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一早,商務部發布重磅消息,將漢翔航空等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這8家實體有的有軍工背景,有的雖說屬民營,但幫助臺軍研發潛艇、軍艦、無人機等特種產品。
以在清單中排第一位的“漢翔航空工業公司”為例,其前身是臺空軍技術局,1996年7月改組為公有民營事業,隸屬于臺當局經濟部門公營事業委員會,董事長一般具有臺軍上將軍銜。
漢翔航空是島內最重要的戰機研發生產單位,蔡英文執政時代,該公司就配合“臺機臺造”政策,生產66架新式高級教練機T-5教練機。此外,臺灣知名的IDF戰斗機也出自該公司之手。
而“中山科學研究院”則臺軍最重要的研發機構,隸屬于臺防務部門,成立于1969年,總部位于桃園市,研發的產品涵蓋無人機、軍艦、潛艇等。2023年,其發布的無人機戰術短片因模擬攻擊大陸福建艦引發爭議。
“中山科學研究院”生產的無人機
經緯航太科技公司則是島內知名的無人機生產廠商,總部位于臺南,創辦人羅正方為留美航太工程博士。此人政治顏色偏綠,曾是“臺灣智庫”執行委員,也曾任臺南市建設局長。
此次上榜的仲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以生產視頻監控起家,近年來也涉足無人機產業,宣稱成功開發出島內第一臺高性價比的彈簧刀無人機。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跟臺軍方、“海巡署”等單位有不少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有三家造船公司列入清單。其中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一般簡稱“臺船”),總部位于高雄,該公司是島內規模最大的造船廠,是執行臺軍方“潛艇自造”計劃的最重要單位。
而中信造船則是臺灣最大的民營造船廠,總部同樣位于高雄。該公司平時為臺海軍制造輕型巡防艦,也為“海巡署”生產各種巡護艦、巡防救難艦等。
龍德造船也屬于民營,總部位于臺北,在宜蘭有7間廠房,有生產巡邏艇、攔截艇、硬身橡皮艇等。
而攻衛股份有限公司則生產各類軍警用品,產品包括防彈背心、防彈頭盔、防彈盾牌等。
可以看出,這8家實體要么是臺軍方研發生產單位,要么配合臺軍生產裝備,產品涵蓋戰機、無人機、潛艇、軍艦等多個領域,是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的重要工具。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9日警告,甘當“臺獨”分裂勢力爪牙,參與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企業、團體、個人,必遭依法嚴懲。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