國社會對兩黨制深刻的不滿和對新政治力量的渴望。
社交網絡成為新黨發動群眾的核心陣地。網絡數據顯示,“美國黨”相關話題在7月首周內的討論熱度超過了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的任何第三方運動。
大數據分析平臺Quid統計,關于新黨討論的地域分布已覆蓋全美48個州,且在18-45歲選民群體中滲透率極高。
美國兩黨制的“贏者通吃”規則,使得任何新黨想要突圍,難度極大。歷史上,羅斯·佩羅曾拿下19%普選票,卻沒拿到一張選舉人票。
蓋洛普2024年數據再次印證,69%的獨立選民、53%的民主黨人、48%的共和黨人希望有新政黨出現,但在實際選舉中,第三黨始終難以突破兩黨壟斷。
美國黨尚未注冊,既沒有明確的競選綱領,也未確定建黨大會時間,卻在輿論場掀起軒然大波。批評者認為,這不過是馬斯克用資本和流量制造的新一輪“政治實驗”。但事實是,這種松散的組織形態,反倒更契合當下美國社會對靈活、去中心化力量的期待。
值得關注的是,馬斯克并未宣稱要取代任何一黨,而是精準錨定“80%中間階層”。這部分群體長期游離于紅藍兩黨之外,既不認同極端保守,也受夠了傳統自由派的陳詞濫調。
馬斯克以技術精英、獨立智庫、企業家和普通選民為支點,快速聚攏起一批“新政客”志愿者,打破了過往以黨派忠誠度為基礎的組織模式。
特朗普陣營的忌憚與反擊
當“美國黨”民調數據公布后,特朗普迅速做出表態。7月6日,他在自家社交平臺發文,語氣罕見克制,用“脫軌”“心痛”等詞描述馬斯克的舉動。對比其此前對拜登、CNN、奧巴馬的“毒舌”式攻擊,這種溫和措辭背后,是極大的戰略忌憚。
共和黨內部出現裂痕,部分“MAGA派”代表人物如瑪喬麗·泰勒·格林公開表達對特朗普的不滿,認為其半年執政無所作為,甚至在伊朗等議題上“背離初心”。這種分裂,直接沖擊了共和黨的鐵票基礎。
馬斯克則用一條引發50萬關注的推文回擊:“恐懼是思維的殺手。”這句來自科幻小說《沙丘》的名言,成為社交平臺熱議的焦點。輿論認為,馬斯克正以民粹包裝精英治政議程,挑戰傳統政黨敘事。
緊接著,特朗普政府的反制措施接連落地。7月7日,美國空軍突然以“需重估環境”為由,暫停了與SpaceX合作的火箭試飛項目。SpaceX承擔了NASA 84%的軌道發射任務,深度參與900億美元“金穹”導彈防御系統。暫停合作,既是對馬斯克政治挑戰的警告,也是對美國航天產業的巨大犧牲。
美國黨攪動多重危機
美國黨的出現,直接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特斯拉股價在建黨消息公布后夜盤大跌7%,投資公司Azoria Partners被迫推遲新ETF產品上線。市場情緒的極度脆弱,反映了資本對政治變局的極度敏感。
美國社會的焦慮不僅源自政治動蕩,更與經濟困境深度交織。6月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財政赤字已突破2.5萬億美元,約等于意大利一國GDP。
德州洪災導致超百人死亡,41人失蹤,國家氣象局與白宮相互推諉,民眾對政府無力救災愈發不滿。特朗普一句“都是拜登的問題”,引發輿論嘩然,連共和黨鐵桿支持者都感到被冷落。
美元霸權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國際清算銀行最新報告指出,美元在全球支付體系中的份額自2024年以來首次跌破50%。財政赤字連年攀升,支出法下的GDP水分被頻頻質疑。美國黨在此背景下橫空出世,某種程度上成為民間“最后的希望”。
中間力量的崛起與未來想象
美國黨雖未具備完備的組織與制度,但其背后凝聚起的數字民意與社交網絡動員,已撼動傳統政治生態。蓋洛普、皮尤等多家機構最新調查持續顯示,獨立選民對新政黨的支持率維持在70%左右,且有擴大趨勢。
馬斯克本人并未急于謀求總統寶座,而是宣布將在2026年中期選舉集中突破2-3個參議院席位、8-10個眾議院選區。這樣的策略,既規避了總統選舉的“贏者通吃”陷阱,又能通過局部滲透撬動國會權力格局。
美國黨匯集了大量自由派技術人員、獨立學者、企業家和普通志愿者。資金來源更加多元化,既有馬斯克個人資本加持,也有一批新興科技公司的積極參與。組織模式靈活,政策模型以“自下而上”方式快速迭代,切合數字時代選民表達和參與習慣。
美國黨代表的,并非單一訴求,更像是美國社會對現有體制失望后的集體自救。獨立選民、青年群體、甚至一部分原本屬于兩黨的邊緣派別,紛紛將目光投向馬斯克。
美國黨能否沖破體制壁壘,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極”?選舉制度的高墻猶在,贏者通吃依舊是最大障礙。即便如此,資本市場已用真金白銀表達了對變革的預期。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2025-07-06 19:06:馬斯克宣布建新黨“硬剛” 特朗普真會將他遣返南非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